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04-17 15:27 的文章

城市观察家|叶青:湖北财政运行正常要依靠中央

武汉“封城”期间,除了广为流传的方方日记,58岁的叶青也每天笔耕不辍,用文字记录下武汉抗疫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及他的思考。

叶青自2003年起担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湖北省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由于敢言,叶青自称是“爱挑刺的党外人士”,也被网友贴上了“另类官员”等标签。

封城期间,叶青共提交了32条建议,尽管他坦承自己是“广种薄收”,但他将提建议视作自己的义务与职责。

此次,搜狐城市深度对话叶青,聊一聊他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反思,以及疫情对湖北经济的影响。在叶青看来,经济疮疤终会痊愈,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湖北地方财政的运转不会出现问题,但在社会治理层面,我们仍需时刻反思。

搜狐城市:武汉“封城”期间,您坚持撰写武汉疫情日记,并提交了多份提案,您提了哪些建议?这些建议是否有被采纳?

叶青:封城期间,我做了4件事,写日记、接受采访、提建议以及直播。

我写日记首先是因为我有每天记录、分析中国经济亮点的习惯,这次疫情发生后,一位在网信部门工作的朋友建议称,疫情可能会持续较久,有兴趣可以写写日记。所以自1月23日起,我开始撰写“叶青武汉日记”,记录当时武汉的真实情况。

至于提建议,其实也是身不由己,或者说是形势所迫。当时只要你身在武汉,就会不断接收到令人不安的信息,于是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思考武汉应该怎么办,并且提出建议。此外,除了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的身份外,我还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曾当过10年全国人大代表,目前担任湖北省政协常委,所以我有参政议政的习惯,即找出社会、政府机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以推动政府管理优化、社会进步。

此次从1月25日到4月8日,我一共提了32条建议。第1条建议源于一个网民的启发,他称建设火神山医院至少还要10天才能使用,为什么不把宾馆、酒店、校园先当做治疗中心呢,疫情结束后再消毒归还就行了。我认为此建议非常有价值,于是我就提交了我的第1份建议。

再比如,我发现卫健委系统的部分干部不太专业,所以我提出专业人做专业事,卫健委主任一定要由懂医学的人来担当,这样我们武汉人才会放心。所以这段时间,新上任的卫健委主任大多是医科出身,而且都毕业于名牌院校,例如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将担任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我还曾建议一个省要有一位分管卫生、健康的副省长,这样卫生方面就能形成一个独立闭环的系统,那就更有保障一些。

此外,我建议官员不要戴N95口罩,把口罩留给医护人员;建议中国的下一步发展应该有三大重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健康保障。就这样,随着事情的发展,我看到了什么问题,我就不断地提建议。

城市观察家|叶青:湖北财政运行正常要依靠中央叶青在省政协APP中所提建议的部分记录/受访者供图

至于这些建议有没有被采纳,其实我是广种薄收。我一般通过4个渠道提建议,一是交给民进省委会;二是直接提交给民进中央,因为我是民进中央的特约研究员;三是在省政协APP中,有专门供政协委员提交社情民意信息的渠道;四是通过国务院客户端的微信小程序,比如给总理提建议。

我觉得这70多天没有白过,我的这些建议都提出来了,至于采纳多少,我觉得没有关系,提出来就是最痛快的。

搜狐城市:有公共管理学者指出“弱地方政府如湖北,习惯性地接受中央指挥,习惯性地陷入因循守旧的惯习中,因而在疫情初期延误了防控的最佳时机”。您认为经过此次疫情,有哪些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叶青:在这次疫情防控的初期,武汉确实遇到了许多难题。说实话,武汉的干部和群众基本上没有疫情防控的经验,17年前非典的主战场在北京和广州,对于武汉而言,非典似乎只是擦肩而过,我记得当年好像口罩都没怎么带。疫情防控经验的缺乏,再加上早期专家称不会人传人,所以很多东西可能就进入了一个错误的轨道,老百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虽然武汉已经“解封”,但我们要时刻反思,我们留下了什么?就疫情防控经验而言,我认为有两点,一是信息透明很重要,政府官员要讲实话。如果武汉市民早点知道病毒会人传人,大家就会减少外出的次数。就我自己而言,去年12月15日到1月20日期间,我经常应邀参加很多企业、商会的年会,对于早期疫情预警的迟滞,我觉得很气愤。二是复盘早期的疫情防控过程,其实我们本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如果我们能够提前5天,封城封小区封超市,那么情况就会好很多;退一步讲,如果在1月23日封城的同时,封小区和封超市能够同步进行,那么结果也会不一样。但实际上,从封城到封小区,我们浪费了许多时间,在此期间,人员大量流动,结果导致交叉感染。所以,疫情防控期间一定要抓紧时间,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搜狐城市:受疫情影响,2月湖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零星收入入库,您预估疫情对湖北财政收支的影响规模有多大?是否会影响今年政府在市政建设、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

叶青:关于地方财政的支出,大家不需过分担心。2019年湖北省的财政支出,有一半来自于中央的转移支付,虽然2020年的突发疫情,会导致湖北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但今年中央对湖北的转移支付比例肯定要高于去年。转移支付可划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性转移支付,预计今年中央财政将会给湖北更多的专项性转移支付。

