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11-05 15:29 的文章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现在“网抑云”这个梗火了。

有人嫌弃着矫情,有的人又在争取着矫情与小确丧的权利。

但只有年轻人才争论。

老年人会选择沉默地解决。

当我们在嫌弃这年轻人越来越脆弱、负面的时候,忘记了老年人才是最绝望的群体。

我国的自杀率为10万分之5,处于较低水平。

但中国老人的自杀率,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排到了全球前三。

人类学家景军在采访中说,2012年的时候,75岁以上的中国老人自杀率已经达到了10万分之40。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在中国某些农村地区,老年人的自杀率超过了发达国家中自杀率最高的韩国(10万分之100)。

但你没听到他们呼喊绝望的声音吗?

你知道他们都经历了什么,然后无声无息地离开吗?

除了不时看到的新闻——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自杀。

老人自杀。

农村老人自杀。

是一个比一个更深不见底的话题。

十几年前,武汉大学的刘燕舞老师曾用6年时间走访了中国11个省份的40多个村庄,发现老人自杀的现象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甚至听有的村民说,这些地方没有老年人是正常死亡的。

贺雪峰教授在京山农村调查期间,村上发生的三例老人死亡全为自杀。现象普遍到,老人因病自杀,村民都不认为是自杀。只有身体健康,因为家庭矛盾等原因自杀的才算。

这道被舆论折叠的伤口。

电影,为我们留下了几个侧面。

01

忧郁,也是一种文化特权。

年轻人至少有表达的渠道,而他们之所以愿意表达,是因为能够预期收获关注和帮助。

无忧郁权利的自杀。

则有着一条赤裸裸的逻辑——为了生存。

以自己的牺牲,换取后代更好的生存,不拖累家人。

2013年时,新闻报道湖南一村庄老人连续自杀案件。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村庄已经形成了某种自杀文化,老人们会自发地去找“三儿子”:水儿子,绳儿子,毒儿子。

也就是淹死在村里的池塘,上吊自尽,或服毒身亡。

接受记者采访时,有的村民觉得,老人自杀是明智的选择,“自己不用被病痛折磨,也不拖累子女。这是一种‘安乐死’。”

生存压倒了人伦。

我们还以为,只有在遥远的过去才会存在。

电影《楢山节考》就讲了一个村子里的风俗,父母到了一定年纪,儿子就会背到山上,“交给山神”。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然而真实的原因,有这么动听吗?

这里穷山僻壤,与世隔绝,饭都吃不饱。

这里会看到随意抛弃的死婴、偷食物的人要被活埋、孩子可以用来换粮食.......

种种荒诞的事情,在这个村子里都是“合理”的。

有人竟然将男婴丢在我们的田里

丢在那里叫我们怎么耕作呢?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69岁的阿玲,就是一个准备上楢山的老人。

跟大多数同龄的村民不同,阿玲其实身体非常健硕,能吃能喝之余,还能劳作,在旁人看来,她离死还远着。

但为了家族在村里的信誉,还有不麻烦家人,阿玲毅然决然选择服从村里的规矩,接受自己的宿命。

还故意撞掉了门牙,让自己看起来更像将要死的人。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死对她来说是容易的,可是光是不拖累家人不够,阿玲还在盘算怎么能尽可能帮到家人。

比如,他为丧妻的大儿子辰平安排再婚,当见到这位未来媳妇阿玉时,比自己儿子还高兴,连忙将她请进屋子,给她好吃好喝的。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而二儿子利助呢?利助可不长进了,为人猥琐,浑身发臭,是村里不可能被女孩喜欢的那种人,常年性压抑已经让他疯到拿村里的母狗发泄的地步。

这一切,母亲阿玲不可能没看到,为了不让这傻孩子继续胡闹下来,她特地拜托村里的老朋友帮二儿子泄泄欲。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很恶心、很羞耻对吗?这些荒谬事情阿玲为了自己的孩子都做了,当对方答应时,阿玲立刻露出爽朗的笑容。

人性之所需的食与色,阿玲都给孩子们准备好了,她可以安心上路。

可是当大儿子辰平背着母亲到了楢山山顶后,漫山的白骨,上空盘旋的乌鸦,这极具冲击力的场面,不禁怔住了辰平,也怔住了所有观众。

这真的是神会来的地方吗?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对于不信神的中国人,后代的延续,变成另一种精神寄托。

看不起病了,生活不能自理了。

有的农村老人选择用自杀,给子女行个方便。

可是每个人都愿意这样“无私奉献”吗?

