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1-02-05 14:45 的文章

三场大决战,林彪都曾公开质疑毛主席的战略,

“尽走弓背路,这样下去会把部队拖垮”

1935年3月21日,红军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四渡赤水河。3月31日红军南渡乌江,逼近贵阳。5月9日,红军仅凭7只渡船在7天7夜内,将2万部队全部渡过金沙江天堑。

三场大决战,林彪都曾公开质疑毛主席的战略,

三个月的时间,穿越三条河流,六次强渡,在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中迂回穿插,牵着蒋介石和薛岳的鼻子来回打转,以至将其拖疲、拖垮,重创其军事力量。经此一役,红军彻底打破了蒋军妄图将红军围歼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赢得长征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场胜利。


毛主席自己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得意在哪里?不是神机妙算,也没有神机妙算,只有基于实际情况的迅速应变,眼花缭乱的战略决策变化。完全有理由可以承认,四渡赤水就是最能体现毛主席战略思想的一场战役,它的历史影响和意义都是足够伟大的。

三场大决战,林彪都曾公开质疑毛主席的战略,

但是这样的精彩战略布局,在当时环境的局限下,又并非得到了所有人的理解。而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正是从井冈山时期开始就坚定支持毛主席军事思想的林彪。


在5月上旬红军抵达四川会理进行休整时,身为红一军团长林彪就直接打电话给彭德怀,非常严肃地说到:

“现在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了。我们服从你的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


彭德怀在电话那头听得是一头雾水,搞到最后才明白林彪是质疑毛主席的战略,想要重新选出一位红军总指挥。对此,彭德怀没有任何犹豫,直截了当地拒绝了林彪的提议,并告诉他不要瞎想,要相信主席,遵义会议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久之后林彪再次给中央写信,又一次强调自己的想法:

“毛、朱、周随军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汇合。”


林彪如此执着于让彭德怀出来主持军事,是因为他认为毛主席的战略是“尽走弓背路,会把部队拖垮。”其实不仅是林彪,当时很多基层红军指战员发牢骚的声音都很大,他们认为红军一直在走冤枉路,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作战,让部队遭受了不该有损失,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三场大决战,林彪都曾公开质疑毛主席的战略,

在四渡赤水前,林彪就提出红军应该攻打黔军据守的打鼓新场,获得补充物资,以战养战。林彪的提议也得到了大多数红军指战员的认同,这是最直接也是预期效果最好的一步棋。但是毛主席却认为打鼓新场仍是用老的战法在打仗,长途奔袭不仅难以保密,让红军去打并不擅长的攻坚战更非明智之举。


不过红军中出现反对的声音,其实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出毛主席战略的高明之处。林彪这样“优秀的青年军事家”理解不到四渡赤水的战略意义,对面的蒋介石和薛岳更理解不了,以至于每次红军跑在前面,而蒋军却在后面跟着修碉堡,布置防线,洋相出尽。


在当时的红军之中,大多数指战员都是纠结于消灭了多少敌军、自身损失多少、部队能够缴获多少这些明面上数据,而没有全局性的战略眼光。包括此时的林彪,在大的战略上仍然稍显青涩,才会公开质疑毛主席的打法。


后来在会理召开的扩大会议上,毛主席详尽地阐述了四渡赤水的必要性及其战略意义。而长征中的不断胜利也最终让林彪明白了主席的深谋远虑和用兵至奇。多年之后,林彪写了一首诗给毛主席送去,在诗中写道“岂疑弓背弓弦”,也是以此委婉向毛主席承认当年的莽撞。


“要以打运动战为主,搞大兵团作战。”

1937年8月,红军正式改编为八路军,誓师出征,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在当时的洛川会议上,毛主席明确提出八路军在之后的作战方针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但林彪再次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八路军应该像打蒋介石那样,继续坚持以运动战为主,搞大兵团作战。

三场大决战,林彪都曾公开质疑毛主席的战略,

同样参加会议的聂荣臻就曾回忆到,林彪不同意打游击战,想要配合晋绥军打运动战,甚至整师整团的消灭日军。9月14日,抵达平型关前线的林彪再次电告八路军总部,提出以1个多旅的兵力在平型关袭击日军,以配合阎锡山的正面作战。


16日,毛主席致电林彪:

“我军应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斗配合友军作战,此方针在京与蒋、何决定,基本不应动此方针。八路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但如果部署得当,能在华北地区,主要是在陕西,起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


毛主席主张打游击而不是运动战,是因为他很清楚抗日战争不是靠着一场或者几场战役的胜利就可以决定胜负的,这是一场必然的持久战。所以当前八路军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创建敌后根据地,避免以主力和日军正面作战,因为那样既不能从根本上阻止日军进攻,也不利于八路军的发展和壮大。


