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开口就是标准神仙味
要说今年什么节目最火。
毫无疑问是选秀。
前有《青你2》和《创造营2020》抢占“中国第一女团”高地。
后面的男团选秀《少年之名》也将开启。
更别提每年夏天如约而至的《这就是街舞》《中国新说唱》。
以及全网期待的,几次路透都能屠榜热搜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们》。
比来比去,这类节目的核心都很明确——优胜劣汰。
但两年前有一档节目,从头到尾没有淘汰,就连battle也没有一点火药味,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极高的口碑——
《声入人心》(第一季)。
要说受欢迎的原因?
除了选手个个来头不小,每场比赛都是神仙打架之外。
更重要的,是这档节目从始至终,都在直接纯粹地表达艺术的魅力。
它本无意揽下“弘扬高雅艺术”的重任,却因为每位表演者赤诚热烈、带着信念感的表演,完成了小众音乐到大众生活的推广。
如果要在梅溪湖36子中,为这份热爱找一位代言人。
我想,郑云龙,再合适不过。
郑云龙的身上,有一种罕见的平衡。
舞台上,他是艺术家。
身形挺拔,仪表端正。
撩个头发,都带着一股和世俗不大相容的贵气。
《声入人心》初登场,看他缓缓步入舞台,尚雯婕的眼睛就像向日葵一样围着他转。
递完简历,还未张口,就被刘宪华说“真的像王子”。
表演的时候,业务能力更不必多言。
《就在这瞬间》,他唱得排山倒海、荡气回肠。
气息饱满而绵延的尾音,让廖昌永老师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水平优秀,自然就有骄傲的资本。
评价自己的时候,自恋是藏不住的。
—你没有业内偶像?
—对,我希望我能成为别人的偶像吧
但,与其说是自恋,不如说是他对音乐剧纯粹澄澈的热爱。
没有人能在音乐剧上成为他的偶像,正如艺术的美妙永无终点。
这种有点自我、执拗的艺术家,表演的时候,总会不自然表现出些许怪异、甚至“疯魔”的投入。
比如“不晃脑袋就弹不好琴”的郎朗,“不翘着指头就不能好好唱歌”的张学友。
郑云龙唱歌的时候,也是一脸陶醉。
什么表情管理,什么偶像包袱,统统甩在一边。
他和王晰合唱《慢慢喜欢你》,光听歌,好浪漫;一看脸,好滑稽。
不过对郑云龙来说,他从不考虑这些。
只管享受此刻的欢愉,先把自己唱爽了再说。
演出的时候
没有特别注意表情控制
既然来(唱)了
那我就做好自己
其他的我从来没想过
而另一边,舞台下的郑云龙。
却和大多数的90后一样,有着直白、逗比,甚至中二沙雕的特质。
去他的微博稍微溜达一会儿,你简直怀疑是不是进错了号。
和王晰合唱那次,王晰调侃他的表情像金馆长。
郑云龙不仅大方认领,还自封“喜剧演员”愉快地接梗。
哥,第一次跟喜剧演员唱情歌,得劲不?
这还是那个一脸忧郁的音乐剧王子吗???
看得出,他同样享受和大家闹成一片的欢快氛围,“黑”起自己来,黑粉都自叹不如——
光头强、憨豆先生,这些偶像爱豆们避之不及的形象,他照单全收,花样COS。
有次记者采访,让他用四个词语形容自己的颜值。
他的答案恳切、幽默又客观:奇怪、像文物、五官很大、脸很长。
像文物的梗,也是拜网友所赐。
但他不光能玩梗,还能“用梗”。
大家封他为“三星堆堆主”,他还就真去做了三星堆文化创意体验官。
对“长得像三星堆”的玩笑,他毫不介意,反而有种“身为艺术家,就该义不容辞宣传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能自嘲出满满的正能量,娱乐圈还能找出第二人吗?
所以飘飘说,他有种娱乐圈罕见的平衡。
艺术家的清冷自傲,和中二少年的调皮自由,在他这里实现了完整的兼容。
郑云龙的这种特质,倒是让飘飘想到了一位诗人——
李白。
没有为生计而折腰的苦大仇深,对热爱之事怀抱着纯粹的浪漫主义。
《声入人心》第一期,尚雯婕问他参加节目的目的。
他这么说:
我想以一名普通的
音乐剧演员的身份
让更多人通过这个节目了解我
了解音乐剧
希望他们更愿意喜欢音乐剧
走进剧场去看音乐剧
这还真不是为了博取好感、强行上价值的场面话。
毕竟在一般人看来,参加选秀的目的,无非名利。
但,图名?
郑云龙那时已经是中国音乐剧市场当之无愧的主角,不愁无剧可演,也从未演过替补。
谋利?
他也没指着靠音乐剧养家糊口。虽然一度“穷困潦倒”,但那也是贫穷贵公子式的,不必为生活出卖、放弃理想的苦中作乐。
他家境不错,父母都有体面高薪的工作。最困难的时候,也是靠家里帮助,他才能继续大胆地追梦。
而他在那段艰难的境遇,仍然继续坚持唱音乐剧,反倒证明了这份热爱的纯度。不然,他完全可以跳槽去薪资更高的行业。
《声入人心》决赛,郑云龙唱完最后一首歌,在揭晓评级之前,他对着兄弟们说:
输赢根本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
我们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东西
终于被看见了
这感慨来得不假,音乐剧在中国一直算小众艺术。
确实有人愿意为它奉献青春,但更多的人却迫于现实而半途放手。
郑云龙所在的大学班级,有18位同学,但现在还在唱音乐剧的,只剩5人。
所以,他口中的“坚持了这么多年”,说来或许云淡风轻,但背后的挣扎和信念,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多不易。
但从小众男主红成大众王子的郑云龙,却没有飘。
《声入人心》走红后,他接到《歌手》的邀约。
无论是提升个人名气,还是推广音乐剧,这都是非常好的平台。
但《歌手》和郑云龙的演出档期冲突,于是他一早就和节目组沟通,希望不要耽误自己原定的音乐剧演出计划。
最后,为了不辜负那些音乐剧的观众,他退出了《歌手》的决赛舞台。
廖昌永也表扬过他,走红之后,照样可以放下几十万的商演,去接演两千块的音乐剧。
这是他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自觉,就像他每次自我介绍,都会加上“我是音乐剧演员”的前缀。
心思单纯的他,不论是在低谷还是高峰,始终抱有遵从本心的理想主义。
纵情献身热爱的事业,将它排在名利之后,若是没有足够大气自由的胸怀,还真不一定能办到。
毕竟对他来说,“活着只有一次,不尽兴玩,怎么玩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