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想看自己有多大池子,笑果想试有多大效果
纳兰惊梦/文
一直有这么个冷笑话,行业老大和老二PK,结果老三被干趴下了。王老吉PK加多宝,和其正消失了;滴滴PK快的,Uber中国顶不住了;美团PK饿了么,百度外卖被边缘化了。
万万没想到的是,脱口秀演员池子和老东家笑果文化合约纠纷,胜负结果还没分,中信银行先被KO了。
尽管中信银行的危机公关也不能算不快:昨天晚上第一时间声明正在核查,凌晨0点56分就公布初步调查结果,并且献祭了一名支行行长。但是,公众对于中信银行名字中的“信”字还有多少认可程度,就需要打上一个大大问号了。
追溯事件的起因并不复杂,无非就是艺人与经纪公司因为利益分配问题而闹出的合约纠纷:笑果文化觉得你池子是公司拉来那么多节目资源捧红的,为公司赚钱是你的义务;池子觉得不管是《吐槽大会》还是《脱口秀大会》,归根结底还是要我生产内容才做的下去。对于付出与回报的分配方案无法达成共识,也就造成了双方的决裂。
这样的合约纠纷放眼演艺圈简直是不胜枚举:前有快男快女扎堆解约天娱,最著名的莫过于陈楚生打了长达8个月的官司,最终支付650万赔偿金而告终;后有吴亦凡、鹿晗。黄子韬等与韩国经纪公司解约,最终以和解方式终止。
所以根据以往经验,不管是酬劳分成比例再不合理,公司压榨艺人剩余价值再惨无人道,白纸黑字面前总归要按照契约精神办事。毕竟当初签合约的时候,没有人拿枪指头逼你签。
只不过大概搞脱口秀的人习惯于埋梗搞反转制造效果,笑果文化更是做效果上瘾,居然玩了出拿个人隐私当法律证据。又或者为了向池子秀下资本的肌肉,让不知天高地厚的池子见识下资本的效果——看,你接私活收了多少银票都给你查的清清楚楚,你还想抵赖?洋洋得意的嘴脸,一下子就浮现在面前。
然而就是这样的“效果”,一下子让原本单纯吃瓜的围观群众毛了:毕竟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听脱口秀,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会跟银行打交道。吃瓜群众突然发现自己藏私房钱的地方,竟然有一天会成为老婆查账的呈堂证供,这还不翻了天?笑果做的效果,一点也不好笑。
事到如今,大家的关注焦点已然不在于池子与笑果之间那些利益分配的龌龊;也不在意池子到底会不会凭借着这场合约纠纷,真正坐实“脱口秀95后第一人”的位置。而是作为上市公司的中信银行,如何在这场信任危机中,将自己的“信”给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