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4-08 15:02 的文章

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难倒冠军,出题人:

在很多人眼里,语文课本的权威性似乎不用质疑,但毕竟一本书那么多字,其实是难免出错的。福建就有位8岁的小朋友,在二年级课本《羿射九日》一文中发现了一处错误:文章前文已经讲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后面一段又称“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这个错误被发现后,人教出版社及时回应,表示会在下一版中修改,并鼓励小朋友们“找茬”。

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难倒冠军,出题人:

而在近日,《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组长李定广教授也加入了实力找茬的行列,公开指出语文课本有误。事情要从诗词大会第4季的一道题说起,当时冠军陈更遇到这样一个题:

张继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他“愁”的原因最可能是:A旅费不足,寄宿游船。B国家动乱,自己漂泊。C环境凄凉,疾病缠身。

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难倒冠军,出题人:

当时这个题,北大博士陈更选的答案是A,她表示这首《枫桥夜泊》是张继落榜后所写,当时他肯定是落魄潦倒,所以A选项更合适。但专家指出事实并非如此,张继并没有落榜,据《唐才子传》记载,张继在公元753年首次科考就进士及第了。张继此诗写于苏轼城,他本是湖北襄阳人,之所以会流落至江南是当时大环境所迫。

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难倒冠军,出题人: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率部逃至蜀地。进士及第的张继还没当上官,就不得不离开长安。和当时的很多才子一样,他选择了逃至江、浙一带避难,于是在路过枫桥时,张继写下了这首让他名垂千古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不少网友听到李定广教授的讲解都表示自己错了多年,为李教授点赞。

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难倒冠军,出题人:

命题专家李定广后来表示,陈更虽是第4季的冠军,但此题答错并不怪她,因为关于这道题,语文课本都是错的。李定广此话,指的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散文,名字叫《不朽的失眠》。这篇散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张晓峰女士,此文文笔隽永,用十分写意的文字诠释了张继在那个夜晚的感慨,文章的第二段是这样的: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很显然第一段的描述内容就是错误的。那个失眠夜中,张继想的并不是自己落榜的事,他郁闷的也不仅仅是自己的潦倒,其中还含有家国情怀。

诗词大会考《枫桥夜泊》,难倒冠军,出题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落第说”是子虚乌有的,那为何几十年来一直有人这样说呢?笔者翻看古代名家对此诗的点评,发现宋、元、明、清并没有名家这样说。而现代人则极有可能是因为《唐才子传》中记录了这样一句话:“然铨选落第,归乡”,把“铨选落第”当成了你进士落榜。所谓“铨选”其实是唐代官员的一种选用制度,科举考中的进士,并不能直接当官,而是要与复官的,捐官的一起被铨选上,才有官做。虽然铨选也决定了一个读书人的命运,但与进士落第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通过诗词大会这个很简单的题,我们应该明白,在品读古诗词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望文生义,也不应该想当然,不然曲解就免不了。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