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为毛泽东拍下“红星照”,临终留下遗言
1936年,红军冲破五次围剿,成功在陕北会师。
陕北的窑洞,成为这群人的落脚点。
这里是希望的起点,也即将成为绝望的终点。
这一年,蒋校长调集二十万大军封堵关中、黄河沿岸,红军面临着重大的危机。
几场硬仗下来,两军陷入了短暂的对峙阶段。
一位来自西方的记者,正是这个时候选择进入陕甘宁地区,准备采访这支红军以及这支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
---埃德加·斯诺。
1905年,埃德加·斯诺 生于美国密苏里州。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从英国脱离,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充斥着各个种族的移民。
斯诺的外祖父、外祖母分别是德国籍、爱尔兰籍。
他们家族经营着一家小型印刷厂。
斯诺出生后,父亲的愿望就是让这个孩子承袭家族小产业,继续经营这家印刷厂。
不过,斯诺的成长轨迹并没有朝着父亲的意愿发展,他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顺利毕业后,便选择来到了中国。
这一年的斯诺,年仅23岁。
来到中国后的斯诺,开始以中国这个落寞的东方大国为跳板,游历东南亚,随后又回到上海,沿着东部海路,又遍览中国沿海城市。
年少的他,满怀梦想。
他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拿到最新的一手资料。
作为记者,这是他最大的梦想。
1933年,春天。
斯诺选择留在北京,成为燕京大学新闻系的一名讲师。
在北方城市生活,斯诺对于大家口中传说的那一支游离奔袭的红色军队充满了好奇。
他们到底是不是中国的火种,又或是徒有其表?
红军自从创建以来,一直游走各地。
南方的百姓可能还略知一二,而北方的大多数地区不仅不相信这支军队,大多数人甚至还一度怀疑这支军队的存在。
关于红军,关于毛泽东,成为斯诺心中一个难解的疑问。
1936年,斯诺经过介绍,终于与陕北的根据地取得联系。
那天,斯诺和医生海德姆带着一封介绍信、两架照相机、24个胶卷从北京出发,一路向西。
西行路上,斯诺真正看到了遍地狼烟的中国。
民生困敝,山河破碎。
曾经举世闻名的泱泱大国,成为异国列强手中的肥肉。
一路颠簸,多番引荐。
他终于见到了他最想见到的人。
毛泽东已经提前收到消息,斯诺抵达红军司令部所在地保安时,他已经安排人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会。
这场欢迎会虽然没有红地毯。
可司令部门口两排士兵昂首挺胸的站立,抵达缓缓响起的军乐,终究还是让斯诺对毛泽东的这份盛情欢迎十分感动。
他一直想象着毛泽东的真正模样。
斯诺初次见到毛泽东时,毛泽东的状态不是很好。
此时长征刚刚结束,两万五千里的噩梦,让不少的身体呈现病态。
毛泽东也一样。
当时斯诺这样形容毛泽东: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毛泽东此时的羸弱身体,斯诺只看到了三个明显的优点:
浓密的黑长发、炯炯有神的双眼、精明的知识分子。
两人见面后的第一次交谈,斯诺差点没累个半死。
他没有想到毛泽东如此健谈,精神状态又如此良好。
两人从九点开始谈话,一直到深夜。
一般到了晚上十二点的时候,毛泽东会安排人做一点夜宵充饥。
馒头、咸菜、肉沫成为他们夜晚谈话的美食。
斯诺不知道毛泽东的习惯,毛泽东经常工作到半夜两三点,作息时间已经相当固定,到了晚上毛泽东的精力反而变得更加的旺盛。
斯诺不一样,第一天的采访到了半夜,斯诺已经疲惫不堪,他只想回去美美的睡一觉。
可当时毛泽东正说到兴头上,他又不忍心打断毛泽东。
这个尴尬的局面最终还是被毛泽东发现,他主动结束这次谈话,让斯诺回去休息。
此后十几个夜晚,斯诺都和毛泽东呆在一起。
毛泽东耐心的讲述了他四十余年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有毛泽东童年生活、求学经历、革命旅程,还有历经艰难险阻存活下来的红军的故事。
谁人曾不是少年,谁人不曾年少?
