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安:坚守“一国”之本 善用“两制”之利
全面准确贯彻实施澳门基本法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
今年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也是澳门基本法实施20周年。下面,我就全面准确贯彻实施基本法,谈两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点,全面准确贯彻实施基本法,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保障澳门繁荣稳定。
从宪制层面看,基本法是中央政府明确澳门特别行政区地位的纲领性法律文件,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国家对澳门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细化和规范,为澳门平稳过渡、顺利回归和特别行政区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
正是在基本法的保障下,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澳门居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保了经济增长、社会和谐,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都有长足的发展。
在享受基本法保障的同时,澳门特别行政区也一直在积极履行宪制义务。20年来,我们全面准确理解“一国两制”,切实将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基本法的配套立法和规定,完成了国家安全法的本地立法,设立了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深入推进澳门的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和城市安全建设,携手各界共同筑牢长治久安的社会根基。
第二点,全面准确贯彻实施基本法,必须充分发挥基本法赋予澳门的制度优势,与时俱进推动“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
作为“一国两制”事业的见证者,同时也是践行者,这20年的经历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一国两制”和基本法,既能保证澳门特别行政区有“一国之本”,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和支撑;又能保证澳门特别行政区有“两制之利”,保持高度自治和地域优势,从而实现长期繁荣稳定。这样的制度安排不仅是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的客观需要,而且能够十分有效地保证和推动澳门社会进步与发展。
澳门的“一国两制”实践,在新时代也应该有更高的时代定位和时代贡献。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确保澳门的“一国两制”实践始终沿着基本法轨道行进,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坚持“国家所需、澳门所长”的战略定位,以经济适度多元为基础,以维护稳定为前提,以内强素质、外抓机遇为路径,以长治久安为目标,配合中央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重大战略部署,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澳门的力量。
站在澳门回归20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澳门成功实践“一国两制”的最宝贵经验,就是全面准确实施宪法和基本法,其核心是澳门对国家政治体系、国家核心价值的准确理解和真心拥护,并始终保持和国家的紧密互动与融合,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以及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从而实现了澳门的稳定和繁荣。这条经验来自于我们的“一国两制”实践,也必将指导我们的“一国两制”实践走向更大的成功!
坚定不移宣传推广澳门基本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李沛霖
自澳门基本法开始草拟和咨询起,介绍、宣传和推广基本法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回归前,由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在澳委员、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共同组成的“澳门基本法协进会”应运而生,举办并配合其他社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基本法宣传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回归后,宣传推广基本法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中最大的特征就是从民间的单方面行为转变成官方和民间的共同行为,普法工作成为爱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爱澳”教育的内涵更为丰满。
2001年3月在“澳门基本法协进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基本法宣传推广工作,受到市民欢迎和普遍认同。主要工作包括:
一是面向社会各界举办各种专题的学术研讨会、座谈会、讲座;
二是面向教师、公务员等特定群体开办基本法培训班,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重要法案,帮助其正确理解基本法;
三是面向市民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基本法比赛和活动;
四是与特别行政区政府合作开展各种宣传、推广、研究活动,特别是到内地进行纪念澳门基本法颁布周年和澳门回归周年宣传活动;
五是2012年起实施“基本法青年推广大使”培训计划,培养青年一代基本法宣传推广的生力军;
六是组织各界别访京交流团。
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逾20万人次参与了各项活动。
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宣传推广基本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法务局多年来坚持不懈地针对不同年龄、界别、群体,有系统地开展宪法与澳门基本法宣传推广。
市政署(前民政总署)在2013年设立澳门基本法纪念馆,让市民从多个层面与角度了解澳门基本法深刻的历史根源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暨青年局适时编撰及修订《品德与公民》教材,其中有专门章节讲解宪法和基本法。澳门中小学均使用和参考该教材,做到全覆盖。
经过20多年实践,我们有两点深刻体会:
一是基本法宣传推广必须与宪法相结合,要让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澳门基本法共同构成特别行政区宪制基础的意识,共同维护宪法和澳门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
二是宣传推广宪法和基本法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充分认识宣传推广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注重宣传推广工作的实效性,把握宣传推广工作的多样性。
