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11-04 16:40 的文章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全世界都在抗击疫情的当下,涌现了不少感人的故事。

飘飘就被这条新闻击中了泪腺。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有的动物,受人类照顾,尚且懂得感恩。

而有的人,对无辜的动物,却惨无人道。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愤怒,还是愤怒。

这是飘飘看到这则新闻时的感受——

大学生拍虐猫视频兜售牟利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事情就发生在前几天,有网友爆出,大四学生范源庆,虐杀动物,并拍摄视频进行宣传、贩卖。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在视频中,他花样展示着自己的虐猫手段:

电击、肢解、剥皮……

两个多月,80多只小猫惨死在他的手上。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手段之残忍,场景之血腥。

别说爱猫人士,就连路人看了都怒不可遏。

对范源庆来说,这些流浪猫只是牟利工具,它们的生命轻如草芥,可以随意由其裁决。

事件曝光后,舆论迅速发酵,主流媒体相继报道。

愤怒的网友们,冲到学校官博声讨,要求校方着手处理。

学校很快行动,核实了当事人的身份,并表示“对事件高度重视,已对该生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但这种敷衍、官方的回答显然无法平息众怒,评论区“开除”的声音不绝于耳。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在学校发布声明的同时,范源庆本人也在微博公开道歉。

无私自容、深深懊悔

今后我将做一个爱惜动物的人

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但没过多久,他的小号就被扒出。

他辱骂、嘲笑网友,和刚才幡然悔悟的样子判若两人。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显然,看似诚恳的道歉,不过是假模假样做给公众的免责手段。

键盘前的他,毫无悔改之意,并且很有可能还会变本加厉地虐猫。

不忿的网友纷纷找他理论,统统被怼了回来。

他仗着手握“学校不会开除我”“法律不会处罚我”的底牌,明目张胆地表示:网友拿我没辙,虐猫将会继续。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甚至,在网友希望相关学校能够取消他的研究生入学资格时,他直接发出威胁:

看你们牛逼

还是我家花钱搞定我们学校领导牛逼

如果海洋大学没录取我

我将准备1000只猫尸体来补偿我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这种泯灭人道的态度,彻底将舆论的怒火点燃。

不少网友发出了致山东理工大学的公开信,要求学校彻查并慎重处理这件事。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舆论雪球越滚越大,学校再次就该事件发布声明,对范源庆予以退学处理。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就此,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

在网友和舆论的监督和追踪下,看似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但,飘飘却不敢过早乐观。

因为,退学只是“处理”,绝不等于“解决”。

不是飘飘不相信洗心革面的故事,而是——

在缺乏法律和条例约束的情况下,那些有过虐杀动物行为的人,他们会因为舆论压力及时道歉。

但内心的邪恶念头,却未必会随着道歉而消失。

“重操旧业”的案例,不是没有——

去年4月,网曝南通大学一名研究生虐待柴犬。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被网友追骂和媒体报道后,学校及时进行处理:安排家长陪同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当事人也公开道歉:感到深深的愧疚,诚恳地接受批评,绝不会荼毒生命。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结果呢?

一年之后的现在,他再次被曝光虐狗行为。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相比之前用开水烫狗,他如今的手段更加惨无人道。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如此看来,去年学校那则无关痛痒的处分,对他没有起到任何震慑的作用,更刺激了他的邪念。

魔鬼手上的刀,越来越利;手里的血,越来越多。

更可怖的是,若无意外,这名研究生在毕业之后,将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白天救死扶伤,晚上屠猫杀狗。

光是想想,就已经让人不寒而栗。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为什么虐猫行为会屡禁不止。

哦,不。

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禁”过。

早在2006年,网络就出现了第一起引起大范围关注虐猫案例——

一位穿着高跟鞋的女性,前一秒还在温柔地摸着小猫的头,下一秒便将它一脚踩死。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视频公开之后,引发了轩然大波。震惊、愤怒的网友们通过分析拍摄背景、调查IP地址,很快锁定了作案者——

