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时清政府坚决不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自公元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清朝国门开始,一方面,从此清朝步入近代的步伐一发不可收拾;另一方面,清朝被动挨打以及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样也是一发不可收拾。从1840年开始,大概七八十年的时间,我国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但拿破仑说的没错:“盘踞在东方的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所以清朝之后,我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基本上觉醒,深知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是多么的现实。
公元1840年的《南京条约》、公元1858年的《天津条约》、公元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公元1895年的《马关条约》,以及公元1901年的《辛丑条约》。从清朝天朝上国的国门被打开,到1901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这之间,清朝大概用了60年的时间。好一个60年的时间啊,好一条丧权辱国的路啊,同时期的日本在丧权辱国的这条路上走了没有几年,反观清朝,在这条路上走了足足60年,其实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的十年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就是在步步地丧权辱国者。直到辛亥革命举起、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确立,这个时候的中国才开始有了大的起色。
爆发于公元1894年到公元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于顽固派而言,令他们瞠目结舌的是:堪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败了,败的一败涂地,败的全军覆没,败的洋务运动直接破产。对于后人来说,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似乎是在意料之中的。公元1895年,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代表清朝,远渡重洋,奔赴日本,以他那佝偻的身躯和,一群极其贪婪的日本政客在小心翼翼地商讨着《马关条约》部分事宜。李鸿章在日本期间曾经遭遇了日本浪人的枪击,幸运的是那一枪没有击中要害,只是击中了他眼眶下的脸颊上。这哪里是在商讨?这简直就是在威胁。
中日《马关条约》在我国近代史上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因为这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我国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除此之外,这部条约的签订还直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即世界各国列强掀起了一股瓜分中国的潮流。我不知道我这样说对不对,如果没有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没有《马关条约》的签订,于公元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还有没有机会爆发?
因此在我看来,中国近代史上的几部丧权辱国条约,都是中国人民内心当中难以抹去的伤疤,但唯独,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于中国而言,恶劣影响极为深刻。如果清政府当时态度坚决,坚持不签订这一条约,那么结果又会如何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清朝也进行了洋务运动,同时期的俄国也进行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相比于俄国和日本,清政府主导下的洋务运动效果也很显著,如果不是甲午中日战争、没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那么洋务运动给清朝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清朝不选择投降,那么最先崩溃的可能是日本。论起国家实力,经济当属第一!清朝的人口当时是日本的10倍,面积更是日本的40倍到50倍左右,而清朝的财政收入虽然逐年在减,但依旧是日本的5倍有余,这就是当时清朝的资本。抡起综合国力,日本似乎比起清朝要逊色一点。
清朝面积广阔无垠,完全可以凭借纵深的战略来诱导日军,当时日军经过明治维新经济略微强势一些,但如果深入中国内地,和清朝军民展开持久攻坚战的话,只要时间一长,日本的国力便会负担不起。就如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十多年的越战,尽管武器先进、军队素质训练有素的美国军队参与其中,但伴随着时间的拖延,最终拖垮了日本,所以越南战争对美军来说有着“战争泥潭”的称号。
最后一点:清政府并不代表四万万中国人民,从当时的现实来看清政府已经完全丧失了民心,《辛丑条约》中的赔款数目,想必国人还记的是多少两吧?按照当时清朝中国的所有人口,每人头上分摊一两,这个赔款数目一方面能够彰显列强的贪婪面目;另一方面,更能证明清政府的无能腐朽。
虽然中国大地在半个世纪以来饱受列强侵略,但这片大地上的中华人民却始终没有停止抵制列强侵略的步伐,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大大小小由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对外抗击运动,这些事件足以表明我中华人民并没有丧失爱国意识和斗争意志。
综上所述,如果当时清政府坚持不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那么伊藤博文肯定会愤怒不已,很有可能提前实施大陆计划,转而率领日本军队进攻我中华大地,那么这场战争,究竟谁胜谁负?没人能说得准,但是没有一个较为持久的时间,日本是很难进攻且占领中国的!
再加之当时世界列强对日本的态度,日本贸然对中国发起甲午中日战争,就很令列强惊讶。如果日本胆敢再次率军进犯中国本土,那么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世界列强是会帮着日本一起侵略中国呢,还是会阻止日本侵略中国,维护他们在华利益呢。所以说一旦开战,不确定因素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