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8-07 17:30 的文章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7月21日,距离火箭少女解散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前火箭少女101成员Yamy-郭颖在网上发文并附上公司会议录音,瞬间引爆舆论。

录音爆料让关于“职场PUA”、美与丑的观念之争等话题进入大众视野,进而引发激烈的讨论。

Yamy从对自身的诘问质疑到肯定,从被打压到鼓起勇气,唤起了人们最大程度的共情和理解,加之非常真实又有分量的现场录音。引起舆论的要素——事实与情绪,都已具备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量艺人发文力挺、声援yamy。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极创引力的公司老板徐明朝在事件发酵后,先后用两篇文章回应了大众对他的质疑。

他称,yamy将录音发到网上这件事不仅破坏了行业的规则且突破了做人的底线。自己只会向自己共事过的艺人和同事道歉,但绝不会向yamy道歉。

毫无歉意,充满敌意和威胁的回应让舆论一片哗然,招致了更多的谩骂和质疑。

在这件事刚刚开始发酵时,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yamy,包括支持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反对Body shame,反对“职场PUA”—上级对员工的打压和精神控制。

然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舆论慢慢出现了分化,产生了不同的声音。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首先有营销号跳出来表示,是录音的人破坏了行业规则,很多公司开会都是不允许录音的,甚至手机都要开飞行模式,如果涉及到商业机密,就等于出卖公司,这是间谍行为。

这个人将录音给了yamy,也就等于被行业变相封杀了。

很多人也在质疑,yamy为何在早就拿到录音的情况下,隐而不发,是否在有预谋引导舆论,借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有人表示更好的方式是选择私下将录音作为证据和筹码与老板进行协商,这样鱼死网破,表面上看似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声援,但是最终恐怕要付出的是高额违约金和无尽的官司。

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只是我认为在这个事件中yamy所曝光的录音文件并没有涉及公司机密,并不涉及泄密,也并不存在违法行为。

作为资本的公司和个体艺人的yamy双方实力悬殊,在实力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以所谓的“职业道德”和“规则”来要挟员工,实则是一种绑架。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也有很多人说,徐明朝有说错什么吗?难道yamy不丑吗?丑,这是事实?

在这个观点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最直观的就是“美与丑”的观念之争。

如果说,yamy是丑,那么这个美与丑的标准是由谁来制定的呢?因为不符合主流的标准就要被打上“丑”的标签,就应该被当众嘲讽吗?

记得在创造101刚开始的时候,王菊出场的时候,弹幕总是一片骂声,比如滚出这个节目之类的。事实上,王菊并不丑,只是她可能刚开始没有那么符合主流审美的要求。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从几年前的《中国有嘻哈》到《创造101》,一路走来,yamy是团队中会唱rap,台风超稳的舞蹈担当,她有腹肌,很健康,很自信。

但这在很多人眼中,居然是“丑而不自知”。

我相信即使作为内心强大的艺人,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内心也有过惶惑和不安。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我特别喜欢韩国女子组合MAMAMOO的成员华莎,相对于韩娱圈清秀可爱的审美取向,她的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长相也算不上清秀。

但是她嗓音独特,唱功出众,在舞台上极具魅力,很多人称她为“黑金”,这样的华莎或许不符合主流,可是没有人可以说她不美。

同样魅力爆棚的yamy,怎么在很多人嘴里就变成“丑而不自知”了呢?这是不是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实际上审美取向过于单一,审美空间过于狭窄呢?

换句话说,我们的美丑为什么要由别人来定义?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徐明朝在录音中说,因为yamy的“丑而不自知”导致了她的认知出现偏差,她不再是那个酷girl了,变得越来越娘了,所以数据走低。

他认为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公司对艺人太好,艺人有了选择权”,并且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性方法是得到艺人的绝对服从。

你可以说她不努力,也可以说她不敬业,可是yamy并不是第一天长这样,从签约她的第一天起老板就应该明白她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为何又在数据下滑之后攻击其形象问题,岂不是恼羞成怒,用自己的愤怒来掩盖其对艺人包装和策划的混乱和无能吗?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徐明朝的朋友在微博声援他时说,“艺人不是人,艺人是一个产品”。

那么yamy作为艺人,她自身也是作为商品的一部分,所以老板谈论她的相貌身材、时尚度也只是在从一个商品的角度去谈论作为“商品”的yamy的一部分,无可厚非 。yamy数据下滑,被老板责骂也无可厚非。

无论是“艺人商品论”“数据”“绝对服从”,我们在这些言论当中,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可是唯独没有看到对人的“尊重”,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yamy即使作为艺人,但是本质她依旧是一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装扮的商品;即使徐明朝是她的老板,但她依然有作为人的主体性,以及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而不是要求所谓的“绝对服从”。

我无法想象yamy听到自己的信任的老板用极度轻蔑的语气和充满攻击性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时候,和自己每天相处的同事,又是如此的攀附和谄媚,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商业社会中,我们习惯了为自己明码标价,就连尊严也可以成为廉价贩卖的产品。资本本没有好恶,但是资本主义却能够让身处社会上的人产生人性的异变。

所以,即使我们在职场上遭受了贬低和折辱,我们也会以各种理由说服自己,比如“职场规则”,比如“所有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徐明朝就是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虽然他在回应中所说,自己只是有时候控制不住情绪,事实上对yamy是很好的,比如给她十万块钱之类的。

然而在这件事发酵之后,很多公司的前练习生、工作人员都表示,徐明朝人品差劲,为人刻薄,在职场上打压,贬损工作人员并不是个例。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他曾经人身攻击自己的艺人表演风格像“绿茶”,让她变得小心翼翼,最后在质疑声中选择了放弃。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甚至有员工表示离职近半年自己都是“莫名的委屈,气愤,压到喘不上气”。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他对待yamy也是同样的道理,总是态度摇摆不定,有时候鼓励她,有时候则苛责她,通过玩弄种种话术来贬低和打压她,让她陷入自责和反思之中。

这绝不是他所说的,偶尔的情绪失控。所以徐明朝,从人格上来讲就是这样一个管理学意义的“辱虐式领导”。

“丑不自知”的Yamy为何能持续引爆舆论?共情弱

不仅仅是对待自己的艺人和下属,对于自己的妻子,他也是控制欲极强,缺乏同理心这样的存在。

强调等级制度,“权力距离”更远,也就更容易产生这样的“辱虐管理”,对下属无尽的苛待,贬损,以打压员工作为管理手段。

而放任和默许这种职场PUA的结果就是:如果社会主流认为这样的辱虐式管理是正常的,那么每个人在职场上受到欺压都将会成为常态。

就好像如果所有的公司都告诉你“公然违反劳动法的996是福报”,那么你想要找到一份按时上下班的工作就会成为一种奢望,最终挤压的是所有人的生存空间。

倘若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努力工作,却连最基本的人格尊严都得不到,那我们身为人的意义又在哪里?我们学习知识,获取金钱,努力奋斗,最终目的不就是幸福而有尊严地活着吗?

我们希望社会能够接受更多元的审美,反对职场的霸凌和打压,是希望我们生活的环境可以更加宽容且开放。很多人认为“政治正确”是无用的虚伪,事实上,政治正确意味着一种社会的共识,是用来保护我们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识武器。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由不同侧面构成的,每个人因为立场和背景不同,所代表的利益不同,观点自然会不同。但我喜欢村上春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

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当中,都有可能成为弱者。共情他人,也就意味着共情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