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出行行业烧钱就是王道吗?嘀嗒出行上市给
相关消息报道称,嘀嗒出行10月8日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招股书,有望成为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
招股书显示,2019年全年嘀嗒出行全年经营性现金流近4亿元,2020上半年拥有1.3亿元经营性现金流,相比滴滴账面500亿的现金流,嘀嗒出行一个刚过亿的企业显得并不充裕,但辩证去看,现金流真的能决定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吗?现金流更高就能带来更高的社会价值吗?
任何行业从来不缺少财大气粗的大玩家,滴滴作为资本巨头直到现在还在进行的持续补贴。“资本”好像成为一个入场的通行证,没有强大资本规模就不能入场,这样的商业模式从根本上真的会来带来社会价值吗,想必不会。
嘀嗒出行是2014年入场出行行业的玩家,所坚持的是长期主义下的行业健康发展模式,六年来不疾不徐始终保持初心,现已正式启动IPO,从嘀嗒出行率先成为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来看,超高的现金流并不是唯一的王道。
就上述内容深入分析,会发现更值得讨论的问题。即,创业公司应该如何更有效地花钱?如何辩证地看待融资规模大小,对企业长远发展影响的问题。
起初累计融资不到10亿美元的嘀嗒出行,却在成立五年时,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整体盈利的出行平台。并且根据招股书,嘀嗒出行在2019年和2020年净利润分别达到1.72亿元和1.51亿元,利润率分别达29.7%和48.6%。2017、2018和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49亿元、1.18亿元和5.81亿元。
嘀嗒出行有望成为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从这点上打破了不少人关于移动出行行业是一个烧钱巨坑的印象。相比较2012年成立的滴滴,投入巨大财力拉拢市场的模式已经不攻自破,滴已经累计亏损了近400亿元,如果算上2019年,这笔亏损数额应该更大。
所以说,现金流的大小并不是权衡企业资质的标准,嘀嗒出行的现金流规模为其带来正向盈利,在持续亏损的大环境下,嘀嗒出行却实现了整体盈利,这个成绩在整个行业内可谓出类拔萃。而滴滴投入虽多,过去七年已经在网约车上烧了数百亿元,但所面临的形势反而越来越严峻,网约车模式并未形成一个可预期的清晰盈利前景,滴滴平台的整体盈利之路看似还漫长和艰难。商业模式的先进与否才是关乎企业发展的关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