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12-04 16:34 的文章

互联网需要返璞归真的“匠心”

2018年,我与孙总匆匆忙忙从生物科技的项目转移到互联网项目上来(一个健康美丽的生活服务平台:“仰生活”APP),视线便再也没有离开过。

中国的互联网从业者,伴随着改革开发的节奏,走过了山村小路,走过了越野山路,走过了泥泞沼泽,迅速的到达了高速公路。传统为之让路,市场为之兴奋。一切显现的那么自然流畅,一切又显现的那么汹涌澎湃。

互联网需要返璞归真的“匠心”

从1998年至今,中国从屈指可数的互联网公司井喷式的发展到几百万家互联网企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传统产业到数字化产业的第一步。2015年前后,数字产业化初具规模后,市场又迎来了她的孪生兄弟-产业数字化。此时资本市场有人走过了独木桥,有人依旧摩拳擦掌四处观望, 此时的互联网犹如资本市场的金矿,有一个算一个,要多少给多少,都希望搭上这趟互联网红利列车。

2019年,资本市场进入所谓的“低迷期”,大致原因有二,项目的选择问题,红利的回收问题,一时间投行“跟风”节奏没有了,一时间对互联网是收割机的说法响彻市场………..

按常理,产业越成熟,风险越可控,今天的互联网从知识领域进入人们的常识领域,投资人却更加的理性,更加的谨慎小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如果你把一个产业变成“流行趋势”,那么在过去的10年里,有太多靠改革开放腰包硬朗的人为这个流行趋势买了单。难道互联网产业不是一个朝阳产业?不是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产业?狐疑之声铺天盖地。

互联网需要返璞归真的“匠心”

我们回顾1998年至2008年的10年间,新浪、搜狐、TOM、腾讯、百度、网易、慧聪、ebay、携程、盛大、联想、当当、九城、金山、8488、分众、华为………..犹如大唐盛世渲染着那个互联网巅峰的10年,与此同时也造就了改革开发后的一批真正意义的中产阶级。回顾他们的创业史,你不难发现一个共性,探索与学习并存,而让他们真正走向成功的只有两个字“匠心”。反观今天数以万计的互联网从业者,互联网企业,是否能与当年互联网从业者的创业精神、职业姿态比肩,当然是否还能看到当年唐宋八大家的空前盛世,值得思考,值得深究。

也就在最近几年,至上而下,都在提“匠心精神”,什么是匠心精神,互联网有没有所谓的“匠心”可定义,可追溯。如果把互联网从业者比作匠者,首先是要持续地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心无旁骛,精心雕琢,如今,匠心已被提升为更高境界,称谓匠心精神。什么是匠心精神?是指在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的情形下,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优品精品;是一种专注、是一种严谨、是一种态度,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自信,面对浮华,永远保持担当的信念与负责的节奏。

互联网需要返璞归真的“匠心”

互联网作为今天影响全球发展的服务主体,我把这个10年称为“互联网复兴的10年”,所指并非互联网本身对市场数字化的迭代、更新、进化过程,这个潮流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我所指依旧是以人为本,如果下一个10年还想回到98-08的那个10年,互联网从业者,非“匠心”不可取,你再也无法用已知骗无知,你再也无法用战略拿投资,你再也无法以互联网从业者自居而自豪,光环被传承而褪色,究其因,我想说,商着无域,相融共生,互联网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为社会、市场的主体附能,推动发展,推动进化。

互联网的匠心不需要光环,但一定颇具光芒。 今天的商业组织结构,今天的经济结构,都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时间的衡量标准是内容,是行为,是发生,所以让更多的事发生才是我们今天要做的,去不断尝试,不断挑战,7个音符从有人到今天,有谁跳出了?我们今天面对的不过是供应链、服务链上的一些事,不过是人、货、场的一些事,打破了嚼碎了的事搞成学术,搞成门派,搞成敌对势力。有没有更好的一种方式?矛盾是结构重置的根本,结构重置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可以有,但一定要拎的起放的下,我们鼓励尝试,但是绝不姑息投机者、野蛮人,说起野蛮人,我想互联网不乏野蛮人,也正是因为太多的野蛮人跌落深渊而让大家的忧患意识、风控意识提高。

再者,互联网没有经验,只有探索,互联网没有边界,只有区域。

今天的互联网,只不过是在供应链的路径上,用佣人的手段去缩短供应链的路程,满足人们高热度、多选择的生活节奏。

互联网需要返璞归真的“匠心”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被割韭菜的那一批资本家,足够的钱可以附能,也可以抹黑,趋势很重要,人很重要,模式很重要,事实上我们今天最应该敬畏的是“投资人”,因为拿着真金白银去推动行业、改变社会会的进程中,自己获取一部分剩余价值,合情合理。

互联网需要鱼龙混杂,资本圈需要宁静致远,市场需要从社会学角度去丈量其每个时代新鲜与陈旧的交替,也仅仅是交替我们就认为是发展,这便是生态本身的轮廓所在。

祝愿中国的互联网在满足产业数字化的进程时,同样满足互联网本身的高频、高质、高效、高能。在这个维度,没有丈量的工具,唯有自身的悟道,我讲的是,别把所有的洋玩意儿当标尺,当时尚,当前沿………….每一条路都具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的特点。

2020年岁末,我与孙总继续坚定不移的走着互联网之路,多了合伙人,多了同事,多了信心,多了思考。我们的平台叫-“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