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计划3年内"扩军"5个后备役旅以应对解放军
本周,倒霉了一年的台军有了新的动向,台湾防务部门报请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核定,2021年元旦在北部地区扩编第109步兵旅及南部地区扩编第117步兵旅。防务部门将领证实,未来将继续依期程新编北、中、南部地区3个预备役步兵旅,预计在2023年12月31日全数编成。
此次扩军,北部的步兵旅是以陆军“北区专长训练中心”为主体编成陆军第六军团第109步兵旅,“南区专长训练中心”则编成陆军第八军团第117步兵旅,这2个步兵旅的编制均为“五个步兵营,再加一个炮兵营”。将领表示,这2个扩编的步兵营,平时担任新兵训练任务,在战时则担任防卫战中的滩岸守备旅任务。同时,还指出,因应解放军的“威胁”,台防务部门依据“提升后备战力”专案规划期程,将台军现有7个步兵旅的战力进行防卫外,目前已奉核再编成5个步兵旅,总计共有12个第一类型“滩岸守备旅”,以强化第一线滩岸守备战力。
台军“陆军司令”视察北区专长训练中心,台军6军团在北部“重北轻南”,很长一段海岸线都得由109这样的“炮灰”依托工事把手
台军在经过长达了20年的“缩编”以后,长期人力不足、缺兵少将,近期这轮“扩军”确实有点新鲜,也违背我们对台军的“常识”。在火药味儿愈发浓烈的台海当前局势催化下,蔡英文当局此番“扩军”确实有点“临阵磨刀不快也光”的意思,岛内媒体出于“料敌从宽”的好意,自然也会炒作一番,顺便喊些“台军决一死战”之类的言论云云。
不过,台军永远是那支台军,蔡英文的整军备战也改变不了台军目前的状态。以这次“扩军”内容为例,蔡英文当局将专长训练中心由3步一炮扩充到5步一炮,虽然是在履行今年“大选”期间有关“提高后备力量”的承诺,但从人员构成来看,新编5个旅的人员使用的是所谓的基干人力,同时从现役人员编制员额调整,并未提高整体兵力,是一次“拆东墙补西墙”。至于为何拆拆补补,蔡英文的“改革”目的也非常明确,那就是致力于让台军现有的这点人更能打一些。
当然,这个后备役旅“五步一炮”中的“一炮”有水分,不然蔡英文也不会把104旅炮兵连拉出来当“政绩”
我们还是要从“台军应该有多少人”说起,根据所谓的台军额定编制应为215000人,扣除文职单位后,应该是一个185000人的军职部队。当然,185000人是正规作战力量,台军还有后备力量,分别是7个负责新训任务的“甲种守备旅”(也就是上文中的“岸滩守备旅”,未来将扩编到12个),23个担负其他任务的架子旅“乙种守备旅”(未来将缩编到20个),这30个旅征召的“壮丁”(美其名曰后备兵)就是“防长”严德发所认为的:第一时间能够征召的部队,规模达到26万人。这也是他今年所承诺的——台军有“45万人兵力第一时间应对解放军”。
然而,不管是185000还是45万,这几个理想数字,台军从未达到过。在2018年前,编制部队对比现役人数(以下简称编现比)大概为85%(约15万)。蔡英文上台后,为了提高编现比,达到90%的目标,实施了所谓的“可持战力专案”,通过编制“联兵营”的方式,削减了15个机步连(5个机步营),3个战车连(一个战车营)的兵力。由此,虽然台军一线作战部队、也就是第一类型战斗人员(机步、摩步、坦克兵、特种兵,防空兵、火箭炮兵)员额减少了,但是各个部队内部的编现比,尤其是基层军官和士官的编现比,得到提升,“有效提高”这些打击旅的“实质战斗力”。
毫无疑问,砍了肌肉,台军的整体战力肯定是变差了。在“可持战力专案”改革后,台军的编制内机械化作战车辆从1400台下降到1200台,其机械化兵力尚不如我东部和南部战区6个两栖合成登陆旅(包括1344辆两栖作战车辆在内的1500辆机械化作战车辆),更不要提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其他8个重型旅。
但也不得不说,这一招“剁手减肥”确实有些功效,根据台防务部门所谓的“109年度‘国防部’所属单位预算案书表”中所写的,2020年,台军军职人员在经历一系列死人自杀撤职的“折腾”后,好歹达到90%编现比的目标,也就是169000人,确数169317人,基本完成蔡英文提出“目标”。
蔡英文时代,台军步兵倒是基本换装了“云豹”装输,实现了“凑合机械化”,退役的CM21却没有按照计划扔给后备旅
“编现比”是达标了,但想要部队有作战能力,就需要正常的训练。台军的7个甲种守备旅中的5个和南北“专长训练中心”都担负新兵训练任务和退伍兵召训任务。2019年,台军一番“联兵营”改革以后,基层士官和军官流失,甚至连当前志愿役的8周训练都无法保障。上文也提到,随著台湾教召自7天延长到14天,致使收训总人数增加。为了训练这些“14天好兄弟”和“4个月好兄弟”,蔡英文不得不将本次改革中砍掉的18个连的人力,以及改革中零零碎碎淘汰下来的人力,填入到了109旅和117旅的额定编制中,“南/北区专长训练中心”也自然成为了“扩军”的对象。当然,人挪死树挪活,在待遇相对还可以的“冰种营”,连留营率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毫无未来可言的预备役旅、军官和士官的留营率了。
此外,虽然台军终于在2020年达到了90%,但由于蔡英文在改革中一系列有损士气的“胡搞毛搞”,台军新兵不选作战单位,老兵不留营。一年下来,在一线反击登陆的台军机械化步兵、坦克兵等“一类作战人员”依然缺编严重,甚至有些不对的编现比和可持战力改革前一样,只有80%。
“防长”严德发10月1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当前台军其实六军团最低,其次为“金防部”、“花莲防部”与“陆航特战部”,但“编现比”仍有80%以上。此话一出,“立法院”震惊,12月有“立法委员”还质询军方,为何“一类作战”人员编现比低到80%,对此军方“不予回复”。考虑到今年岛内有消息称,台军一类战斗人员数量已经不足3万人,可见台军的实质战斗力并没有如蔡英文的意。
一类作战人员,在改革以后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不过,这次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是这两个师的番号:一是,117旅,前身是18军11师“海鹏师”。相信对解放战争有所了解的读者已经看出来,这个部队的番号继承自国民党著名的“五大主力”中的十八军,也就是陈诚的土木系骨干,是败退台湾的国军主力之一。二是,109旅,前身109师,在金门炮战中参加实战,挨过炸,也对我方打出过无情的炮火。这些熟悉的番号也时刻提醒着我们,71年前的革命战争硝烟未散,我们这代人依然肩负着消灭反动军事力量、解放统一全中国的历史使命。
正如笔者在今年5月的军评中谈到的,面对“内忧外患”,台军近年来在军事动员和改革上的态度愈加务实,包括“汉光军演”在内的军事推演中,抛弃“战时几十个守备旅血肉磨坊”的幻想,更注重能够快速动员的打击部队排兵布阵,以应对增大的军事冲突可能。
当然,台军还是那个台军,蔡英文一“整军备战”,台军今年事故死亡15人,失踪1人,损失包括“空军总长”和一名相当于我军航空团团长级别的“中队长”。台军未来的士气和战斗力,无法适配蔡英文“以武谋独”的野心;蔡英文更该直面的现实是:台军没有80万后备大军,台湾岛西海岸也没有300公里厂7米高的牢固环岛城墙,台军只有1200辆机械化兵器和3万不到的一类战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