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1-15 12:21 的文章

滴滴、美团被重罚背后:网约车准入标准已经过

网约车平台,正值多事之秋。

7月,监管部门累计对滴滴、美团等14个平台检查21次,针对各种违法行为开出罚单114张。其中,滴滴出行被罚550万元,美团出行被罚147万元。8月14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表示,监管平台近3天的数据显示,滴滴的不合规网约车辆占比超过82%,美团超过15%。为此,监管部门向滴滴出行上海分公司开出两张10万元的罚单。

一张张罚单,其实就是一刀刀“刺向”了网约车平台的软肋——不合规网约车辆过多。网约车平台不符合规定,受罚自然合情合理。不过我们也要考虑的是,为何网约车平台上的不合规车辆会那么多?网约车准入标准已经过时了吗,又该如何调整呢?

无法回避的事实:不合规网约车已经泛滥

在大城市,网约车的准入标准是非常严苛的。以上海为例,上海对网约车运营提出“双本地”的要求,即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车辆必须是本地牌照,司机必须是本地户籍。此外,对车辆还有轴距、排量、车龄等多种要求。但是按照这样严苛的标准,根本没有多少网约车能触碰到“双本地”的门槛。尤其是上海户籍,有太多人都拿不到。

在这样严苛的标准之下,自然会对网约车平台造成沉重的打击。按照此前滴滴发布的2016年数据显示,在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名司机中,只有不到1万名司机拥有本地户籍。换句话说,如果按照标准严格执行,上海的滴滴网约车会在瞬间减少到仅剩1/40都不到。至于美团等网约车平台,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大众的出行需求却愈发高涨。传统的出租车、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难以全面满足大众的出行刚需。便利的网约车,已经成为交通出行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如果没有那么多不合规网约车,那么必然会影响大众的出行。不合规网约车的泛滥,是建立在真实出行需求基础之上的。

看到曙光,网约车有可能加速走上合规阶段

我们非常理解监管部门的做法,毕竟不合规网约车有潜在的安全风险。不过按照“双本地”的标准进行一刀切,的确会影响到大众的出行。或许,上海当地出租车的发展轨迹能够被网约车所借鉴。

据了解,上海当地的出租车也要求司机必须有本地户籍。但是据媒体爆料,非沪籍的出租车司机正在增加,占比有可能超过三成甚至更多。这是因为上海本地人不愿从事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但出租车又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最终导致外地司机大量增加。

去年上海市交通委已经表示,在严格准入条件的前提下,将适度放宽对出租车驾驶员的属地限制。既然面对现实情况,出租车司机可以放宽属地限制,那么网约车其实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做法。

而就目前来看,政府正在高度重视平台经济的发展。就在8月上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特别提到网约车,表示要指导督促有关地方评估政策落实情况,优化完善准入条件、审批流程和服务,加快平台经济参与者合规化进程。

看来,网约车行业已经看到了曙光。在政策的支持下,网约车有可能加速走上合规阶段。在保证网约车安全性的前提下,随着它的合规,能够为交通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网约车准入标准过时,亟需制定新政策

其实我们都知道,网约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成长得过于迅猛,这导致它在一定程度超出现行经济、法律、政策的管辖范围之内。曾经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已经难以真正对网约车实现合理、科学的管理。这也是为何网约车会遭遇“上海堡垒”,让自己碰得头破血流。

不过当问题出现时,不能还按照此前的标准进行处理,而是要前瞻性地制定让网约车可在正常轨道内前行的政策。换句话说,前几年发布的网约车准入标准已经过时,亟需制定新政策以满足大众出行需求、网约车平台及司机的权益等。只要掌握好其中的平衡点,就能让大众生活变得更加舒适,进而实现多方共赢。(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