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的进步还是损失?关于“去鲁迅化”,诺
引言
“去鲁迅化”指的是将鲁迅的作品从教科书中删除移走。对于广大工作党来说,鲁迅是少年时期无论如何也抹不去的阴影,教科书里那大片大片的熟读并背诵全文,那当之无愧的背诵王者,那拗口的文字,艰涩的隐喻,内涵的阅读理解。但是在高喊“去鲁迅化”的现在,大家又不舍得鲁迅了。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这些履历只要上过学的都知道,顺便连他家里人,他弟弟,他老婆孩子,他老师学生……等等八卦都了解周树人笔名无数,1918年,他发表《狂人日记》,使用了鲁迅的笔名,这也是他最为广泛认知的笔名。他是世界十大文学巨匠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鲁迅与教科书鲁迅的成就很高,评价也很高,他行文辛辣又不失关怀,是以笔为刀的斗士。其实鲁迅的文章,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被编入了教科书。民国时期,各地教材都不太统一,但饶是如此,短暂的民国时代,各版本的教材里也收了20篇鲁迅文章。大家耳熟能详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雪》、《一件小事》,都在其中。
伟人也很推崇鲁迅,他亲口说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并希望青年人多读鲁迅。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先生说”,是所有人的口头禅。有趣的是,在某个阶段里,“先生”这个词汇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因为它带有腐朽落后的味道,大家彼此称同志。但鲁迅是特例,鲁迅可以叫先生,那是怀抱着最高的敬意的。
不但我国的教材有鲁迅,外国的教材也有鲁迅。日本通行的六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全都收录了鲁迅的《故乡》。改革开放后,鲁迅的文章虽然在教科书中逐渐减少。但还是很多!这就是以往教科书中的鲁迅。我们哪个人没在语文上看鲁迅作品啊,我们哪个人没有面对那许多背诵并默写的作业和考卷啊。然后考试的时候还有各种阅读理解。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是啥意思。所以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学生党叫叫苦也正常,但是学生总是要背文的,没有鲁迅文章也要背文言文和诗词,反正都是要背,起码鲁迅还是白话文嘛,虽然民国年间的白话文也自带繁琐,但白话运动还是鲁迅带头提倡和兴起的
学生时期读鲁迅,最明快的是他回忆散文中的童年影像,因为有共鸣。在课桌上刻早字啊,去草地里抓蟋蟀啊,和朋友去游湖看社戏,这些大家既能理解,还能引发模仿。至于鲁迅那些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人生旅途的感悟,大世界下小人物的态度,很多孩子都不能完全理解,毕竟这些东西对于和平时代下的少年儿童来说确实缺少接触。
而且鲁迅先生用的是民国时期的白话文,行文和现在的口语化文字已经有了很大区别,读来拗口也是真的,还那么多!但是长大以后,鲁迅的文字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在脑海中,大家这才发现,鲁迅的文字蕴含了许多深刻的含义,这些东西每每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指引前进。这个时候往往就很感激老师,当年逼着我们去背诵全文,想起来才明白什么是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少年时只觉得少年闰土可爱,不懂鲁迅为什么去写那怯懦畏缩的中年闰土。工作以后,虽然早已不是旧社会,可是每每想起,也会叹息一番社畜的不易。少年时看鲁迅给父亲找千奇百怪的药引子,只觉得新奇好玩。年纪渐长,才明白其中蕴含的艰辛,和被打击后的不忿。鲁迅轻飘飘的说因为老人喝药无用,庸医耽搁了病情才萌生了学医的思想。
现在想来该是遭受了多大的负累。而他在直面各种丑恶后,又弃医从文,是见识了何等惨淡的现象。这些都是儿时领悟不到的,但如果学生时期没有深刻记忆,毕业以后也很少有人会去特别看鲁迅了。但是如果儿时无法尽情理解,是否又真的有必要在儿童时期就吸收鲁迅文化呢。没看大家现在想起鲁迅,都开始给他恶搞,做表情包,或者加一堆没说过的名人名言。
但可能以后的孩子连表情包都不给鲁迅做了,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鲁迅了。2017年开始,语文教科书中,小学课本只录入2篇鲁迅作品,初中录入6篇,在高中课本里,鲁迅的出现越来越少。胡适曾经批评过鲁迅,说他不披甲不战斗,只知道骂人为乐且以此为生。骂了这个骂那个,骂完了也拿社会现象没办法,那不就是瞎骂吗。
这不失为一种观点,不过胡适当时跟鲁迅的骂战久远,他觉得鲁迅是个老愤青,而现代教育读鲁迅的解读也往往在“打倒封建社会的三座大山”,好像是已经完成了任务可以下台离开了。但仔细想想,鲁迅真的脱节了吗?但是胡适即便讨厌鲁迅,却还是收录鲁迅的文章进他主编的教科书。这也是对鲁迅的肯定。鲁迅的文章颇有时代感,现今的小孩子越来越难懂。
莫言谈鲁迅而优秀的可供选择收录的文章越来越多,适当降低含鲁迅量,似乎也不算什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说到这个问题,他说,我小时候,看到鲁迅的文章就头疼,真的是太难懂了,当时恨不得鲁迅少写点文章!但也因为难懂,又要背诵理解,就特别细致的去琢磨,因为受过很大影响,一直在模仿,也一直努力的深入想去超越。但受他的影响实在太深,始终不能,也不愿,从鲁迅的影响中跳出来。
莫言曾说,鲁迅先生,是我一生最崇拜的人。我所有的作品加起来,都比不上先生一本《阿Q正传》。写出《活着》的余华也说,“虽然不想承认,但是鲁迅他的确对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想他斐然的文笔是没有人愿意质疑的吧。”是啊,让孩子多多诵读理解好的文学作品,对于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有着极大的助益。如果因为晦涩难懂,便去鲁迅,那不是文学界的一种损失吗。
如果完全去除,还会有莫言这般的作者从中领悟并获得养分来成长吗。那些悲欢离合,那些透彻深沉,总是人生必须经历的现实。我们背诗词,是为了领略美,有朝一日见云霞漫天,我们能脱口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只会喊我靠我靠好特么美。我们读鲁迅,大概也是要明白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种深切又朴实的情感。
结语好的文学,就应该是在一个恰如其分的时候,让你突然领悟到这就是我想要说的话。《倚天屠龙记》里,谢逊从小让张无忌熟背许多武功要诀,为的就是“虽然你现在不懂,但你只要记着,将来总会懂的”。先生的文字也是如此,小时候不懂,也许还不爱,长大了,才能体味其中的好。
鲁迅的文章,就有这样的意义。所以他才会被代代传颂和尊崇。减少鲁迅的文章不必惊慌,但去除鲁迅文章,那确实应该算是文学的损失了。——愿我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