除了通过转移支付来满足地方财政的需要外,地方政府还可以发行地方债券。目前,湖北省已经发行了第4批政府债券,其中专项债券规模为124.5亿元,在发债方面,中央财政也会给湖北更多的支持。

此外,还有一些来自于其他方面的拨款。例如,受疫情影响,如果湖北省社保基金面临收支缺口,那么中央肯定会保证湖北三项社保基金待遇的落实。尽管地方财政相对独立,但在目前的情形下,中央财政会给湖北更多支持。

最后,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缓解财政压力。湖北有很多的投资项目,仅在4月10日,武汉市就集中开工1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800亿元,而这些就来自于开发银行的支持。

搜狐城市:2017年,湖北省养老保险基金就已面临“收不抵支”的难题,此次疫情下又免征企业社会保险费5个月,您预计减免政策对湖北省社保基金的影响是否可控?

叶青: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湖北地方财政的运转是不会出现问题的。社保要从省级统筹进入全国统筹是一个预期目标,全国的社保资金从哪来?目前央企利润的上缴比例已从10%提高至15%,甚至更高,它们是我国社保基金强大的资金来源,并且央企的利润需要更多地进入社会保障基金,用于国民的社会保障。因而在全国的统一安排下,我认为中央不会让湖北陷入一个很困难的境地。

搜狐城市:您刚刚提到可以通过增加发债指标来缓解财政压力,但近年来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是社会共识,您认为该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叶青:地方债的发行规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鉴于湖北疫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很多项目与产业需要恢复,湖北的债务余额可以适当扩大一些。

但是,在债务余额进行弹性调整的同时,也需考虑债务风险的隐患。例如,在湖北困难期间,可以适当扩大一些,等困难过去后,债务余额还是可以下调,另外从全国统筹的角度看,湖北债务余额扩大的同时,其他省份可以稍微降一些,这样就可以降低风险了。

搜狐城市:为复苏经济,消费券成为多地刺激消费的手段,但由于地方财力差异,湖南怀化就出现了扣教师工资促消费的闹剧,您认为消费券的发放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兼顾刺激消费和保障民生的双重目标?武汉应该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吗?

叶青:湖南怀化扣教师工资促消费,肯定是不合理的,这属于没有市场观念的领导作出的一个决策,会产生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市发行消费券,总规模超过50亿元,而它拉动的效益一般是10-15倍。例如,截至4月4日18时,杭州市消费券已兑付金额为1.26亿元,而由此带动的消费,则达到了15.8亿元。武汉市第一批2000万元的惠民消费券,也已于4月15日发放,10多分钟就抢完了,我都没有抢到。除了武汉,恩施市也发放了200万元的美食消费券。

关于消费券的问题,我认为还需要注意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因为很多贫弱群体压根不会使用手机抢消费券,所以我认为,消费券只是一个短期的、暂时性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低收入者稳定的消费能力保障。

比如,2018年武汉市民每人月均消费2500元,那么政府就需保证最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不低于1200元,也就是人均消费的一半,如果有人未达标,那么就应通过财政保障其消费能力。以此测算,武汉市政府大概需要花费130亿元,这与武汉市GDP总量相比非常小。所以我建议,除了短期内发放消费券外,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低收入者消费保障常态化的制度。

城市观察家|叶青:湖北财政运行正常要依靠中央疫情期间,叶青记录下超市里的物价/受访者供图

搜狐城市:有武汉学者预估,“疫情导致湖北省2020年的GDP损失达到15.74%-21.26%”,您如何分析此次疫情对湖北经济的影响?您所在湖北省统计局,是否有对今年湖北省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期目标重做调整?

叶青: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对评估湖北的经济损失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例如2020年1-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而湖北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期下降了43.1%。也就是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处于疫情风暴中心的湖北,所承受的压力更大,我估计第一季度湖北的GDP增速可能是负数。

但从统计的角度来讲,通常第一季度GDP只占全年GDP总量的20%,第二季度占25%,三四季度会超过55%,所以说对全年经济的预测,还要看第一季度的损失,能否通过后面三个季度弥补回来,我建议大家不要过度的关注GDP数值的变化,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

搜狐城市:您曾提出“疫情过后,武汉一定会跻身一流城市”,鉴于疫情重创武汉经济,您的判断是否过于乐观?

叶青:2019年中国城市GDP排名,武汉从第9位上升至第8位。排在武汉之后的是杭州和天津。2019年,武汉和杭州之间的GDP总量差距已不足千亿,受此次疫情影响,我估计2020年杭州极有可能发力超越武汉,但我对2020年武汉经济总量排在天津之前,还是很有信心的。

我在武汉生活了40年,在我看来武汉有六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长江和京广线两大动脉在武汉交汇,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可以取代武汉的区位;二是科教优势,武汉有84所大学,70位两院院士,创新能力非常强大;三是产业优势。从钢铁行业到汽车制造业,再到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武汉的产业发展底蕴深厚;四是文化优势,例如汉剧、琴台文化;五是生态优势,武汉是中国水域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相当宜居。六是改革优势,陈一新任武汉市委书记的441天里,武汉在全面改革开放方面,形成了十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除了这六大优势外,历经疫情磨炼的武汉,在大健康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发展方面,留下了很多实战性的经验,而这些都将是成为疫情过后,武汉跻身一流城市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