02

《锵锵三人行》在2014年时,聊过一期“农村老人自杀”的问题。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梁文道提到——

传统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最重要的是“留后”,如果老人拖累了孩子,同时也会对不起已死祖先。

那么反过来,子女就有了心安理得的心理:你死了以后还不是得指望我,大家谁也不欠。

甚至是一种变相的绑架:要是把我拖垮了,看以后谁给你上坟和烧香?

老人自杀,除了自愿地为孩子牺牲。

还有害怕活着时被嫌弃,死后没人照应。

家庭纠纷让农村老人们“被自杀”。

比如窦文涛引述的一个案例——

父亲病危,在外头打工的孩子请假回家看望父亲,两三天过去了,父亲仍没死。

儿子愤了,对父亲说:“ 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7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老人听完后立即识相地自杀了,儿子非常顺利地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另一个案例——

《社会能见度》在2013年曾做过农村自杀的专题报道,一位叫贾树华的医生讲了个非常极端农村自杀案例。

婆婆没有看护好孙子,媳妇指责完婆婆后,婆婆直接抛下一句:“那我死了,你们就舒服了。”半瓶农药灌了下去,报复性自杀,当场死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甚至有些农村老人说,“喝农药比亲儿子可靠”(这也是“三儿子”说法的由来),这话略带戏谑,却是那样悲凉。

2015年的《喜丧》。

电影中这个发生在山东省南部小山村的故事,是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缩影。

老人叫林郭氏,她已经86岁了。

很多年前,老伴就已经死了,只能靠着讨饭把六个孩子拉扯大。

如今,孩子们都长大,各自成家。

可是却没一个孩子跟她住在一块,除了带带孙子,给家里人祈福,她是个典型的空巢老人。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一天,几个孩子决定送老人去养老院。

原因是之前老人得了脑血栓,摔倒了。

送她去养老院,一来是没人可以照顾,二来当然是再摔倒,医药费可不够给。

几兄弟坐下来开始算着这笔钱怎么分。

老人家意愿呢?

所有人都在关心钱的事情,可是老人愿不愿意,孩子们都不关心。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就这样,老人在六个子女家轮流住了一遍,互相推来推去。

老人面部神经受到刺激,时常会止不住地大笑,医生说是得了“笑病”。

更招来儿女的厌烦。

老人有尊菩萨,每天用来为孩子祈福。

一心想送走母亲的二儿子看见了,就直接砸了。嘴里还狠恨念着——

我让你拜!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二女儿和丈夫闲聊——

等我老了,不能动了,我不上敬老院,我上吊,喝药,我死,不再给儿女添麻烦,给儿子省点钱。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在经历了一轮轮的炎凉冷暖后。

老人掏出老鼠药,一口气吞了下去……

至死,脸上还带着笑容。

大家说这是“喜丧”。

03

老人不仅在家庭关系中处于弱势。

往往还是最容易被社会变化击穿的一块木板。

根据苏童同名小说改变的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73岁的老马,电影的主人公,村中有名的木匠兼画匠。

他擅长画白鹤,而且是在棺材上画。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当地村民相信,白鹤是仙鹤,是长寿的象征。

也是在人驾鹤西去,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旅伴。

不光老人画白鹤,家里的沙发垫套也是白鹤。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老马孙女看的《哪吒闹海》,哪吒身死后衔去灵丹的还是白鹤。

同村老年人最常见的话题,就是哪家的谁死了。

而且说起来异常平静,就像在议论午饭吃了什么。

老马老了,但他不怕死。

因为他有一个死后的念想。

就是这个传统的、朦胧的心灵归处,正在逐渐拆毁崩塌。

人们大肆割湖草,破坏湿地,白鹤再也不来了怎么办?

