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基建投资缺口辣么大!中企就可以“无脑”
近日,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财团发布《2018年非洲基础设施融资趋势报告》指出,2018年非洲基础设施融资同比增长24%,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达到1008亿美元。
报告显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主要行业的融资承诺都有所增加,其中能源行业增加显著,吸引了总额438亿美元的融资承诺,创下历史新高。信息通信技术部门在2018年也获得了创纪录的71亿美元承诺,其中大部分来自私营部门。报告特别指出,2018年中国融资承诺较此前3年间平均水平提升65%,是非洲基建融资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该报告也指出,非洲基建领域仍然存在严重的资金缺口。报告说,每年非洲基建所需资金为1300亿美元到1700亿美元,尽管2018年获得承诺的资金大幅增加,但资金缺口仍然不容小觑。在所有行业中,水和卫生设施的融资缺口最大。
像这种渴求基建投资的信号,这个月已经是第二次了。
由非洲开发银行主办的第二届非洲投资大会11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吸引基础设施投资是本届大会最主要的关注点。多位非洲国家领导人直言,非洲当前还存在基础设施匮乏等情况,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的优先任务。
非洲当地基建有多差?
受经济、政治、历史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这个居住着全球约七分之一人口的地区在几乎所有基础设施领域的表现都全球垫底。
非洲大陆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3%,但其铁路总长度占世界铁路总长的比重仅为7%,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密度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10,50%左右的国家电力严重缺乏,40%的非洲居民缺乏安全饮用水。
举个例子,西非国家利比里亚,拥有400万人口,装机容量仅为126兆瓦,这比美国8000多座发电厂任意一个平均容量还要低。
社交平台上有中国网友表示,即便在塞拉利昂首都生活,家中也要自备两台大发电机,停电的时候轮流使用。用水依靠水塔储水,要么用水泵抽取地下水。
改善基础设施无疑将大大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缩小该地区与全球(撒哈拉以南非洲除外)在各基础设施领域质量(中值)与数量(中值)上的差距,该地区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有望提高1.7个百分点。
中国做了哪些贡献?
在国内公共资金短缺、私人投资不足的情况下,海外融资成为非洲基建的重要来源。
据商务部的数据表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在非洲设立的各类企业超过了3700家,对非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60亿美元。且中国的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基础设施,主要涉及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油气田、发电厂等。
麦肯锡的报告指出,过去30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与国际同行相比具有成本优势的工程承包商。即使在由世界银行赞助的公开招标项目中,中资企业也是大赢家,中标率高达42%。
“中企的优势是,建设速度快,质量高,而且很多方面的技术也不亚于西方国家,在很多国家评价很高,也很有竞争力。”一家驻埃塞俄比亚的中企员工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非洲作为“一带一路”历史和自然延伸,自然备受关注。2018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中非双方一致同意将“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紧密对接,加强“五通”,促进双方“一带一路”产能合作。
项目建设是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上的重要抓手。蒙内铁路、亚吉铁路、吉布提港、多哥洛美港和科特迪瓦苏布雷水电站、亚的斯亚贝巴新国家体育场等一大批由中方投资和承建的项目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
今年5月,德勤发布的《2018非洲基础建设市场动态》显示,“一带一路”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七大裨益:提供项目资金和建设支持、改善运输和物流、促进区域内和全球贸易、助力非洲吸引外资、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提升非洲投资软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等。
投资非洲,要注意这些风险!
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在第二届非洲投资大会的开场演讲中表示:“非洲已做好准备迎接更多投资。”
中企已然在非洲基建上取得了可喜成果,现在又有非洲的殷殷期盼,机遇当前。那么,我们就可以“无脑”投资了么?
不!我们必须清醒看到,中企在非洲仍面临较严峻的风险压力。
非洲国家外债率普遍上升,本币贬值加速,经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恐怖主义威胁局部常态化,大国竞争加剧等构成了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不得不面对的大背景。
在中国驻南非、津巴布韦前大使刘贵今看来,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主要存在四大风险点,需要企业注意管控:一是部分非洲国家政局不稳和政权更迭,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现象,赴非投资要考虑充分;二是对于非传统安全问题,企业在投资之前要进行调研,并做好预案;三是文化融合问题,企业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并且处理好和当地政府间的关系;四是目前非洲有些地方投资环境比较落后,而且内陆国家运费较高,需要在发展中逐步优化,中国企业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和预估。
在具体操作层面,一方面中企要更好地适应乃至融入当地社会,要让当地各级政府能够认为我们就是他们自己的公司,不能让当地的失业人员认为是我们抢了他们的饭碗,让当地公司认为我们抢了他们的生意。
另一方面要注重沟通和适当的宣传。中资企业在非洲的很多善举并不被当地民众知晓,落入“出力不讨好”的境地。如在安哥拉,中铁四局针对当地饮水资源匮乏的实际,在前期建立三级泵站的基础上,于2011年再次投资600多万元人民币,安装了一套产水量50立方米/小时的反渗透纯净水设备,并建立了净水厂,确保当地居民的饮水质量。
这些举措虽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但民间鲜有人知。疏于沟通和宣传降低了当地人对中国企业的认知度,很多义务援建项目和慈善捐赠很快就被遗忘。“低调公益”并不能为企业赢得加分,也有碍于企业回应西方媒体的盯梢找茬。
随着中非合作日益密切,中国企业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做好风险把控,注重宣传和沟通,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才能更好促进中非合作走向更广阔前景。
正如中国驻贝宁前大使、驻德班前总领事刁鸣生所说,“企业走向非洲,风险是有的,但是不能说有风险就不去,有了风险就退让,而应当勇往直前、不忘初心、克服困难,最后取得成功”。狭路相逢勇者胜,此之谓也!
更多精彩,来中国一带一路网(微信ID:ydylgov)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