火力不足的志愿军用什么招数对付美军坦克?
作者:霄羽
抗美援朝刚开始,志愿军基本没有专用的反坦克武器,一些新战士甚至都不知道坦克长什么样子。可三年仗打下来,志愿军竟然取得了击毁击伤缴获联合国军坦克2251辆的惊人战果,让自一战以来横行无忌的陆战之王惨遭重创。这一奇迹究竟是如何创造的呢?
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
联合国军使用的坦克主要包括M24霞飞式、M26潘兴式、M4A3E8超级谢尔曼、逊丘伦、丘吉尔、克伦威尔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型号。这其中,超级谢尔曼由M4A3改进而来,是美军手中专门对付T34坦克的利器。
由于朝鲜复杂的地形限制,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投入的装甲部队数量不是很多,作战方式也受到诸多限制。防御时他们把坦克作为固定火炮,进攻时则配合步兵逼进前沿或迂回抵近射击,撤退时以坦克断后,保障步兵安全。美军通常把坦克分散配属步兵作战,而以陆军师为单位,集中100辆以上坦克发动的集群作战则比较少见。
志愿军首批参战的4个军只有42军战前开展了反坦克实物教学,其他各军只进行了抽象理论教学。虽说在国内战争中积累了一定的反坦克作战经验,但内战的烈度毕竟远不能和朝鲜战争相比,志愿军还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志愿军最好的反坦克武器是美制M20式88.9毫米火箭筒(我国仿制为51式90毫米火箭筒),有效射程300米。不过这种利器装备数量很少,每个步兵营只有3具,一个军才81具。
由于缺乏专用反坦克武器,志愿军在前期作战中主要靠地雷、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弹、爆破筒和炸药包对付坦克,以炸履带为主要手段。
志愿军步兵反坦克小组一般编制3-4人,其中一人持机枪或步枪执行掩护,防止敌军坦克成员打开舱盖射击投弹,另外2-3人则手持反坦克手雷或爆破筒等武器攻击敌方坦克。据一线士兵反映,反坦克手雷最好使,如果攻击履带和发动机散热窗等有效部位,只一枚即可击毁坦克。
不过,使用这些武器都需要人力投送,这使得志愿军战士大部分情况下只能以血肉之躯与敌军的钢铁巨兽殊死搏杀,每次出击都带有「敢死队」的悲壮。随着苏式装备的逐步换装,志愿军炮兵得到加强,在第五次战役中已有火炮参与反坦克作战。
朝鲜北部多山地,这使得美军坦克往往只能沿着狭窄的道路纵向前进。志愿军利用这一点,经常采用拦头打尾的战术,将战场选择在两山之间隐蔽待伏,利用敌军坦克减速的有利时机突然发起攻击。
在运动战阶段,志愿军共击毁击伤敌坦克348辆,缴获187辆,积累了宝贵的反坦克经验。但这一阶段的作战基本停留在班、组规模的战术层面上,只能对付少量坦克,遇上敌人的集群进攻则束手无策,这对志愿军的战役行动带来很大消极影响。
例如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把步兵穿插战术发挥到了极致,成功将美军重兵集团包围,但在美军坦克的冲击下却无力封锁包围圈,最终功败垂成。
三层反坦克火力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转入防御,阵地巩固了,反坦克武器增加了,大多数步兵师增加了炮兵团,装备苏制ZIS-3型76.2毫米加农炮和ZIS-4型57毫米反坦克炮。这两种炮都是苏军在二战中使用的主力反坦克炮,特别是ZIS-4型57毫米反坦克炮,其穿甲厚度达到120毫米,可以对付绝大多数美军坦克。
志愿军步兵团一般也编入一个炮兵营,其中有一个连装备57毫米无后坐力炮。这种炮全重34公斤,直射距离300米,机动灵活,非常适合在网状反坦克阵地中机动,以不同角度射击坦克薄弱部位。
对付坦克最好的武器还是坦克。在阵地战阶段,志愿军坦克部队陆续投入战斗,一直保持4个坦克团的兵力。每个坦克团辖一个重型坦克连(装备斯大林坦克6辆)、3个中型坦克连(装备T34/85坦克10辆)、一个自行火炮连(装备SU-152/SU-122自行火炮4辆)以及一个步兵连(装备汽车9辆)。