不过林彪请战的意愿非常坚决,连番发电强调平型关战役的必要性:

“目前军民正在看我军直接参战,如我参战兵力太少,则有失众望。目前须以打仗、捉俘虏,来提高军民抗战信心,提高我军威信。”


作为三军主帅,毛主席还是充分考虑了前线将领的请战情绪,同意林彪暂时将部队集中起来打仗。但主席还是未雨绸缪地提出,如果战机难寻,还是要把部队的重心转到群众工作上。


得到主席肯定的林彪,也是不负众望,率部在平型关一举歼敌1000余人,毁敌汽车百余辆、大车200余辆,取得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更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三场大决战,林彪都曾公开质疑毛主席的战略,

但在林彪战后的《平型关战斗的总结》中,也明确地提出了两点:

一、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实在太差。他们自定的出击计划,他们自己却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观。连我们打败了而退下的敌人,他们碰着了,竟不但不能消灭之,反而被这些突围的敌人冲坍了,他们的指挥真笨极了。


二、八路军在目前兵力与技术条件下,基本上应以在敌后袭击其后路为主。断敌后方是我们阻敌前进争取持久的最好方法。如经常集中大的兵力与敌作运动战,是不适宜的。

三场大决战,林彪都曾公开质疑毛主席的战略,

一场胜仗,也让林彪明白毛主席主张游击战良苦用心。日军实力比想象中更加强悍,友军靠不住,八路军虽胜却也伤亡较大,这都直接证明了这个阶段让八路军打运动战是得不偿失的。


“准备了一桌饭,却来了两桌客人,这仗怎么打?”

1947年12月,在陕西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的“十二月会议”上,毛主席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明确指出解放战争已经到了历史转折点,“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时机已经成熟,要用5年的时间争取全国的解放。


而为了达成伟大的构想,毛主席在全国的战略规划上下了两步棋:

一.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攻占锦州,切断东北和华北的联系,在辽沈战场实现“关门打狗”。


二.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3个主力纵队过长江,挺进江南,以机动作战吸引敌主力回防,缓解中原野战军压力。


林彪接到主席的命令后,虽然明确表示执行命令,但他心里却有一番自己的打算。不久之后,林彪给军委发电,以“以入关作战,道路、补给都有困难为由”,提出东野暂不南下,先行攻打长春。


其实林彪不愿南下最主要的一点,还是他认为攻打锦州并不可取。“准备一桌的饭,却来了两桌客人。”如果攻锦不能一战功成,东野就很可能陷入蒋军东西两面的夹击,而解放已经被围的长春明显更为稳妥。对于打仗一向以求稳著称的林彪而言,他是完全倾向于选择长春的。

三场大决战,林彪都曾公开质疑毛主席的战略,

主席从全局考虑,要一举将蒋军主力困死东北。而林彪从战局考虑,打最有把握的仗。一个主张打锦州,一个主张打长春,这场辽沈战役中最关键的锦州战役该不该打,该怎么打,一直在电报上争论,长达半年之久。


而此时在华东,粟裕也是“斗胆直陈”,建议华野暂不过江,留在江北打大仗。两位爱将都抗命不遵,主席也是非常无奈,感慨道:

“林彪不南下,粟裕不过江,这场大戏难唱嘞。”


不过对于林彪和粟裕,毛主席还是显示了充分的信任,让粟裕前往延安陈述作战计划,且同意暂时保留东野南下的计划,让林彪先打长春。


而之后辽沈战场事态的发展,又一次印证了毛主席目光的前瞻性。东野攻打长春受阻,一度陷入被动。林彪在反复分析敌情变化和战局形势后,认为延安“只有打下锦州,就拥有战场主动权”的指示是完全正确的,从而坚定了转向攻打锦州的决心。

三场大决战,林彪都曾公开质疑毛主席的战略,

毛主席得知林彪在战略上“想开了”,也是非常高兴。致电林彪:

“之前我们有过不同意见,现在没有了,希望你们大胆放手和坚决的实施。”

三场大决战,林彪都曾公开质疑毛主席的战略,

辽沈和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离不开林彪和粟裕出色的军事指挥,更离不开毛主席统筹全局的气魄和胆略。将帅一心,才有了全国战场上的红旗漫卷。


四渡赤水,平型关、辽沈,分别是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三次决定性战役。在战役的过程中,林彪都曾公开质疑主席的战略,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林彪每次打完后,都是被事实说服的一方。


而在1950年,在要不要抗美援朝问题的讨论上,林彪第四次向毛主席提出了不同意见。两种不同的战略思想,再次发生了最为激烈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