回忆起往事和革命征途的时候,毛泽东总是侃侃而谈。
一路走来,他的身上藏了太多的故事。
无论是关于自己,还是关于这支携带着希望火种的红军。
如果时间可以无限延长,他可能会倾其一生告诉斯诺他们曾经这群为了梦想,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长征堪称华夏历史上的奇迹。
所有人宁愿相信没有红军这支军队,也不愿意相信长征的壮举真的存在。
斯诺作为一名经历丰富的西方记者,在和毛泽东交谈后,他才开始真正的相信这支传奇军队,也开始真正的崇拜毛泽东。
狼烟四起的年代里,生存况且不易。
所谓的追梦,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实现?
恐怕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斯诺从毛泽东身边听到的故事越多,他就对红军队伍越崇拜。
因为挖掘的越深,他就会发现这支充满希望的红军队伍,不仅要保证自己的存亡,还要忙着挽救濒临崩溃的小农经济。
他们一边打仗,一边在革命根据点建立小、中、高学校、农业学校、无线电学校、医疗学校、工业学校、军事学校等等。
这是战争年代中,他们必须要维系的东西。
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盘也就不复存在。
所谓的教育也好,农业也罢,他们都是这支革命军队赖以生存的绝佳土壤。
红日初升,斯诺再一次来到了毛泽东所在的窑洞。
他刚刚到达毛泽东院子时,发现他已经走出窑洞,正站在外面晒太阳。
阳光照射在毛泽东的脸上。
一张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的照片就此诞生。
斯诺准备抓住这个机会抓拍这一瞬间。
但是,他发现作为红军领袖的他没有穿戴军帽。
斯诺走到毛泽东身边,表达自己想要拍照的意图,毛泽东又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找来自己的帽子。
拿到毛泽东帽子的斯诺忍不住大笑。
因为毛泽东的这个帽子已经破旧,几次水洗之后,完全褪色。
毛泽东又让工作人员找一个其他士兵的帽子。
大家的帽子不是缝缝补补,就是严重褪色。
毛泽东愁苦之际,斯诺突然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自己不是正戴着一顶新军帽吗?
这个军帽是他见到毛泽东后统一发放的一批新军帽。
斯诺将自己的军帽递给毛泽东。
那一天,咔嚓一声,斯诺定格了毛泽东一生中最具宣传价值,也堪称最帅气的一张照片。
拍照完成后,毛泽东并没有拿走斯诺的帽子。
他的脸上面带笑容,亲手将这顶帽子戴到了斯诺的头上,并说了一声谢谢。
采访毛泽东大体结束后,斯诺又主动提出,选择去前线采访。
前线所经历的,所看到的,再一次刷新了斯诺的认知。
曾经,所有的知识分子都高呼民众的自由、独立、觉醒。
为什么要觉醒?
因为国父曾经锥心刺骨的说过:
“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那时的国人,有很多沉沦在旧的封建王朝里,他们不知所谓的革命为何物。
革谁的命?
自己的?还是有钱人的?
那时的国人,尚不知道,何为国?又何为家?
身边的一亩三分地况且都没有能力守护,试问,又如何让底层民众真正的为国为家?
