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赵括真的是纸上谈
在现代,纸上谈兵这个词语早已经和赵括这个人紧紧地联系了起来,但是在最初的时候纸上谈兵和赵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而且纸上谈兵这个词语也不是在战国时期出现的,那么纸上谈兵这个词语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会和赵括联系起来?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纸上谈兵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大可以看一看马伯庸先生的《纸上谈兵说赵括》,这里面大致的内容和历史事实是没有什么太大出入的,基本上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这样一件事,在战国时期是没有纸的,关于纸的出现最早应该在西汉初年,而做到大行于世则是要在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之后,所以纸上谈兵肯定不会是出现在战国时期。
很多时候我们在查询纸上谈兵这个词语的时候,都会告诉我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但是在里面并没有任何谈到纸之类的字眼,所以说是《史记》里面最早提到的纸上谈兵,这是不对的。
那么纸上谈兵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谁最早说出来的这四个字,这些已经很难考证了,但是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早记录,大抵就是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比如乾隆、纪晓岚等人都用过这四个字,但是这个时候纸上谈兵还没有和赵括联系起来。
这个词语和赵括联系起来大概应该是在晚晴,有的学者逐渐将两者一起使用,于是久而久之,赵括和纸上谈兵就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很多时候我们谈起来赵括这个人都觉得一无是处,只会嘴上讲道理,实际应用上一窍不通,可是其实对赵括来说这是有些冤枉的,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其实赵括相比起大部分人来说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成王败寇,唯一的一次出兵就是几十万人的大战,而且遭到了惨败,最后投降的人还尽数被杀,所以才导致了赵括的名声扫地。
分析长平之战在赵括接手军队之前
首先在赵孝成王换掉廉颇之前,廉颇和秦军已经对峙了两年多时间,而且在这之前赵军还经历了数次小败,也正是因为这几次小败,廉颇才决定坚守壁垒不出,选择和秦军对峙。
其实从这些事情结合出来我们很容易就能够分析出来一个结论,无论是王龁统领秦兵还是白起统领秦兵,廉颇都是打不过的,所以最后廉颇决定坚守壁垒不出,与秦军打拉锯战。
其实廉颇的选择是没有问题的,在正面对决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选择这种决策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廉颇忽略了赵孝成王的耐心和对赵国王室的压力,在对峙了一段时间之后,赵孝成王已经失去了耐心。
其实失去耐心也是很正常的,赵军先是经历了几次小败,然后又跟秦军打起来了拉锯战,若是小规模的战争或者国内粮草十分充足还好,但是这是几十万人规模的战争,仅仅是所需的粮草就是一个恐怖的数目。
很多人都说这时候秦国的后方已经很难支撑了,只要赵军再坚持廉颇的策略再多坚守一段时间肯定会把秦军拖垮,其实这是不对的,秦军运粮主要走的是水路,运输成本要比赵军低很多而且秦军后方的储备和产粮能力一点也不输赵国,就算是拖垮,也是两个国家一块垮。
而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按照廉颇的策略来做,最后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两败俱伤,甚至赵国还会更惨一些。因为赵国的后方远远不如秦国后方稳定。
在赵括接手军队之后
赵孝成王的不耐烦、秦国施展的反间计、国内形势的压力,最后造就了这个结果,赵孝成王决定用赵括换掉廉颇。
临阵换将是军事大忌,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也幸亏换过去的是赵括,第一有着马服君赵奢的名头压着,第二赵括也确实是能说会道,很通兵法,接手军队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我想若是把赵括和廉颇的位置对调一下的话,恐怕廉颇临时接手军队的话还不一定会比赵括做的更好。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之中这样记载: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一接手就改变作战方针,更改了军队将领和军中制度而能安然无恙如臂指使,仅仅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将领能够做得到的,就算只凭这个,说赵括纸上谈兵也的确是有些冤枉了。
一个之前从来没有打过仗的人一上战场就是主帅,而且面临的又是最严峻的局势,出现失误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赵括出现的失误是什么呢?就是在主动攻击秦军的时候秦军佯装败退,赵括信以为真,这是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最大失误。
因为这个失误,秦军成功将赵军引诱上钩,白起命一支军队截断了赵军的后路,又命一支军队将剩余的赵军与营垒之间一分为二,同时截断赵军的粮道。这时候赵括发现自己中计了,只能原地坚守。战争之中就是这样,只要有一点失误,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在断粮的情况下赵括率领军队坚守了四十六天,最后赵括亲率亲兵突围失败,自己也被乱箭射死。从始至终,赵括唯一的败笔就是误中了秦兵的佯败计谋,而其他的所作所为,都可以称得上是可圈可点,比如断粮之后还能够撑四十六天,若是换个普通将领,或许十天都撑不住。
只可惜这一次赵军实在是败的太惨,降军又惨遭屠杀,六国震动,但是最后人们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在了赵括的身上,当时赵国的王公大臣们为了自保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若是后世的人也都这么想的话,赵括岂不是太冤枉了吗?
《千字文》里面说: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按照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赵括之才,若能加以适当的磨炼,当不输此几人。
【联嘉】大秦帝国(全17卷)孙皓晖著 典藏礼盒装 ¥360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