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上新水平(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具体措施,为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在新时代达到新高度提供了规划蓝本和总体遵循。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加强科学指导,坚持系统集成,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实践创新,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着力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突出时代性,着力适应新时代、服务新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首先要自觉围绕这“两个大局”来谋划部署、推进实施。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道德素质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实现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国精神才会更昂扬,中国价值才会更鲜明,中国力量才会更强大,“四个自信”才会更坚实。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更加需要全省人民始终以黄大年等时代楷模、刘启芳等全国道德模范、李万君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和10余万各级各类吉林好人、身边好人为榜样和引领,不断把道德理想、个人抱负同国家民族进步、振兴发展大局统一起来,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以奋发有为、拼搏奋斗的姿态撸起袖子加油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服务新时代、服务振兴发展大局不是空的,要在解放思想、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工作中落实道德建设措施、体现道德建设成果,为事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道德滋养和道德力量。
二、突出科学性,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领道德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最权威、最现实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坐标。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引导人们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坚定信仰信念、锻造忠诚品格,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紧紧凝聚到新时代的思想旗帜之下,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是服务、凝聚、引领群众的重要阵地,要进一步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适应不同社会群体理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特点,将思想传播融入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深化”“转化”、入脑入心、提质增效,让群众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中受教育、有提高,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中去,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深耕厚植、掌握群众。
三、突出系统性,着力体现大宣传优势和合力
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没有局外人,各级党组织都有宣传教育之责,各项工作都有凝聚引领任务,每名党员干部都是直接责任人。要强化“总体战”“一盘棋”意识,把互补协同的理念贯穿全部工作,健全协调机制、完善管理链条,统筹高校、社区、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力量,运用新闻舆论、文化文艺、先进模范、家风家教等为载体强化道德教育引导,注重开展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学典型志愿服务活动、移风易俗行动等引领群众在道德熏陶中积极实践养成,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比如,围绕落实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出入境管理机构、海关、驻外机构、旅行社、网络旅游平台等要加强文明宣传教育,引导中国公民在境外旅游、求学、经商、探亲中,展现中华美德、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围绕加强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治理,要合力运用经济、技术、社会管理、舆论监督等多种方式,实施专项整治,惩治失德败德不良言行,建立常态化惩戒失德行为工作机制,规范和引领社会组织、社会成员敬规崇德、向上向善。
四、突出精准性,着力强化公民道德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