要把握好国家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宪法与基本法的关系,更有效地宣传推广基本法,更认真地贯彻落实基本法,当好爱国爱澳精神的传承者、“一国两制”实践的参与者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者,以实际行动迎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晓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11日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贺一诚时,称赞澳门“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这一新表述是对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各方面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历届政府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主步伐稳步向前,广大居民安居乐业,多元文化丰富多彩,国际影响不断提升。特别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积极探索符合澳门实际情况的治理和发展路径,形成了许多好制度、好做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成为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的特色和亮点:
一是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核心要义,旗帜鲜明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澳门“在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方面树立了榜样”。
二是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法治原则,旗帜鲜明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尊重宪法和基本法权威,不断完善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三是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政制设计,旗帜鲜明坚持行政主导体制。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都自觉尊重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在行政长官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确保行政、立法机关既互相配合又相互制约并重在配合,确保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
四是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旗帜鲜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深度、广度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澳门与内地互补互利、共同发展。
五是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主体要求,旗帜鲜明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澳门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的不断增强,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六是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包容特质,旗帜鲜明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风尚。众多爱国爱澳社团充分发挥市民与特区政府沟通桥梁作用,成为澳门社会稳定和谐的润滑剂。
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的成功实践,已经充分彰显“一国两制”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具有的13个显著优势之一,充分印证了“一国两制”在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基本法为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继续成功推进提供了最坚实的法律保障。
有了这20年成功实践积累的雄厚基础和丰富经验,无论是中央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还是澳门社会各界人士,在应对和处理“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时都将更加自信。澳门同胞一定能不断续写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新篇章。
基本法保障粤澳合作深化发展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
基本法为澳门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推动粤澳合作、惠及两地民生福祉提供了根本遵循。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CEPA及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澳合作在机制建设、平台建设、互联互通、经贸合作、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合作机制日益完善。2003年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升格,两地在政府层面先后建立了高层会晤、联席会议、专责小组等合作机制。2011年粤澳双方签署《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并逐年制定实施框架协议年度重点工作。2014年粤澳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2017年《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订以来,粤澳两地积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不断完善协同发展机制。
二是合作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正式获批设立,坚持“面向港澳”“优先港澳”定位,成为粤澳合作新的高水平平台。积极配合中央做好明确澳门习惯水域管理范围及陆地界限工作,支持澳门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三是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大力促进两地要素便捷有序流动。2014年横琴口岸实现与澳门24小时通关;2016年澳门单牌车入出横琴正式启动实施,粤澳游艇自由行开通;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珠澳口岸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查验模式。
四是经贸合作力度持续加大。截至2018年,全省累计引进澳门直接投资项目11997个,累计实际利用澳门投资99.1亿美元,累计对澳门实际投资5.3亿美元。支持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2016年签署实施《粤澳携手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意向书》。
五是科教、青年、民生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认真落实各项便利澳门居民政策措施,出台澳门居民在粤就读、购房、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支持澳门机构参与我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出台省级科研经费跨境使用政策,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澳门开放。支持澳门青年来粤创业就业,2019年粤澳联合授牌挂牌首批3家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深入推进建设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文化、教育、医疗康养等社会民生领域全面拓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粤澳合作正面临新的重要机遇。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深化同澳门的互利合作,支持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是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全力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三是加强粤澳青少年交流合作,拓宽澳门青少年来粤创新创业就业渠道,增强澳门青少年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四是落实好中央便利澳门居民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更好促进粤澳共赢发展。
