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4-16 17:44 的文章

柳传志:高层看格局,中层看执行,基层看责任

柳传志被誉为中国企业的教父,他有一个很出名的用人思想,被很多企业家学习。

他说:高层看格局,中层看执行,基层看责任。

柳传志:高层看格局,中层看执行,基层看责任

如何来解读这句话,接下来我逐一跟大家分享。

高层看格局

首先,在柳传志的眼里,格局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以身作则。

作为公司的高管,要以身作则。不是有了权力,就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

柳传志说:以身作则,不是说服下属的重要理由,而是唯一理由。

柳传志经常跟高管团队反复强调这句话,这句话在联想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在他看来,如果一个高管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则,那格局也无从说起。

第二个关键词:顾全大局。

所谓顾全大局,就是不记小利,总是站在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有大局观念。

顾全大局的人,才能够堪当大任。

有一次,IBM公司要把pc业务出售出去,柳传志就想去并购这个业务。

因此在公司召开高层会议,讨论这件事。

当时公司里,很多高管纷纷反对,只有杨元庆和为数不多的几位副总裁表示支持。

杨元庆提出,他之所以支持并购,是基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如果不去并购这项业务,不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那么联想未来就很容易被惠普等公司击垮。

柳传志非常欣赏杨元庆这种懂得顾全大局的人,会站在公司未来长远的战略,看待公司的发展。

柳传志:高层看格局,中层看执行,基层看责任

第三个关键词:心胸开阔。

所谓心胸开阔,就是能够用人所长,容人所短。

作为管理者,心中不要总是想到员工的缺点,人无完人。

柳传志说,用人之所长,无不可用之人;而用人所短,则无可用之人。

作为公司的高管,要看他是否有格局,就看他用什么样的人。

如果他用的人,能力都比他强,说明这个人心胸开阔。如果他总是计较别人短处,用的人各方面都不如他,那就是没有格局的表现。

第四个关键词:使命感

一个高管为了什么而工作,就可以看出他是否有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使命感。

如果他是为了钱而工作,那他将永远会为钱所累。为利益而工作,一旦其他公司开出更高的价,那他就随时可以被挖走。

柳传志非常看重公司高管的使命感,他认为这种使命感就是,一个人要做大事业,要造福社会的一种责任担当,而不是只计较个人的一时利益。

当然公司有相应的利益机制,来保障高管的利益。但是作为一个高管,要把个人利益看淡一些,要把对企业发展、社会责任看得更重一些,这就是使命感。

通常一家公司的领导者有没有使命感,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核心员工。

像马云,他想做的事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他就带着他公司的高管,来到寺庙的外面开会。

他说,在菩萨的眼皮底下,我们不要去讲那些打打杀杀的东西,不要讲如何赚钱。我们要讲一些高尚的东西,讲我们如何去造福社会的东西,讲公司的使命感。

柳传志:高层看格局,中层看执行,基层看责任

中层看执行

所谓中层看执行,看的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第一, 看干活的速度;

第二,看结果是否超越领导的期望。

在联想,他们有类似半军事化的文化,所有员工连走路,都会比较快。他们要求员工做事情要快,回答问题要快,处处都要体现速度。

一个员工的执行力行不行,就看他做事情是停留在满足领导的要求,还是超越领导的期望。

如果只是满足领导的要求,那就是一个平庸的员工。只有处处超越领导的期望,才是一个有良好执行力的员工,这样的人可以把他培养成公司的中层干部。

柳传志:高层看格局,中层看执行,基层看责任

基层看责任

对于基层员工,就要看他的责任心,怎么看呢?

如果一个员工连最起码的责任心都没有,做事情马马虎虎,做不完也没有内疚感,完成不了结果,就找理由、找借口,这就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

什么叫责任心?

责任心就是,一切问题到此为止。

基层员工的责任心,是需要培养的。

责任心从本质上来讲,是员工的内在素质,员工的自我驱动力。

这些是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机制,去培养和激发出来的。

1、 激励机制

责任心是激励出来的,孩子的学习热情,也是激励出来的。

激励员工,让员工变得越来越有责任感。

2、检查机制

责任心是检查出来的。

如果你长时间不去检查一个清洁工的工作质量,那他所负责的区域的卫生,就会越来越差。

所以,责任心是检查出来的,企业必须通过检查机制,来保障员工的责任心。

3、考核机制

责任心是考核出来的。

如果没有考核,那员工的责任心就会大大下降。

很多公司老板认为员工没有责任心,首先要问问自己,公司的考核机制有没有完善?

4、淘汰机制

责任心是淘汰出来的。

如果员工在公司里,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激励,也没有淘汰。

那么员工就不会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对待工作,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责任心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