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的指挥艺术|短促突击对堡垒战术
胡渡先生
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国民党军采取堡垒战术,步步为营,使中央红军遭受重大损失,最终被迫长征。
那么,什么是堡垒战术呢?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堡垒战术就是依托堡垒,步步推进,进得一步,即守一步,逐渐压缩我根据地。1933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进一步拟定了堡垒战的战略战术,其原则是:"以守为攻,乘机进剿,主用合围之术,兼采机动之师,远探密垒,薄守厚援,层层巩固,节节进逼,对峙则守,得隙则攻。"这里面堡垒是依托,向前推进是手段。林彪总结当时国民党军的推进方式有三种:一是急进,就是在我兵力空虚和薄弱的地区采取急进法,一天走五六十里,接连走上两三天;二是跃进,敌在对我军行踪不明时,多半采取中速行程,半天走上二三十里;三是缓进,就是采取急进或跃进的部队一旦遇上我军主力,立即停止前进,采取三四百米一进、三五里一推的办法,暂时不进而加紧筑垒,以吸引我军,等待增援。而且敌人非常狡猾,在缓进时,总是在黄昏前猛攻我军阵地,一待夺取阵地,迅速筑垒巩固阵地,而此时多半天已黄昏,不利于我军反攻。由此可见,敌人的进攻并非机械地步步推进,而是根据我军行踪和地形有所变化。
然而,当时博古等人却认为敌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步步为营,无懈可击,因此提出以堡垒对堡垒,在阵前进行短促出击与敌人硬拼。林彪作为前线主要指挥员,在《第五次反“围剿”之战术问题》中,分析了敌人进攻的特点后认为,当时的军委决策存在四大缺点:一是不做判断,决心迟缓,完全依赖情报侦察,在情况全部明朗后才定下决心,导致部队丧失先制之利;二是下决心后,对部队行动的时间没有经过精确的计算,结果导致动作上不能协同;三是对各部队任务的规定过于琐细,有些甚至枪炮的位置都要明确,下级完全没有机动的余地,而决策中依据的地图有些地方又错的一塌糊涂;四是战法机械死板,到处修建工事,而且喜欢诱敌深入,一天到晚总希望敌人出来送给我军消灭,但敌人屡经惨败后不再上当,结果成了守株待兔。最后的结果是,即使出现好的战机,也不能及时下定打的决心;等到决心下了,已经失去了先机;然后又要诱敌出击,但敌人却总是不出击;等到等得不耐烦了,又下令硬打,或被迫撤退;而撤退又不彻底,总还留恋着敌人,把自己暴露在敌人面前。
那么,敌人的堡垒是不是就没法打破了?林彪认为,短促出击是可以打破敌人的堡垒的,但是不能简单地机械应用。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论短促出击》的文章,认为短促出击不是阵地战而是运动战,就是对于从堡垒内出来做短距离(约五到十里)推进筑堡的敌人,乘其立足未稳时,出其不意地予以迅速、短促的突击,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在战斗前,应当对敌情和地形要调查清楚,做出预判;当敌人脱离堡垒掩护,进入我军预先选定的出击地域时,首先断其退路,然后从敌之两侧发起突击,接着正面部队配合进行反突击或攻击前进。林彪认为,短促突击最主要的保持军事秘密,防止敌人发现我军作战企图;同时一旦突击开始,就要坚决、果断、迅速、干净地消灭敌人,千万不能有任何动摇、犹豫和迟缓;而且,为了便于机动作战,除了有把握坚守的地方,不应该到处修工事、建支撑点,防止为敌所用。
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敌我双方的主要作战原则其实都是德式的。国民党聘请了德国“国防军之父”塞克特担任军事顾问,建议蒋介石把"长驱直入"改为"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李德也是德国人,曾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苏德两军在1930年代来往密切,由于德军受到《凡尔赛和约》限制,很多德国军官在苏联学习使用飞机和坦克等先进武器装备,而苏联军官受德国军事思想的影响很大。堡垒战术实际上就是一战中马恩河和凡尔登阵地战的翻版。李德不懂中国国情,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机械地套用短促突击,实际上变成了堡垒对堡垒。
林彪当时受毛泽东的影响较大,赞成运动战和游击战,而且这时候还很年轻(才27岁),很注意学习和研究战略战术。他没有机械地使用李德的短促突击,而是灵活运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的短促出击不是李德的阵前出击,而是背后截击、侧面突击与正面抗击的综合运用。而且他认为,短促出击不是万能的,必须与游击战和大规模的运动战相结合,如果完全束缚在这种战斗方式中是非常有害的;但如果不相信短促出击有消灭敌人的可能,而忽视这种战斗,也是非常危险的。当时,由于毛泽东已经失去了作战指挥权,林彪的机动式短促出击也只能在小范围内使用,不能成为红军的作战原则。但从林彪对短促出击的理解中,我们也许能够看到日后平型关大捷和解放战争中“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等战术原则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