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娱乐 2020-06-16 16:58 的文章

好莱坞女性英雄真正“崛起”了吗?


好莱坞女性英雄真正“崛起”了吗?

导读:近年来出现的女性银幕英雄,看似实现了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全面超越,但实际上却未能有效摆脱被视为欲望对象和男性附属物的传统观念。电影创作者应采取更有力的反思眼光,积极审视并努力走出对女性形象的固化认识,实现对性别平等观念更完整的呈现。

文 | 邱振刚 中国艺术报理论副刊部主任

大量好莱坞动作片、科幻片、悬疑片等类型影片中,英雄形象都是整部作品的核心要素之一,对英雄形象的建立过程的展示,对英雄人物的人格、力量和命运的刻画,往往构成这些作品的主要内容,如《阿丽塔:战斗天使》《饥饿游戏》《神奇女侠》《惊奇队长》《霹雳娇娃》《分歧者》《古墓丽影》等。随着这些电影全球化热映,获得各类电影奖项和不菲票房,其中的女性英雄角色也赢得了各国观众的喜爱,成为全球亿万青少年的新一代偶像。

那么,这些女性英雄形象真的实现了对好莱坞银幕上传统女性角色的全面超越了吗?她们又真的能够被视为女性权利运动取得彻底胜利的标识吗?要认清这些问题,还需要回到影片内部,穿透表层故事,在电影创作者、消费者性别观念的深层空间进行开掘和探寻。

好莱坞女性英雄真正“崛起”了吗?

女性权利运动和娱乐工业的共同产物

近年来这一批在银幕上出现的女性英雄,普遍有着清新健康、锐气勃发的气质,她们言语硬朗、行为果断、信念坚定、行动力极强,和此前在语言、姿态和行动上都偏重于阴柔美艳风格的女性形象相比,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这类人物形象,如《复仇者联盟》中的黑寡妇、《惊奇队长》中的“惊奇队长”卡罗尔、《霹雳娇娃》中三名代号“天使”的女特工等,都改编自漫画或者电视剧,它们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这显然和女性权利运动在当时的兴起有着密切关联。

好莱坞女性英雄真正“崛起”了吗?

然而,经过至今余波未息的女性权利运动的洗礼,社会各层面对男女应平等享有各项公民权利这一观念虽然已有了肯定性共识,但不容否认的是,好莱坞仍然是一个被男性制片人、男导演、男影星所统治的世界,女性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空间一直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有资料显示,“过去10年,80%的女导演只拍了一部电影……女导演的职业生命远远短于同龄男性”。而这些男性电影人的性别观念必然深刻影响着好莱坞的电影产品。

更重要的是,电影作为娱乐工业的制成品,自诞生之日起就必然要努力迎合消费群体的观看期待。作为娱乐工业资本追逐利润的工具,电影必须时刻把取悦尽可能多的观众作为创作过程中的第一要务。因此,电影创作者对于人物形象、剧情等影片各要素的设计,不可能脱离自身和消费者的观念而存在。出现在当今银幕上的女性英雄形象,也就无法和电影问世以来女性银幕形象的历史彻底切割。而女性被男性观众所“凝视”,成为男性观众欲望对象的历史,几乎和电影本身的历史一样漫长。

好莱坞女性英雄真正“崛起”了吗?

1974年的《神奇女侠》

如今,这种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文化景观,不会因为某个有着不同题旨的社会运动的兴起而迅速瓦解。因为它本来就是更漫长的社会进化历史的产物,也就必然会带着某种难以察觉的惯性,继续渗入人们的心理结构,作用于人们包括艺术创作、文化生产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侧面。我们仍然有必要对隐藏在好莱坞商业类型影片表层叙事之下的更深层、更复杂的性别意识进行观察,对作为女性权利运动和好莱坞娱乐工业共同产物的女性英雄形象的文化内涵进行多层次剖析,最终实现对关于女性的社会观念如何影响了电影创作的整个过程的反思。

英雄化后的女性被“平庸”所吸收

在《神奇女侠》《惊奇队长》《霹雳娇娃》《阿丽塔:战斗天使》等影片中,女性英雄上天入地,智勇双全,战斗力惊人,可以在枪林弹雨中穿梭飞行,击落战机,手撕坦克,最终战胜各种各样的凶恶敌人,甚至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人类命运,保卫世界和平,既拥有着不亚于男性英雄的强大力量,也可以取得和他们类似的业绩。但是,剧情模式的近似性,并不意味着在创作者的深层心理结构中对不同性别的英雄有着相同的认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对电影中塑造英雄、表现英雄的具体环节的剖析,寻找到更具说服力的结论。

海报是人们接触一部电影的起点。电影片商对于影片的商业定位,影片用来吸引目标观众的核心要素,都会通过海报呈现出来。在女性英雄题材电影的海报上,女性英雄往往没有清晰的广角背景,更多是长焦镜头下的个体,整个画面侧重于对女性英雄身姿体态的展示,设计者显然希望以此唤起观众的观看欲望。虽然在这些海报上,女性英雄往往一身戎装,身披战衣,但从整个视觉效果来看,设计者往往更倾向于突出人物的妩媚姿态而非英武气概。人物的战斗装束,似乎只是为了显示电影中有着大量的打斗场面,或者给人物增添某种诱惑意味。

好莱坞女性英雄真正“崛起”了吗?

