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10-15 15:44 的文章

家长没参加小学大扫除被面谈,如此学校老师不

小学大扫除家长未去参加被要求面谈 学校:家长都是自愿的

文 | 令狐卿

学生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后者以各种看似正当的理由,对家长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的做法,早就被社会所关注。10月13日,杭州一所小学的五年级老师在家长群通知,征集所谓“热心自愿”家长为教室大扫除,有家长错过群消息,被老师要求面谈,并在班级里羞辱家长未到的学生。

家长没参加小学大扫除被面谈,如此学校老师不

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该校学生处职员并没有意识到校方和老师的不妥,反而一再强调让家长来大扫除,是为了清扫电风扇、窗户等位置,为了学生安全考虑。校方还辩称,老师通知的是“自愿”性质,不是强制。学校这番辩解不仅不针对事实,而且没有任何作为教育者本应具备的基本耻感。

这个事例再次证明,将家长作为免费劳力、乃至于作为随时索取对象的做法,不是什么个案,而是小学中特别普遍的教育乱象。这家小学的老师之所以敢这么做,家长提出大扫除非义务后直接约谈家长,都说明学校和老师对自身定位的错误,是将学生作为“人质”,将家长作为勒索的目标。

保持教室整洁,学生有基本义务,但小学生无法做到的部分,学校应该聘请专门清洁工完成,这是校方的本分,也是学校运营的常识。老师提出所谓“自愿”的要求,实际上谁都知道这是不言自明的强制。老师已经习惯了家长的服从,即使颐指气使,家长怕孩子受罪,也只能哑忍,老师捏准了家长的软肋。

在家长提出异议之后,老师不仅不能平静地沟通,反而让家长到校面谈。更过分的是,老师在这个五年级班上,点名家长未到的学生,还让他们站立,等于是联合其他同学羞辱这些同学。老师的所作所为已经不再是教书育人的角色,更像是手握绑票任性挟持的形象,校方容许这样的情况发生,教育局不能袖手旁观。

家长没参加小学大扫除被面谈,如此学校老师不图片来源:CFP

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已经再明显不过地展示了看似无权的老师,在明知掌握对学生的影响力之后,自个儿膨胀起来,将家长和学生视作满足自己欲求的工具。这是教育者角色的极大错位,但学校和老师很享受这种控制欲,还就此发展出像惩罚学生来规训家长的手法,这样的老师、校长和学校,是权力欲催生的变态。

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得益于便利的微信群,老师正在习惯于将学生的作业变成家长的作业,将学校的义务变成家长的义务,将老师该做的推给家长完成。似乎,老师只是一个调度员、一个同时审查学生和家长的权势人物。老师忘记应有的角色担当,学校纵容如此错位,单靠个别家长的觉悟与抗拒,是不够的。

在面对老师和学校无止境的无礼要求时,家长之间无法统一地行动,因为家长联合反对老师学校的沟通成本太高。老师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分而治之的分化手法就能得逞。在杭州这起案例中,确实有家长响应了老师的征召,老师也得以扬此抑彼,用积极的家长打击未参加的家长。

这次是个别家长的不忿,将老师嚣张的做派抖露出来,而校方仍然是袒护老师,可见他们拒绝检讨作为教育者理应谨守的本分与职责,依然习惯性地压制家长——因为他们清楚得很,只要学生在他们手里,家长翻不了天。这种众所周知的角色异化、毫不掩饰的“人质”控制模式,到了该被整顿的时候了。

家长没参加小学大扫除被面谈,如此学校老师不图片来源:CFP

所以,不管是老师在家长群里像皇帝那样发号施令,还是家长对老师的不服,以及最终将杭州的这起家校冲突公之于众,在众人点评之外,辖区教育局都不该缺位,而应该主动介入,站位更高地发声,作出合理的是非裁断。这样的老师和学校被惯了太久,最后伤害的仍是学生,是那些被罚站承受羞耻感的学生。

尤其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老师指责家长不来参加大扫除,勒令家长讲明“不能来的原因”,说是对“老师不尊重”。这正是这场风波中最诡异的部分,不尊重家长、也没有职业自尊的老师,对于反对不当要求的家长,却大谈尊重。可见,这些颐指气使的老师已经迷失了,他们看待学生的眼光,恐怕更像是狼看待羊的眼光吧。

总的来说,杭州某小学曝光的这起家校矛盾,以琐碎事务的切口,直观展现了小学教育中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校、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学校之间的错位与畸形。如果小学的日常运作必须囊括对家长的任意使唤,这样的教育就会走样变形,反人性,学生就会成为“人质”,靠这种潜规则支撑的教育是没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