装备的改善让志愿军的反坦克作战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志愿军的反坦克地域通常分为三道阵地,第一道为障碍区,第二道为步兵坦克火器阵地,第三道为反坦克炮或坦克设伏阵地。
再加上区域后方的榴弹炮群,就构成了三层反坦克火力:第一层以后方野、榴炮打击敌坦克并杀伤敌步兵,第二层以坦克、反坦克炮及无后坐力炮打击接近阵地的敌坦克,第三层以火箭筒以及手雷、爆破筒等手段打击突入阵地的敌坦克。与之相配套的是,在前沿200米以内埋设地雷,挖掘反坦克壕沟,以迟滞敌坦克运动,从而增加射击命中率。
在进攻作战时,志愿军的坦克、自行火炮、反坦克炮是摧毁敌方坦克的利器,在防御中,志愿军和美军一样,经常将坦克配属步兵当活动堡垒,随时给敌军坦克送去致命一击。
此外,坦克设伏也是志愿军常用战术,通常使用2-3辆坦克在敌军坦克行进的必经之路侧翼埋伏,在近距离突然袭击。例如坦克第二团就曾以2辆坦克设伏24小时,终于以7发炮弹摧毁敌军坦克2辆。不过,由于没有制空权,除少许伏击战外,志愿军坦克只能在夜晚开展战斗行动,大大降低了坦克的使用效能。
不仅是打走,而是要求得歼灭
志愿军反坦克作战最辉煌的胜利,就是粉碎联合国军1951年秋季攻势。一个叫文登里的地方,成了联合国军坦克的坟场。
文登里地区谷地宽达600余米,中间有一条公路,便于机械化部队纵向机动。谷地两侧多系高山峻岭,不利于坦克的横向机动。因此驻守该处的志愿军68军决心利用两侧绵亘不断的山地有利地形进行兵力、兵器的机动和隐蔽,配置强有力的反坦克武器,和美军的坦克大干一场。
在东线的美军是以夺取文登里为目标,其进攻有两大特点:一是使用集群坦克集中向文登里谷地突击,即所谓「坦克劈入战」;二是不惜向攻击的目标倾泻炮弹。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授权美第2师师长「只要夺取阵地需要,可以使用所有的弹药」。
68军接防后,以第610团一个团加强对文登地区的防御,并专门抽调人组建了一个反坦克大队,集中了12门野炮、19门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专门打坦克。
10月11日,美第2师以坦克十余辆掩护步兵向志愿军第610团驻守的防御阵地冲击。反坦克大队组织76.2毫米加农炮的火力阻敌坦克前进。第2中队反坦克歼击组在排长阎相子率领下迅速隐蔽,当距敌坦克侧后约10米时以手雷将其炸毁,并迅速转移阵地,以同样方法将敌第二辆坦克炸伤。
就在同一时刻,志愿军无后坐力炮、火箭筒分队分别在50至150米的距离内又击伤美军坦克三辆。
战至16时,美军坦克无力再行攻击,即大量实施烟幕掩护撤退。志愿军配置在高地突出部的各类反坦克兵器在百余米内拦头截击,将开在最前面的两辆美军坦克击毁,随后反坦克歼击小组又在距美军坦克8米以内以手雷、爆破筒又击伤两辆。
13-14日,美军集中三十余辆坦克继续攻击。14日7时50分,当8辆坦克距高地山脚发射阵地约200米时,反坦克大队第612团第3营机炮连战士胡连操作无后座力炮连开4炮,成功击毁其中一辆,随后迅速转移阵地,再次接近敌坦克抵近射击,连射3发炮弹击毁3辆坦克。
余下的4辆美军坦克在回窜中途又被击毁3辆,另一辆被反坦克地雷炸毁。胡连创造了一天击毁敌坦克4辆的战绩,由此荣立特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整个反坦克大队在4天的战斗中击毁美军坦克19辆、击伤12辆,从而阻止了敌坦克集群的进攻。志愿军第68军从10月8日接防后即开始抗击美军进攻,至20日,连续激战13天,共毙伤敌人7690余名(其中美军390余名),击落击伤飞机12架,击毁击伤美军坦克38辆。
在整个阵地战阶段,志愿军的反坦克作战十分成功,使得联合国军的坦克战在战役层面未发挥出重要作用,而志愿军对付坦克也越来越自信,完全消除了最初的畏惧感,正如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所说:「根据各部队反坦克经验,在战术思想上不仅是打走,而是要求得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