好莱坞女性英雄真正“崛起”了吗?

而海报上的男性英雄显然与之不同,他们普遍是个体与环境的结合体,在画面中,英雄身后的背景清晰可见,往往是倾覆的飞船、连绵的队列、燃烧着的城市、两军厮杀的战场,而《超人·钢铁之躯》的海报上,背景更是悬垂于广漠宇宙中的整个地球,这暗示着男性英雄拥有者毁灭世界、重建世界的力量,强调用男性的能量感吸引观众。

当进入到电影剧情中,观众同样能够看到女性英雄与同类男性形象存在着各种差异:首先,女性英雄的战斗能力往往并非是主观意愿的产物,是在不具备主观意图的情况下被训练、被赋予的,有时甚至是女性英雄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具备异于常人的特殊能力,如《阿丽塔:战斗天使》中,阿丽塔是在遭遇飞车袭击时发现自己反应神速、力大无穷。而男性英雄多为具备主观意愿的情况下,逐渐具有了强大能力,如《钢铁侠》中,斯达克作为军火供应商,为了对抗恐怖组织才为自己打造了钢铁战衣。

好莱坞女性英雄真正“崛起”了吗?

在女性英雄题材的影片中,英雄化后的女性,个性被“英雄”这一概念吸收,渐趋同质化、平面化,很难说《饥饿游戏》中的凯尼特斯、《惊奇队长》中的卡罗尔、《古墓丽影》中的劳拉、《分歧者》中的翠丝等女性英雄之间,有着明显的性格区别。而“英雄化”后的男性,往往继续保有个性,如钢铁侠、美国队长、蜘蛛侠、绿巨人、雷神等显然各具性格。还应注意到的是,在影片故事的终结处,完成了任务的男性英雄,虽然回到了现实生活,但基本上仍然处于待命状态,随时需要挺身而出,去承担某个重要使命。而女性英雄中,除了神奇女侠、惊奇队长这类需要继续存留在某个英雄联盟里的情况,往往都复归于社会传统意识对女性的某个身份预期,和影片主体情节中的形象、身份进行了切割。

商业天花板之下,

女性英雄能破局吗?

在《霹雳娇娃Ⅱ》中,两代女间谍之间有过这样一组对白——

麦迪逊(前任“天使”、影片中的头号反派):我不再受扩音器指挥,我为我自己工作。

娜塔莉(现任“天使”之一):那么,你的老板糟糕透了。

好莱坞女性英雄真正“崛起”了吗?

这部影片中,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三名现任天使毫不客气地击毙了自己的前任麦迪逊。而那位通过扩音器指挥她们的查理在影片中自始至终从未出现,这显然象征着男性权威的无处不在。那三名现任天使从未尝试挑战查理的权威。而脱离了查理的遥控指挥,“为我自己卖命”的麦迪逊,则被影片处理为野心家、叛变者。在创作者看来,离开查理先生,就意味着对社会普遍秩序的背叛和正常社会身份的丧失。实际上,在几乎所有的女性英雄题材影片中,都存在着一个“查理”。他们如同将军指挥战争一样,指导着女性英雄,把她们的能量投放到他们所认为的最需要的地方。

好莱坞女性英雄真正“崛起”了吗?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银幕上的男性英雄基本不需要这样的导师型角色。即使在007系列影片中那位总是对007发号施令的M夫人,对剧情稍加分析即可看出,这一角色的功能相当单纯,只是把明确的任务传达给007,缺乏从更高层面对007进行引导、控制的意志和力量。

女性英雄题材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和女性英雄之间的关系往往呈现双层结构,第一层即是片中的显性关系,如情人、师长、父亲、前辈,等等,第二层关系则是隐性的,即男性角色是女性英雄命运的规划者、行动的指挥者。这一组关系,并非完全来自影片创作者的自发设计,更多来自于社会观念深处人们对女性的认识。在这种认识观念中,人们仍然将女性放在一个在智识方面低于男性的位置上。所以,二者之间的双层关系也正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英雄形象的认知和定位,尽管这种确认似乎是无意识的。

好莱坞女性英雄真正“崛起”了吗?

由此可以看出,银幕上的女性英雄形象和塑造了她们的娱乐工业之间,有着既统一又互斥的复杂关系:首先,女性英雄形象的出现和女性权利运动的兴起密不可分,这一运动为女性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升。于是,女性消费能力随之提高,女性观众也由此渴望在银幕上看到更多的女性英雄,从而通过这种自我形象的投射,获得更充分的心理慰藉,娱乐工业帮助女性观众实现了这一愿望。

但是,在这种同一性的背后,二者又存在着显著的互斥性。女性英雄形象毕竟是娱乐工业的产物,是精于捕捉市场动向的好莱坞片商们向女性观众不断增长的购买力致敬的结果。所以,这些女性英雄形象无法摆脱与生俱来的商业属性,难以突破商业模式的天花板,只能继续作为消费对象,被娱乐工业资本封印于电影受众对女性角色的传统心理预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