澳门的进步和发展功在基本法
原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刘焯华
澳门回归以来的进步和发展,功在宪法,功在基本法。我有幸作为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参与了基本法的起草和特别行政区的筹建工作,抚今追昔,对于基本法的起草过程感慨良多、感受至深。
一、纳民意、集民智、聚民心。自1988年9月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至1993年1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草案,历时4年4个月的草拟过程,先后5次广泛听取了澳门各界人士和内地各省市、有关部门意见。
一是为拟出基本法结构稿(草案),草拟结构的小组用了半年时间调查研究,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二是根据结构草案成立五个专题小组,分别负责起草有关章节条文;三是拟出基本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经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用4个月的时间广泛征询和听取内地和澳门各界人士的意见;四是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对征求意见稿作了100多处修改补充,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公布基本法草案及有关文件,再用4个月时间在澳门与内地广泛征求意见;五是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向全体会议提交了26个修改提案,其中18个获通过,圆满完成了基本法草拟。
二、尊重历史、符合实际、面向未来。我是经济专题小组的成员。经济章节条文基本上是原则性和指导性的,具体政策都交由特别行政区按实际情况规定。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论历史还是现实,博彩业不仅存在,而且随着加工制造业外移而成为澳门四大经济支柱之首,制定政策性条文,减少投资者、经营者和博彩从业者的疑虑是有必要的。
基本法是全国人大制定的重要而庄严的法律,要经过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2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同意,有关条文如何草拟,必须慎重。基本法第118条采取“旅游娱乐业”的表述,得到普遍接受,后来又加上“根据本地整体利益”,寓意深远。
三、注重民主协商,构建和谐社会。澳门基本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精神,这在政治体制小组尤其突出。
经过全体委员的努力,澳门基本法在政治体制,特别是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两个产生办法的设计上,为各个阶层、各个界别、各个方面均衡参与提供了保障。前者是由四大界别产生的300人组成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后者是立法会由直接选举的议员、间接选举的议员和委任的议员三部分组成。这一设计,既参考了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又有自身特点。
四、弘扬爱国爱澳传统和核心价值。关于区旗和区徽图案设计,草委发扬民主,广泛征集,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共收到应征稿件782份,再由画师加工绘制,较有代表性的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的图案,其中五星和莲花是图案的主体。五星代表国家,莲花代表澳门。区旗区徽设计是广大同胞爱国爱澳情怀的结晶。
澳门法治转型的成功经验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端洪
澳门回归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向全世界有力地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行之有效的,是中国对人类宪法思想的伟大贡献。
在现代社会中,法治指的是主权国家的法治,完整地说,应当称为宪制的法治。“宪制的”不仅具有价值的内涵,还包含了法治的政治基础和前提。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为国家机构提供合法性依据,同时发挥政治整合的功能。
澳门回归祖国,必然带来澳门法治模式的变迁。
澳葡殖民统治时期,澳门的法治从根本上不具有宪制法治的属性。国家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以宪法和澳门基本法为基础,为澳门创设了一种新的宪制秩序,按照“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原则对澳门社会进行政治整合。
在新宪制法治下,澳门同胞当家作主,享有前所未有的充分的权利和自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新宪制法治,是在保持原有法律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原有法治资源,积极发挥“澳人治澳”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澳门原有法律之所以能够与新宪制法治对接,顺利实现法治转型,是因为满足了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回归后,澳门居民,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主权者做到起码的政治忠诚。所谓起码的政治忠诚,或者称底线的政治忠诚,就是不得从事基本法第23条禁止的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如果没有起码的政治忠诚,就会人为地制造对抗性的身份认同。
第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坚定拥护基本法,严格按照基本法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合力实施好基本法。
第三,澳门居民做到了初步认同基本法,初步认同按照基本法规定产生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权机关的权威,进而实现社会的政治整合。所谓初步认同,就是整体认同而不排斥具体批评。没有初步认同,就无法保证法治,无法保证基本的社会秩序。
为顺利实现法治转型,中央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澳门的实际情况,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第一,进行法律清理。临近回归时,1999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定,根据澳门基本法第145条对澳门原有法律进行处理,对与基本法相抵触的原有法律,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清理和适应化。
第二,落实基本法第23条立法。澳门特别行政区积极履行基本法规定的宪制责任,2009年就通过了《维护国家安全法》,2018年还成立了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
第三,根据澳门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推进政制发展,构建爱国爱澳的管治队伍。
第四,以宪法和基本法为核心,大力做好社会公众特别是公职人员和青少年的国民教育。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