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会出现以电磁炮为武器的战列舰吗?我来告
海湾战争中衣阿华级战列舰编制是1800人,主要火力就是9门406毫米舰炮,射程仅为40公里,防空导弹几乎没有,这样的战舰完全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如果电磁炮技术出现,战列舰或许有出现的可能。把衣阿华级的吨位减半,在2万吨至2.5万吨,前后甲板为4至6门电磁炮,舰体大可以安装足够强大的电力单元,同时加装垂直发射装置,可携带防空导弹、对地攻击巡航导弹,而且最好是采用核动力推进。
基于电磁炮的战列舰在现代战争中具备生存的能力,因此不排除重新出现装备电磁炮的战列舰。我们知道战列舰的弱点之后,就明白为什么战列舰会被淘汰,如果我们弥补了战列舰的不足,就可以重新恢复战列舰的打击能力。要知道电磁炮理论上具备对数百公里外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一旦这个技术成熟,是不得了的事,可以改变由海向陆作战的模式。美军的DDG1000本来就要上电磁炮的,只不过技术还没有攻克,无法上舰,第三艘DDG1000有计划上电磁炮。
战列舰,凭借厚重的至少200毫米以上的装甲防护层,起码380毫米以上的巨大舰炮,以及强大的突击威力,能承担远洋作战任务,曾经一度雄霸海洋世界,独领一代风骚,是近代海军强国舰队中不可或缺的主战舰艇。但二战期间,拥有舰载机的航空母舰,取代了昔日的海上霸主战列舰,随着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那艘排水量高达7万余吨,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战列舰,被美海军的航空炸弹和反舰鱼雷击沉,葬身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宣告了大舰巨炮时代的彻底终结。
二战后,各国将战列舰退役、封存、拆解,不再新建任何型号的战列舰,尽管美国海军曾启封了衣阿华级战列舰,进行了现代级改装,加载了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参与了海湾战争,但又很快彻底退役了。盖因战列舰已经不适合当代海军使用,由于排水量巨大,设备设施又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技术,现代化程度非常低,需要1800名以上的舰员才能操控,作战效果太过低下,且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油等物资,又没有防空导弹,在战时容易遭到空中打击和反舰导弹的攻击,已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
电磁炮,与传统发射火药的炮弹有所不同,是一种先进动能杀伤武器,大大提高了弹丸的速度和射程,据称国内在936号登陆舰上试验的大口径电磁炮,10公斤惰性弹丸,初速高达每秒2500米,有效射程能达数百公里,那威力是相当巨大了。可以说,未来海军的水面主战舰艇,都会配备电磁炮,电磁炮上舰是迟早的事,这是个发展大趋势,但却与战列舰无关,战列舰作为一型舰种,事实上早已经过期了。因为一味地强调装甲保护,大和号战列舰的主炮炮塔装甲厚度竟然高达650毫米,侧舷装甲厚度400毫米;一味强调主炮口径,舰炮竟然达到了惊人的460毫米,因此耗费了大量的钢材,排水量高达7万余吨,英国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排水量也足有48800吨。
由于导弹的射程精确度都不是炮弹能比较的。现在小口径速射炮作为近防武器不断推陈出新。非常活跃。而大口径炮,口径也在逐渐加大,由100---127/130---155,现在主流是127/130,美国的DDG1000主炮已经是155毫米了。中国,欧洲也在研制155毫米的舰炮。第二个方向便是快,除了小口径速射炮,大口径炮也在加快发射速度,就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威力。火炮的另一个方向是增程制导炮弹。另外一个是垂直炮。可见,一艘军舰中,无论对空对海,炮弹对导弹都是处于一个从属的,次要的地位。电磁炮,作为一种新型的动能杀伤武器。最先出现在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中的天基防御中,小口径炮称为智能卵石。现在已经有几个国家在试验大口径的舰炮了,如中国就在试验203毫米口径的电磁炮。虽然电磁炮炮弹比普通炮弹射程远,速度快,但还是比不上导弹。还是一种压制武器,并没有改变炮的根本地位。而且,电磁炮也是用电大户,电磁炮多了,用电负荷太大,战舰受不了。
就算电磁炮技术发展的很成熟,也不会发展其电磁炮的战列舰。应为战列舰作为大舰巨炮时代的象征由于其机动性速度方面都不行。战列舰这一舰种在舰载机面前,航速再快也只是一只速度极慢的猎物。在大量航空炸弹和鱼雷的攻击下,就算你配备再多的防空武器也白搭。战列舰要想对航空母舰产生威胁,是不可能的事。除非电磁炮可以打很远。现代海战对抗的都是武器系统之间的较量,单一的加强电磁炮武器,并不能改变战列舰的尴尬地位,面对拥有载预警机和隐身战斗机等手段的航母编队,首先在信息的采集上就不占优势,在失去卫星情况下就如同瞎子一般,只能任人宰割,电磁炮战列舰编队也会作为首要的攻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