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1-28 15:52 的文章

践行“四力”强筋骨匠心“打磨”出精品

原标题:践行 “四力” 强筋骨 匠心 “打磨” 出精品

  深入基层、行走一线,是记者永远不能退化的本能、本色、本根,是远方的呼唤,更是时代的召唤。踏遍祖国各地,记录伟大变迁,考验的不仅是行走的功夫,更是在行走中锤炼敏锐观察生活的眼力,在深思善悟中提升思考时代、思考社会的脑力,捕捉社会发展的不息律动,洞察美好生活背后的奋斗力量。唯有如此,写下的文章才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三九四九,棒打不走。”元旦过后望春节,这段时间虽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但各路记者都会心潮涌动,带着满满的热忱与祝福出发,讲述鼓舞人心的中国故事,迎接新时代长征路上的新春天。

  工人日报记者连续9年参加“新春走基层”活动,用一篇篇报道生动记录祖国大地的新气象、职工群众的新作为、各地发展的新篇章,与劳动者一路同行,充分展现各地职工群众昂扬奋进、辞旧迎新的精神风貌。

  以“三工”(工厂、工会、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工人日报记者更应该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永葆初心、磨炼匠心、秉持恒心,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工人故事、中国工会故事。在2019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工人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与深度报道《小泥工家过大年》《“劳动者幸福的样子,真美”》《“慢火车”里“赶场子”》及融合报道《提前的年》等4件作品获评优秀作品,6名记者获评先进个人,这是对我们践行“四力”的肯定和鞭策。

  行走:是时代的呼唤,是永远的状态

  日前,在报社内部有关今年“新春走基层”活动的交流研讨中,一位入职不到3年的年轻记者引用了汪国真的一首诗,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 “如果远方呼唤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

  是的,行走不仅是远方的呼唤,更是时代的召唤。就是这位年轻记者,在一年一度的春节长假期间,跑到了距离家乡1300多公里外的湖南栗山村去,克服水土不服、跳蚤咬人等困难,跟着全国人大代表、“小泥工”邹彬及其家人过年。跟踪采访10天时间,写出了5000多字的深度报道《小泥工家过大年》,湘中人民的吃苦耐劳、勤奋追逐幸福生活的画面一帧帧呈现在他的笔下。他在采访手记中写道:“走在乡间村野,我逐渐明白了,记者,乃记录时代变化的行路者。”

  要往基层走、往现场走,很多的场景和故事只有来到一线才能发现,才能真动情。而且,许多基层走一次、两次远不够,要经常走、深入走。

  近年来,建设一批为市政环卫、快递物流、司机交警等户外职工提供“歇歇脚、喝喝水、取取暖、纳纳凉”等服务的“职工爱心服务站”,成为各地工会组织的一项重点工作。几年来,记者也多次采访和参加过围绕服务站点开展的活动,可以说对情况非常熟悉。但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们还是坚持在“三九四九冰上走”的季节,走进“职工爱心服务站”,和在里面休息的工人师傅们谈天说地。面对面,看着他们呷一口热茶,表一番心迹,慢慢地也被他们的表情和神态所感染。

  “用脚采访,用笔还原。”最终我们意识到,我们手拉手、面对面,在环卫工人的脸上、在公交车司机的脸上、在快递小哥的脸上“读”出的同一种表情,就是“劳动者幸福的样子”,这正是发展中国、温暖中国的生动“符号”,承载着全社会尊重劳动、工会组织关爱职工的浓厚情怀,这种表情正是今日中国的时代风貌。

  记者,就是行路者。“且行且写”更是新闻记者永远的状态。回顾中国新闻史,一代代新闻记者怀揣着理想、追求、思索,走在行进的路上。范长江在1935年从成都出发,走过川、陕、青、甘、内蒙古五省,历时10个月、行程4000里,每天要走40里路,且时常是在“马不能行”“尽在悬壁”的路上踽踽向前,所写沿途见闻结集《中国的西北角》,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

  虽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通讯方式、出行方式极大方便,但深入基层、行走一线,是新闻记者永远不能退化的本能、本色、本根。今天,我们要用脚力踏遍祖国各地,记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变迁,考验的不仅仅是记者行走的功夫,更多的是要在行走中锤炼敏锐观察生活的眼力,捕捉社会发展的不息律动,在深思善悟中不断提升思考时代、思考社会的脑力,洞察美好生活背后的奋斗力量和中国道路。唯有如此,我们写下的,才会是一个个体现时代与未来的新鲜故事。

  现场:初心见真情,匠心出味道

  走基层,就是到现场。但作为传统的纸媒,在迈入融媒体的时代,工人日报的记者应该给受众呈现出怎样的现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