实施虐猫行为的,是一名护士。

拍摄虐猫视频的,是一名电视台的部门主任。

媒体和网民齐心合力,连续追踪,这场全民关注的事件,甚至惊动了当地政府。

最后的结局,以当事人在政府网站公开道歉,双双被单位停职而告终。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当时,这件事被形容为“网络人道力量的胜利”。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本以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虐杀动物的行为,会因为名誉、社会舆论的成本,让人不敢再铤而走险。

却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头。

之后越来越多的虐杀事件,不断刷新着大众的愤怒值。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在“虐”的问题上,这群恶魔能想出各种残暴的手段——

将怀孕的猫丢进洗衣机,把它的四肢切下在伤口撒盐。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将猫扔进微波炉,火力开到最大。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光是看文字,就让人非常生理不适。

但很多这些酷刑的实施者,在平日的生活中,都还是形象体面、待人有礼,被同事朋友交口称赞的“好人”。

刚才提到的06年虐猫事件,那名护士,是“全医院口碑非常好的人”;那名电视台主任,还会“主动组织为贫困儿童捐款”。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你无法想象,这些道貌岸然的人,私下会做出这样的病态行为。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行为,已然有低龄化的发展趋势。有些施暴的人,仅仅是初中生。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难以想象,如果这种行为不加以制止,扭曲的心态不进行端正。在成年之后,在他的价值观被彻底固化之后,将会发生什么可怕的行为。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但,虐猫牟利。

虐猫只是一环。

竟然,有人看,有人关注,甚至有人花钱,有利可谋,才是关键。

做恶的,不止是下手的人。

那些在屏幕后面,带着猎奇的眼光,去购买虐杀视频的买家,同样是帮凶。

前两年有媒体曝光,虐杀动物,并制作成视频进行贩卖,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他们大多采用隐秘的线上销售方式,比如挂着“高考冲刺群”的名号,行着贩卖虐猫视频的勾当。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有些商家为了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还会为他们制作专属的虐杀视频予以享乐。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这行成本低,利润高,几乎不会触碰法律。即使被举报,换个账号就能继续开工。

看客刺激了市场,市场吊起了新的需求,买方卖方共同撑起了这条灰色的产业链。

唯一的成本,只有那些哭声凄厉、无能为力的动物。

但在金钱面前,它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即使在这场虐猫事件的讨论里,依然能听到一些刺耳的声音———

猫不是野生动物,厌恶打杀构不成有罪。

虐猫不行吃肉就可以,不是双标吗?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还有的,在流浪猫问题上找理由。

流浪猫大量存在本就有危害,“爱猫人士”没见对自己亲妈这么好过。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说实话,讨厌流浪猫有问题吗?

没有。

没人该被按头“不喜欢猫、厌恶流浪猫,就是没同情心,应该受到指责”。

但,你讨厌一样事物,或许会不想看到它,会避而远之。

可你会极尽残忍手段地折磨、消灭它吗?

这不是爱不爱猫的问题。

而是杀与虐杀的区别。

如果真的到流浪猫破坏生态平衡的地步,出于这些问题考虑采取绝育、安乐死,甚至扑杀等手段。

与取乐虐杀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美国心理学家Ascione在1993年,对动物虐待下过这样的定义:

动物虐待是指故意造成动物不必要的痛苦,苦难、疼痛和死亡等一些不被接受的社会行为。

对动物,故意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动物虐待行为。

正如山东大学生虐猫事件里。

自始至终,“虐”,才是大众情绪真正被触怒的地方。

一个成年人,故意使用极残忍的手段,将无反抗能力的、有痛感的弱小生命折磨致死,从中享受施虐的快感、甚至获利(出售虐猫视频)。

这样缺乏最基本程度同理心的行为。

无论如何,都不该被轻易原谅。

成年人和青少年虐待动物的原因,其实是能分开来看的。

荷兰心理学专家 Nel van Amerogen, 曾归类过青少年和成年人虐待动物的原因。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从心理学角度谈动物虐待和人类暴力的相关性》

孩童和青少年施虐者中的一部分,可能是——

“认知能力未能完全理解动物有感觉”的实验型施虐者。

和“智商上可以理解伤害动物是不好的,但用这种行为将自己所遭受到的伤害呈现以突显问题的存在”的寻求救助型施虐者。

而,成年人为什么故意虐待动物?

