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2-12 15:32 的文章

专家:康复出院的病人 跟正常人一样

著名感染疾病专家侯金林接受本报采访,回应热点问题

康复出院的病人 跟正常人一样

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提及,目前可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消息一出,引起大家的关注。

对此,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著名感染疾病专家侯金林,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重症病人救治经验与广东疫情变化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李秀婷 实习生 苑青青

谈气溶胶传播

没有病毒的空气是不存在

“不要听到气溶胶传播就害怕,没有病毒的空气是不存在。即使空气中有少量的病毒,也是安全的。你只有一段时间内,呆在一定病毒浓度高的环境中,才有可能被感染。”

南方日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方式主要有哪些?

侯金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第二是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一个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和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它需要一定的传播链条。第三是粪口传播,它是指大便里可以检测病毒的核酸,但这并不能说明病毒有活性,证据不足。第四是气溶胶传播,也就是空气传播。

南方日报:气溶胶传播与飞沫传播有何差别?

侯金林:飞沫是人打喷嚏或者咳嗽等活动排出的唾沫液滴,其粒径一般为1至5毫米,在传染源1至2米左右的空间内传播,属于近距离传播。气溶胶的颗粒更小,传播距离较远,能达到数十米,甚至更远。虽然它的传播距离更远,但假如达不到剂量,也是安全的。

南方日报:多大剂量可能会被感染?

侯金林:目前尚未有明确说法。这次在武汉的某些医院,有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原因之一可能是近距离地进行高危的医疗操作,比如进行气管切开、插管等,但如果说,病毒会污染整个周围医院环境的话,我觉得不可能的。普通老百姓不需要过分恐慌,做好防护,在人员聚集的场所需佩戴口罩;在非疫区的室外空旷通风场所,甚至不需要戴口罩。

谈“假阴性”

检测病毒蛋白试剂最快本周投入使用

“由于样本采集、病毒核酸的提取等操作,检测结果可能受影响,阳性率低于50%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是说现有技术手段没有检测到病毒就不是感染病人,医生应综合其他诊断标准进行判断,若病毒检测为阴性,但其他临床标准都符合,应考虑将病人隔离进一步观察。”

南方日报:在此前的采访中,您多次说控制传染源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措施。现在,在一些地区出现核酸检测“假阴性”的病人,由于现有检测手段的问题,他们可能无法被及时锁定,怎么办?

侯金林:要知道,任何疾病都有它的诊断标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四大诊断标准,分别是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检查,如胸部X光片与CT,以及病原学诊断。目前,病原学诊断包括了病毒核酸基因检测和病毒蛋白检测。临床医生是通过检测咽拭子和鼻腔分泌物,诊断病人体内是否携带病毒,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证明病人感染病毒,反之亦然。

南方日报:如何提升阳性检测的准确率?

侯金林:我刚才说过,病原学的检测分为病毒核酸基因和蛋白检测,下一步应该是检测病毒的蛋白抗原和抗体。在专业上,这叫做血清学蛋白检测。相比于之前检测结果,检测病毒蛋白更容易操作和普及,只需要抽血即可完成检测。

它适用于临床确诊病人和疑似的病人。在临床上,肯定有部分病人检测不到病毒核酸,但可以检测病毒蛋白。举个例子,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发过烧但没有诊断出来,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确定他是否感染。如果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有两种情况,一是他正在感染,二是已经恢复了,体内存在抗体。

南方日报:怎样去区分这两种情况?

侯金林: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把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标准结合起来一起判断。按照过去传染病的经验来分析,存在病毒IgM抗体说明病人处于急性感染期,若是有病毒IgG抗体,则说明处于急性感染期的后期或者缓和期。我相信,新型冠状病毒跑不出这一模式。

南方日报:目前,您有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吗?

侯金林:目前,我们正在开展检测病毒蛋白的研究,这段时间我们陆续检测过几个病人,但要提升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话,还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拿出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预计几家公司的试剂最快这周可投入临床使用。

谈防控

人口输入大省疫情防控难度大

“如果不涌入大量的感染人群、防控措施做得好,像广东、浙江、上海这些人口输入省份,我相信会迎来新的格局。如果是人口输出的大省,如山西,他们只要把从湖北回来的人进行隔离,疫情态势就会呈断崖式下降。”

南方日报:今天是广东的返工日。针对目前疫情的新变化,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您有何建议?

侯金林:从现在来看,广东省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外防输入,内防扩大,通过快速定位管理高风险人群,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的人群。现在,广东所面临的挑战是从湖北来的务工人员,根据我的观察,社区的防控体系已经非常严格,所以我不觉得广东会成为第二个湖北,或者广州成为第二个武汉。随着防控措施的管理严密,广东的发病很快会迎来拐点,确诊病例往下走。

南方日报:您觉得这个拐点什么时候会到来?

侯金林: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可能性。比如说在广东,它是个人口输入大省,疫情防控难度自然大。自从武汉1月23日宣布封城以来,到今天已经超过14天的最长潜伏期。目前,广东省已经进到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时期,再隔7到14天,我觉得发病的人数会下降。

南方日报:目前,广东救治重症患者是否有什么分享的经验?

侯金林:我自己分析为什么湖北死亡率那么高,其他省的死亡率低?这是个综合因素。第一,病毒从中间宿主跨种进入到人体,并在人群之间开始传播。最早感染的一代病人就像打仗中的前锋,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最大的。第二,早期遭遇疫情时,湖北的医疗救治条件比较有限,所以死亡的病人就会多。第三,我觉得湖北的病人中,年龄大的人居多,所以并不是说单一因素决定死亡率。我觉得广东省有非常强大的优势,呼吸系统医疗资源多,救治条件都相对要好一些。

南方日报:现在,出院的病例越来越多了。对出院的病人,我们应关注什么?

侯金林:对于医疗机构来讲,一定要进行随访管理。作为出院病人,我认为要积极配合,作一些贡献,参与随访和管理。到现在为止,根据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它不会像肝炎和艾滋病毒一样变成慢性感染,它是个急性的感染性疾病,康复后的病人和正常人一样,大家不需要有所顾虑。

[ 责编:刘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