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19-12-19 14:59 的文章

太意外!近4年首次,央行突然又\"降息\&quo

来了,“阔别”20日的逆回购重启,而且利率下调。

18日,中国央行开展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结束长达20个工作日的连续停摆状态,因今日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利率也出现下调,其中14天期逆回购利率从此前的2.7%降至2.65%;7天期逆回购利率则继续保持在2.5%。

不光如此,新一轮降准或已在酝酿,未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调也依旧可期。

政策面暖风阵阵,这回3000点稳了?

图/图虫 资料图

14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

18日早间,央行公告称,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500亿元7天逆回购和1500亿元14天逆回购。

其中,14天逆回购利率为2.65%,比前次操作下降5个基点;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2.50%,与前次操作相同。

央行最近一次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是9月27日,利率为2.7%。最近一次14天期逆回购利率下降则发生在2016年2月2日,由2.7%降至2.4%。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需指出的是,此次14天期逆回购利率下降,不是新一轮“公开市场降息”,而是与之前MLF利率和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降相一致的后续行动。

11月5日,1年期MLF操作利率调降5个基点至3.25%;

11月18日,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调降5个基点至2.5%;

12月18日,14天逆回购操作利率调降5个基点至2.65%。

至此,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已普遍下降5个基点。可以预想,如果后续央行启用28天等其他期限的逆回购工具,利率也将出现相同幅度的调整。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今日央行重启逆回购,一方面是由于缴税、发工资等因素影响,通过逆回购来满足年底逐步增加的短期流动性需求。另一方面,近期银行间资金成本开始上升,重启逆回购操作,可降低短期融资成本。

什么是央行逆回购?

先来科普一下,央行逆回购,是指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借出资金,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再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

简单解释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投资者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而央行正回购,是指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收回资金,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货币政策:由“松紧适度”变为“灵活适度”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稳健货币政策的表述为“灵活适度”,2018年则为“松紧适度”。


国元期货表示:

中央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了定力,在货币政策领域的指导方向整体上是现有货币政策方向的延续、深化与落实。2019年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实现“六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年内的货币政策强调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央行也反复强调,货币政策保持定力,主动维护好我国在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行常态货币政策国家的地位。在2019年全球央行降息潮流中,中国没有跟随,也没有搞负利率与大水漫灌。

2019年金融数据在年初小幅回升之后维持平稳,在经济下行期货币增速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已经成为常态。11月M2余额196.14万亿元,同比增长8.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22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人民币贷款余额15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根据最新公布的GDP数据,2019年三季度的名义GDP大约为7.6%较二季度下降,也就是说目前的货币环境能够满足经济运行的需求,金融数据还有向下的空间。

华西证券樊信江的研报表示:

除本次以外,十八大以后的7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定调时,仅2015年会议使用了“灵活适度”,说明会议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与2015年末较为相似。

从经济增速角度看,2013-2015年,单季实际GDP增速从8.1%放缓1.3百分点到了6.1%,平均每个季度放缓约1个百分点。而本轮经济周期中,经济增速自2018Q2起再度加速下行,季度实际GDP增速由2018一季度的6.8%下行至2019三季度的6.0%。

从通胀角度看,2015年同样经历了PPI+核心CPI持续探底,同时CPI上扬的过程,不过本轮CPI受猪价影响上涨幅度和速度大于2015年。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

“从‘松紧适度’到‘灵活适度’,货币政策总体的基调要偏积极和宽松一点。因为松紧适度里有一个‘紧’字,但今年‘紧’字没有了,这就是说,货币政策会中性偏松一点,而且会更加灵活。”

还会降准吗?

据中国证券报,新一轮降准可能已在路上。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下次降准操作更可能出现在明年1月而不是今年底,但考虑到从宣布到实施需要一定时间,也不排除今年底宣布降准政策。

首先,年底资金面虽易紧难松,但由于有大额财政支出,流动性总量往往会增加,资金紧张更多是短时性、结构性的,动用准备金率工具必要性不太大。

其次,近期经济金融数据回暖,短期经济底部可能已出现,货币政策可以边走边看,留些余地。当前货币政策虽偏重稳增长,但稳定币值、防范通胀预期扩散、结构性去杠杆等任务也需兼顾,同时还要平衡好当下与未来的关系,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

最后,明年1月情况比较复杂,实施降准的条件比较充分。一是明年春节时点较以往靠前,节前现金需求量大;二是1月是传统税收大月;三是年初是信贷投放较为集中的时点;四是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意味着明年初就将迎来较多地方债发行。如此种种,预示着明年1月资金需求量会很大。届时,央行若降准既可保障跨节资金面,又可助力年初信贷投放,同时还配合了地方债发行,可谓一举多得。

21财闻汇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证券报、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