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8个月放哪里有卖手枪的款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小编:记得关注哦
来源:52CBDC
经过两年细致扎实的技术筹备,外汇局已经于今年3月22日推出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并率先在7个省(直辖市)、14家法人银行试点。
近日,该平台已经进一步扩展到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自愿自主加入的法人银行160多家。截至11月20日,平台累计完成应收账款融资放款金额折合82.14亿美元(其中人民币62.75亿元),服务企业共计1590家,其中中小外贸企业占比约70%,据了解,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是目前唯一一个中央国家机关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备案的区块链平台。
区块链技术如何解决跨境金融融资难的问题?让我们跟着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张新的采访一起了解一下。
外贸企业融资难,银行监管也心烦谈到外汇局推出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有何背景和考虑时,张新谈到了关于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再加上银行的监管困难,这两个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国的贸易发展。
问题1、中小外贸企业谋求发展过程中资金使用需求迫切,但在传统贸易融资模式下,中小外贸企业跨境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存在一定障碍。
中小外贸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管理不够规范,信用信息匮乏,尤其是个别企业资信较差,质押物造假或重复使用来骗取融资的行为时有发生,以致银行难以采信企业自行提供的质押物凭证等信用资料,往往对中小外贸企业跨境融资持谨慎态度。
问题2、银行缺少核查质押物真实性的有效、便捷渠道。如,为了查验重要单据的真实性,银行往往需要到企业现场进行逐单核查。
为防范重复融资,通常银行会在事后将企业的融资情况与外汇局收付汇、海关进出口量进行比较,分析合理性。但是,由于缺少银行间质押物使用情况的信息共享,银行难以掌握企业在同业融资的具体情况。监管部门也需花费更多精力去监测、核查、检查虚假欺骗性融资交易。
针对以上这些中小外贸企业融资中的难点痛点,张新说道:“2018年外汇局加快区块链技术研究,在跨境领域探索使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搭建监管部门、银行、企业等广泛参与到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的建设中。”
2019年3月22日,跨境区块链平台开始在北京等7个省(直辖市)、14家法人银行试点。10月15日,外汇局进一步扩大试点至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总结一下:中小外贸企业造假成本低,容易发生恶意质押融资行为,导致银行产生损失,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又很难100%查验质押物或单据的真实性,也不容易防范同一企业在不同银行间的重复融资的行为,所以银行不爱贷给中小企业资金。
企业骗银行,银行又没精力找证据,干脆不贷给你,企业贷不到钱就做不了生意,一来二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中小企业外贸发展必然缓慢。
其实归根结底是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恰好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可溯源的特性,所以没有比区块链技术更适合解决这个问题了。
区块链+跨境金融联盟链,打破信息孤岛张新说道: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属于“区块链+跨境金融服务”,利用人民银行下属的中钞区块链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采用许可联盟链,以白名单管理协作方式,建立银企间端对端的可信信息交换和有效核验、银行间贸易融资信息实时互动等机制,实现资金收付、质押物凭证、融资申请、放款等在内的多种信息共享,进行融资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便利银行快速准确办理企业融资项目审核和信贷授信查证,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问题。
外汇局作为发起者,牵头建立一套联盟链管理机制,新增的节点需要通过联盟的准入,这样可以保证区块链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同时,还通过各方数据最小化上链、企业授权查询自身经营信息、使用加密算法等实现机制提升安全保障,技术层面风险总体可控。
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是一个联盟链,打破了企业、银行、监管部门三者间的信息孤岛,链上信息多方共享,不可篡改、公开透明。这意味着企业融资前就要将自身的发展状况、资金情况、质押单据等信息上链。银行间信息共享,每一笔融资信息也会上链,并且所有的链上数据联盟成员可以自由查询,简化了融资流程,降低了重复融资风险。
这样一来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解决,利用区块链技术成功实现了多方信息互通,真实且高效。
信息已经互通,资金能否链上流通?不得不承认区块链技术确实给跨境金融带来了新的生机,不仅减少了企业打印纸质材料、手工报送的繁重工作,简化了银行手工核对、现场核查的复杂流程,大大缩短了融资申请周期,有效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端对端的信息核验机制提升了企业融资成功率。
从银行角度看,平台有效降低了银行融资业务风险、显著提升银行融资业务办理效率,并增强了银行融资业务办理意愿。
从监管角度看,平台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夯实了事中事后监管手段。通过在跨境区块链平台嵌入业务和监管规则,进行了融资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外汇局能够看到银行、企业办理融资业务各环节的真实信息,及时发现交易过程中的异常,既达成跨境金融服务目标,又体现了真实性监管要求,实现“监管即服务”的有机统一。
多方信息互通的确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信任风险,如果再进一步,结合国家即将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DCEP,能否实现信息资金“双上链”呢?
虽然在目前的跨境贸易中打破了信息孤岛,但资金流转过程还是按照传统模式,企业发起借贷融资申请,银行审批放款,企业按照合同到期还款结算。DCEP或许可以使资金结算过程更加简便、安全。
1、利用DCEP使信息流和资金流合一,通过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直接完成DCEP替代人民币结算
外贸企业进行融资,银行通过DCEP放款,直接将DCEP通过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转移给接收企业。将原有分离的支付信息流和结算资金流统一,利用数字货币交易系统完成DCEP支付操作,且无需后续结算流程。
2、人民币清算转变为数字货币代理行,打通DCEP发行回笼机制
人民币直接清算银行是境内银行,能够以其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来请领和缴存DCEP,而且是100%储备金,然后商业银行作为DCEP的代理行,为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上的法人银行或企业提供DCEP兑换服务。
3、DCEP结算体系引入中央对手方,提供更为灵活的结算机制
在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上进行人民币跨境业务,如果银行广泛采用DCEP结算,现金的投放和回笼波动会比较大,对现有现金统计口径会产生影响。为了提高DCEP的使用效率,在某种情况下也需要净额结算,引入中央对手方还是有必要的。
同时在数字货币体系中,中央对手方可以去省去外贸企业在多家银行开户的复杂成本,充分发挥中央对手方的优势,为数字货币体系提供更为灵活的结算机制。
4、在现有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基础上引入DCEP,点对点结算可提高结算效率、简化业务流程、消除业务风险
无论是从政策对区块链技术的态度、对虚拟货币市场的整顿,还是国家对数字金融改革的尝试、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都意味着DCEP或许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