孙先生的高昂呼喊,始终没能改变底层民众的思想。
直到红军的出现,他们扎根农村的策略,开始一步步的唤醒民众家国意识。
这一点,斯诺在陕甘宁前线有着明显的感受。
自古以来,底层百姓的生存命脉都是粮食。
在战争年代,大家宁愿守护粮食战死,也不愿意用粮食换取一点财富。
因为他们知道,狼烟四起的年代里,粮食的价值要远远高于那些所谓的流通纸币。
斯诺进入前线之后,惊讶的发现,底层民众几乎已经完全摒弃了原来那种固化的小农思想。
在陕甘宁根据地的前线,大多数的百姓不仅热烈欢迎斯诺在家中居住,还会宰掉家中仅有的几只鸡,非常热情的招待斯诺这位西方远客。
百姓有时候会收斯诺购买日常用品的钱,但是对他留宿一事坚决不会收钱。
在前线的斯诺终于明白这支红色军队,有灵魂,更有希望。
民生凋敝的乱世中,这支红色军队,才是真正的革命火种~
1936年,10月。
斯诺对于毛泽东的采访结束,选择离开陕西。
四个月的采访旅行,斯诺收获了许多超越他正常认知范围内的东西。
如果,确切的要解释是什么东西,可能它是国人之魂。
此番东行回京,斯诺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因为他的手中,有大量采访毛泽东的口述资料。
从陕西到北京这条漫长的路线上,一旦资料丢失,他四个月的辛苦会全部白费。
因此,在返回北京的途中,斯诺为了避免国民党的沿途审查,刻意将自己在红军根据地采访的素材、胶卷以及那顶珍贵的红军帽装到了大卡车的一个麻袋里。
这辆大卡车上装了不少的麻袋,斯诺希望利用这些麻袋保护自己的采访资料。
不过,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
他所乘坐的大卡车一路颠簸难行,卡车行驶到大半夜的时候,斯诺实在疲惫,直接在车上睡了一觉。
等他迷迷糊糊的醒来时,突然大叫了一声。
大卡车上的麻袋都不见了。
斯诺跳下卡车,急急忙忙询问司机车上麻袋的去处。
原来,这辆大卡车在行驶到咸阳军火库的时候,车上的麻袋被全部扔了下去。
惊慌失措的斯诺说服司机,又让他沿着原路返回。
幸运的是,当斯诺原路返回后,成功拿回了采访的资料。
1937年,2月。
回到北京的斯诺经过四个多月的伏案整理,一本震惊世界的奇书横空出世。
---《红星照耀中国》。
他又马上在燕京大学未名湖畔的临湖轩里,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毛泽东那张八角帽照片被《时代》杂志的老板豪掷2000美元买下。
第二年,年初。
这张照片登上了《时代》的生活副刊上。
从照片被刊印出的那一刻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真正的了解毛泽东,也开始了解到毛泽东领导的红色政权。
而燕京大学的众多学子更是自愿组建学生团体,他们奔赴红色革命根据地,选择投身革命。
红军这支携带着希望的革命火种也开始走出陕甘宁地区,熊熊燃烧起来。
1937年5月。
斯诺的妻子海伦·斯诺又选择偷偷前往延安采访。
海伦在见到毛泽东后,将斯诺拍摄的那张红军帽照片拿了出来。
毛泽东拿着看到这张照片,激动的说道: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这个一向不修边幅的人照出的照片会有这么好看,感谢斯诺同志。”
以前从来不修边幅的毛泽东,在看到这张照片之后,也开始改变自己的形象。
虽然他的穿着不变,可他的长发开始定期剪短。
斯诺这次大肆宣传时间,将毛泽东开始推向国际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毛泽东。
原来,红军真的存在。
原来,红军领袖毛泽东竟然如此的帅气逼人。
1937年10月。
戈兰茨公司正式出版《红星照耀中国》,这本关于毛泽东书籍的书,瞬间在世界引轩然大波。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第一次从书本里直接冲到了国际视野中。
唯一遗憾的是,因为国内媒体的大肆控制,毛泽东这位红爆全球的大网红,没有在中国爆红。
不过,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一场更大的宣传活动,开始在中国的上海突然爆发。
1938年,2月。
《红星照耀中国》准备在上海翻译成中文出版,但是蒋校长严控关于毛泽东的宣传书刊的发表。
为了避免打击、封堵,最终这本书被伪装改名为《西行漫记》顺利发表。
《西行漫记》和毛泽东的红军帽照片,成为了那个时代绝佳宣传利器,越来越多的人真正的了解到了毛泽东,也了解到了他领导的那支军队。
在南京的蒋校长听到这个消息,勃然大怒。
斯诺进入陕甘宁根据地,为何没人阻拦?
国内外大肆渲染这本书籍和毛泽东的照片又为何没人阻拦?
气急败坏的蒋校长不仅着手准备收拾斯诺,还开始对美国施压。
斯诺作为曾经前往上陕甘宁地区的一线记者,被国民党勒令离开中国。
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监控他在美国的一言一行。
他不仅不能发表文章,同时被取消他对中国一切的采访资格。
斯诺不得已,选择离开美国,举家搬迁到瑞士生活。
为什么斯诺此次采访,以及发表《西行漫记》、推出毛泽东的红军帽会引起如此大的轩然大波呢?