多数离不开——

报复;吸睛;物种歧视;控制欲;内心有暴力倾向,觉得攻击真正的人类会有危险的“退而求其次”;

还有,享受施虐、欣赏受虐者痛苦的快感。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从心理学角度谈动物虐待和人类暴力的相关性》

诚然,一个人行为背后,必定有更复杂的成因,很多时候不能直接拿理论照套。

但,不管具体出于哪种心理,有一点毋庸置疑。

一个认知成熟的成年人虐待动物时,起码比孩童清楚,那些“折磨”有多痛。

电击、火烧、抽打一个明知道比他们脆弱得多的存在。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这些行为的本质,不是厌恶动物,而是漠视生命

所以我们才不能容忍、害怕对这类心理状态的敷衍和放任。

动物虐待与其他形式的暴力的关联,并不是危言耸听。

不断有不同领域专家的研究发现,动物虐待行为,是其它形式暴力的警告标志。

但是过去几十年的无数项研究,支持了默克“虐待动物的人可能犯下其他罪行”的观点:1986年,《法律和精神病学国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将近一半的强奸犯和三分之一的儿童性侵犯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虐待过动物。2001年,美国司法部的少年司法和犯罪预防办公室回顾了已有的研究,证实将近三分之二的侵害犯也有可能虐待动物。

芝加哥警察局发表的一项更新的研究“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倾向:被指控虐待动物的罪犯,也倾向于对人类受害者实施暴力侵犯。”一项对家庭暴力庇护所收容女性的调查表明,71%的受访者的伴侣曾经虐待或者威胁要虐待宠物。

这不是在盖章网上那些,“山东大学生就是杀人犯”“应该判处死刑”……诸如此类的声音多么正确合理。

虐待动物的人更容易有犯罪倾向,但并非一定必然的联系。

飘飘也不认同,将虐待过动物的人,直接等同为潜在罪犯。

只是,更多人应当看到,对这种故意虐待动物的行为,“轻罚不够”的危险,“急需重视”的急迫。

其实我们能做的并不多。

那么至少,当这些事件发生时,能更清楚地阐明立场,而非无意义的争论——

我们不是强迫爱猫,而是在反对虐杀。

对待动物虐待,不该是“法无禁止则无罪”。

而该尽力呼吁和期待,更细致法律规定的可能,让虐待动物者受到合理正当的法律惩罚,必须且必要的心理疏导。

前阵子,被誉为“动物版人间世”的纪录片《宠物医院》,出了第二季。

飘飘追看了几期,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姑娘抱着坠楼的猫冲进宠物医院。

几位医生尽了力,还是没能救活,姑娘站在手术室门前,直接哭到崩溃。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一旁的医生想到曾经也有一位伤心的“家属”,问过他一句:

猫不是九条命吗?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这当然是情绪失控的“幼稚话”。

医生却认真答了。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生命和生命之间,你以为有什么不一样呢。

没什么不一样。

都可能承受过这世界最大的恶意。

也可能会遇到善良的人。

骂这禽兽我绝不道歉


最近我们看过太多悲伤的新闻。

就更该清楚——

这世界上的每个生命,动物还是人,都有可能成为“至弱”一方的时候。

对弱者的善意,对生命的尊重,不必区分动物和人。

不要折磨。

不要虐杀。

不爱请别伤害。

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