老马想阻止。

但只是显得自己孤单和可笑。

而他对死亡的心态,又因为一个政策更加失衡:推广火葬,禁止土葬。

73岁的这一道坎,让他惶恐不安。

没想到一辈子给人做棺材和画白鹤,轮到自己时,竟然没自己的份——

“我让他们长成人,他们要把我变成烟。”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可是政策都已经颁布了,还能怎么样呢?女儿首先第一个就来嘲讽老马,称他老糊涂了。

电影里,我们看到女儿对待父亲的方式离不开“该吃饭了”“别抽烟了”“去睡觉了”。

而老马的内心,女儿却没有多关心。

只管着他的生,却不关心父亲想要怎么死?

或许她知道父亲的心意,只是把头扭过去,假装不知道罢了。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为什么要视而不见?

是因为有权力的无孔不入,甚至可以干涉一个人的死亡。

老马的朋友老曹没有实行火葬,家人偷偷将他土葬,可是最终还是被人发现。

入土为安?

不,入了土,也未必可能安。

坟给你刨开,拖出条尸照样送去火葬场。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老马见到此状,更加确信,家里人不会冒险给自己土葬的。

于是,就有了电影魔幻而震惊的结局。

老马和孙子用做游戏的方式。

把自己活埋了,为失落的乡土中国殉道。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魔幻吗?

也是现实——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2014年新闻就报道过,因为推行火葬,许多老人为了能够入土,赶在在政策实施之前自杀了。

更复杂的问题,不止于“移风易俗”。

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老师给出这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

你(农村老人)要不赶紧死

你的子女后代没有资格再在村内做任何分配了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毕竟饼就这么大,这么一个现实,异化了本该和睦相处的一家人。

别忘了,我国还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000元,有时候对一个穷困的农村家庭而言,一个死了的老人比活着还要有价值。

《楢山节考》结尾有这么一幕:

母亲阿玲被背上楢山后,大儿子辰平回到家,发现儿子带回来的女人围着母亲的围巾,自己的妻子则系上了母亲的衣带。

而下一个镜头却是在雪山受冻等死的母亲。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前后两组反差巨大的镜头:上一秒才将母亲送去死,下一秒家人似乎就消化了这个事实。

传统乡土“老有所终”沦落为“寿则多辱”,这本质上是一种“代际剥削”。

年轻一代啃着老一代人的剩余价值,而当年轻一代老了后,他们的下一代则又开始啃上一代人的剩余价值.......

可这是农村青年的错吗?留下来不行,大城市也不好待……

农村老人的子女大量涌向大城市打工,导致整个村子基本没有青壮年,年老的父母被迫成为空巢老人。

预计到2020年

60岁以上的老人将增加至2.55亿

其中,空巢独居老人约占三成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对空巢老人来说,只能自求多福,但求不要惹上什么病。

年老力衰的身体固然是个问题,但内心的孤独寂寞,同样也是严重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在东北、华北、华中等全国七大区域,对老年人抑郁状况展开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中老者的抑郁情绪检出率高达39.86%,严重的会发展成自杀。

老人,也许比起年轻人更需要心理疏导。

《冷暖人生》最近推出一期“老年孤岛”。

“孤岛”是一种孤立状态,人一老仿佛就被世界隔绝开来,片中的老人不是丧失自理能力,就是丧偶、丧子,对他们来说,长寿是一种折磨。

失去老伴的康奶奶恨不得立刻去找自己的老伴。

我就想割一根绳我就走了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许多人,已经这样悄悄地走了。

但如果我们想留住他们。

为这世界多留下一分温情。

哪怕不能改变太多,从对自己亲人的一句问候、一次聆听、一次陪伴,都可能是双眼被孤独遮蔽的老人,照出了路的方向。

毕竟我们欣欣向荣的生活。

不该以有人孤独无望地赴死,垫在底层。

网抑云遭群嘲,更多「被自杀」的沉默者却还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