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建立。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新兴的军队。
此后的红军先后活动在湖北、江西、湖南等地,蒋校长的五次围剿后,这支军队又冲出重围进入陕甘宁根据地。
这也意味着处于华北平原、山西高地这两大重要战略区的民众,真正见过红军的人很少。
尤其是在长征过程中,这支军队不断被国军围攻,是否存活下来还是个问题。
那时百姓的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相对而言比较闭塞。
除却蒋校长官方对外公布的关于红军的消息,百姓大多都不会明白什么是红军,甚至连他们是一支怎样的军队都不知道。
几十年的军阀混战,谁还相信你真的为民为国?
所谓的救国救民,这种理想太远大,太高深,百姓完全不会放在心上。
而且,在蒋校长控制的对外宣传信息里,华北平原、山西高地这两个地区高阶知识分子,他们又能够得到多少有价值的关于红军的消息?
这一点,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更是如此。
在他们的固化思维认知里,可能最有希望听到的永远都是蒋校长说的“红军逃亡”,而并非并非是一支真正救民水火的军队。
例如,此前大多宣传的照片都是这样:
还有这样:
以及这样的照片:
这是当时在华北地区、长江两岸的对外刊登照片,试问,百姓看到这样的照片怎么想?
没错!
百姓压根无法想象这样的军队能够真正的为国为民。
可是突然有一天,画风变成这个样子呢?
斯诺所拍摄的这张画像,军队能够在华北平原、山西高地,甚至全国范围内带来灵魂冲击。
这次宣传微操,成功为毛泽东和他的军队打了一场漂亮的宣传战。
所以,蒋校长为什么生气?
因为,他会刷新普天之下的民众对于这支红军的真正认识。
而且更可怕的是,经过斯诺伪装打包出版的《西行漫记》在刚刚刊印时,其销量几乎瞬间爆炸,各地翻印、盗版书籍层出不穷。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民众进入陕甘宁根据地,毛泽东真正的意识到形象宣传的重要性。
在以后三大战役时,毛泽东以笔为战,上演一场西柏坡空城计,更是将宣传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斯诺呢?
他被迫离开中国后,除了有一次偷偷进入中国,在战争白热化阶段,他再也没能以战地记者的身份进入中国。
1949年,全国解放。
曾经的宣传红人斯诺,被毛泽东三次盛情邀请来到中国参观。
1960年、1964年、1970年。
1970年的这次参观,恰逢国庆阅兵。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毛泽东邀请斯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台上的他,眼神深邃,满脸笑容。
那时的斯诺不会想到,这是他此生最后一次来到中国。
两年后,斯诺身体状况堪忧,身体变得异常虚弱。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特意派遣一支医疗小组奔赴瑞士,帮助斯诺治疗疾病。
不过,因为年迈的斯诺身体虚弱,他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临终时,斯诺留下遗言:
“我热爱中国。
我希望死后我的一部分仍像我活着的时候一样能留在中国。”
1973年10月19日。
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内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大会。
这场大会不仅是为了悼念他,更是为了实现他的遗言。
大会遵循斯诺的遗嘱,将他的一半骨灰安葬在了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
斯诺曾说过:
“毛泽东生平的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
是要了解中国国内动向的原委的一个重要指南。
我以后还要根据他所告诉我的情况,把他个人历史的那个丰富的激动人心的纪录写进本书。
但是我在这里想要谈一些主观的印象,还有关于他的令人感到兴趣的少数事实。
首先,切莫以为毛泽东可以做中国的“救星”。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决不会有一个人可以做中国的“救星”。
但是,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
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末,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斯诺没能完整的预判,未来十年后的局势。
作为西方记者,他也低估了毛泽东在中国人民心中的真正地位。
但有一点,他的感触很真实。
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
毛泽东的故事,迄今为止仍旧在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流传。
在那个没有希望的时代里,一群人手执希望之光。
他们告诉普天之下的民众,华夏有望,国人有望。
曾经的四万万国人也并非真是一盘散沙。
历史的车轮缓缓开始走动,曾经的先辈也真正实现了聚沙成塔。
它是希望的灯塔,也是民族觉醒的灯塔。
任何一个时代,从来都不缺逐梦之人。
我们真正难以看到的是,当初追梦的那群人,一直在路上~
不曾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