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5-18 14:23 的文章

从金上京到燕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

从金上京到燕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

从金上京到燕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


王大为 傅惟光


[内容摘要]“海陵迁都”,公元1153年金从上京迁都燕京(金中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从此今北京成为了中国的首都。

[关键词]金源故都、迁都燕京、中华民族历史跨越。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断融合向前方展的历史。56个民族同是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历史上居于我国北方的女真族为中华民族融合、统功一勋卓著。从金上京迁都燕京,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北京从金代起成为了中国的首都。


从金上京到燕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

一、金源故都


十二世纪初,源于生女真的完颜部崛起于阿什河流域,由氏族社会进入早期奴隶制社会,统一了白山黑水间的女真各部,完颜阿骨打率女真族起义,战胜了契丹大辽,建立了以女真族为主体的北方民族政权国号金。

金初都金上京会宁府(今阿城白城),金太祖阿骨打建国称帝,历经太宗、熙宗两朝,上京会宁府成为了我国北方大金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金立国后,一方面南下侵宋,一方面加强了同中原地区的经济往来,学习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促进了黑龙江地区的社会发展。短时间内完成了奴隶制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艺术的繁荣,在黑龙江古代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社会空前繁荣的时期,同时也带动了黑龙江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金上京,成为了黑龙江继渤海上京龙泉府之后的又一著名古都。上京会宁府被称为“金源故都”、“金源文化中心”,是大金帝国前期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史大跨越的起点。


从金上京到燕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

二、政治改革迁都的前奏


金代封建制度的确立,促成了迁都的重大举措。金建国前后,奴隶制国家已尼形成,但部落联盟遗留的军事民主制的残余仍顽固的保留着。为了进一步适应南侵战争的需要,金太宗于天会十年(1132年),已经着手改革“勃极烈”制度,使其成为金朝政治、军事编制机构的中枢。

在政治上,面临侵略中原战争中汉人的反抗,采取了“汉人治权”的政策。

金熙忠继位后,金代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首先废除了带有氏族社会残余的“兄终弟及”制,采取了世袭的“父死子继”制。这种制度的变化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女真族接受了汉族和契丹族先进的封建所有制的影响,促进了金代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改革官制。废除了勃极烈制,改用辽宋的汉官制。在礼仪方面也进行了改革,以京师为上京(今阿城白城),府曰会宁。修宫殿,百官朝参,如中原皇帝一样君临天下。

海陵王继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进行了比太宗、熙宗更加激烈的政治改革。在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中,首先大杀女真贵族,任用汉人,契丹人和渤海人。改革政治制度,以科举选拔人才。

金朝经过太宗、熙宗、海陵王的三代重大改革,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军事力量日趋强大。为了更好的学习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进而统一江南,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南移燕京,已经成为了海陵王的历史使命。


从金上京到燕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

三、迁都燕京的斗争


“海陵南迁”,金朝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保守派与改革派的激烈斗争。一些女真贵族代表的保守派,以上京一带为龙兴之地,不宜南迁力阻迁都。一些汉族等官僚力主南迁,力陈为了进一步统一江南,为了大金的强盛,迁都的必要。两种势力的斗争日益尖锐。海陵王一面严厉打击和镇压以贵族为代表的保守派,批驳以“占卜”论吉凶而行事的,迷信陋习;同时利用佛教盛行,崇尚莲花(荷花)的信念,公开在众人面前提出:“荷花为什么不能在上京一带开放,而在燕京一带却能破蕾吐红呢?”

力挺迁都的一派予以回答。燕京一带气候温和,风土宜人,故荷花可开。燕京又是南控中原,北连辽左的咽喉之地,人民殷富,地杰人灵,是建都的理想之地。

从金上京到燕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

海陵王顺势采纳了迁都燕京的建议。于1151年4月毅然下诏迁都燕京,任用辽阳渤海人熟通汉文化的右丞张浩主持修建燕京都城。历时三年,1153年3月迁都燕京,改年号为贞元元年。下诏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卞京为南京、中京(原辽中京)大定府为北京、辽阳府仍为东京、大同府为西京。

海陵王迁往燕京中都,仿宋朝制度,设立盛大的仪卫。1153年3月海陵王入中都城举行盛大典礼仪式。皇帝乘玉辂,服衮冕,用黄麾仗一万零八百余人,骑三千九百余,共分八节,皇帝、后太后、皇后等在第六节。海陵王接受了汉文明,以汉礼盛大的仪仗队,浩浩荡荡进入中都,象汉人皇帝一样君临天下。提高了金朝皇帝的权威,巩固了金朝的统治地位,并逐步入主中原,加速南进对江南的统治。

从金上京到燕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

四、历史的跨越


海陵王迁都燕京,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历史大跨越,现在的北京作为中华民族共同国家的首都,是从1153年金代开始的。2003年北京隆重纪念建都850周年,也是从1153年算起的。北京首都博物馆的历史基本陈列,也是先从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说起的。八百多年前女真族从龙兴之地,迁都燕京,完成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其后元、明、清以来,直至我们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仍以北京为首都,北京是中国的象征。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自秦始皇统一以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多都于我国西部地区。

从金上京到燕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

崛起于我国东北的女真族,第一次将都城建于燕地比较居中的地方,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确立了永久的根基,为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大融合,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作出了典范。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是历史的选择,是民族兴旺发达的选择。

首都北京是各族人民理想的寄托、信仰的殿堂,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是祖国的心脏,是全世界华人一生向往的地方,北京是中国的象征,中国的代名词。女真人完成了中华民族发展中历史的选择和历史大跨越,迁都燕京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件伟大的壮举和重大历史事件。女真族完成了中华民族成长中的历史使命,在民族大融合中融入其他民族,历史功绩永驻青史。

从金上京到燕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

五、保护历史面向未来


金上京(今阿城白城),是女真族的发祥地,也称“龙兴之地”、“金源”,中华崛起的地方,是中华一统的起点,民族复兴的起点。女真族在这里成长壮大,在这里蓄势待发,积蓄了改变中国的力量。这里留下了女真人卧虎藏龙的足迹和君临天下的史诗。这里是我国北方民族政权的四大古都之一,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人类文化遗产。现代的文化需要历史的传承,我们有权力和义务保护和传承金上京的历史和文化。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学人对金源文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研究的队伍也不断扩大,成果也很显著。

从金上京到燕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

文物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以法保护日臻成熟。金上京已经成为了黑龙江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黑龙江旅游的一条热线。

阿城在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日新月异,但同我国发达地区相比,同位居中西部的古都城市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

我们在文物保护的原则指导下,利用历史文化还很不够,古都风韵还没有风云再起。还缺少大规划、大手笔、大气魄,地标性的恢复古都风貌的运作,还有待进一步的强化。

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不仅同本地的经济发展成正比,同时也会反过来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天子脚下十里富”,龙兴之地、祖宗的发祥地,是一块福地,我们期待着全源故都再展雄姿。


[作者]王大为(1977年——)齐齐哈尔市文物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中国长城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博学会会员。

[作者]傅惟光(1994年——)国际博协、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长城学会、中国民族史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会员,齐齐哈尔市文物管理站副研究馆员。

从金上京到燕京——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跨越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