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11-07 15:23 的文章

教育部: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

  近期,教育部明确指出,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其中,将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相关课程。对此,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急诊科主任冯颜修表示: “当有人突发心肌梗死、脑溢血等急症时,早1分钟抢救或许就能挽救生命。”同时,他认为急救知识要从娃娃抓起,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应成为每个公民的“必修课”。

  教育部表示,在学校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对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紧急救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探索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

  急救知识进校园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第三医院医护人员走进邯山区滏河学校,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主题活动,为师生科学普及急救知识,现场模拟演练心肺复苏、外伤急救技术,提高师生日常自我急救能力。

  活动中,医护人员手把手地为师生传授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在心肺复苏环节上,医护人员详细讲解在紧急情况下,心肺复苏的重要意义和操作要点,并利用模拟人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此外,在发现患者意识丧失后,应及时拨打120并对患者展开积极抢救,直到急救车到来。

  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参加现场情景模拟操作演练。学生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拿着三角巾在扮成“伤员”的同学手臂上,松紧适宜地缠绕,进行急救练习,掌握外伤止血、包扎、固定的方法。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一位同学说道: “今天的演练简单易懂,实用性很强,对平时的生活有帮助,期待学校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

  挽救生命掌握急救知识

  《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 2017》指出,我国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 2.9亿,每年猝死人群中80%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其中 90%发生在医院外其他地方;《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0版)显示,我国每年平均有近3万名儿童死于淹溺。

  此外,异物导致的窒息、交通安全事故、触电等都是导致大众意外伤害的杀手。在意外伤害和猝死发生后的60分钟内,前10分钟起着决定性作用,有“黄金1小时,铂金10分钟”之说。冯颜修表示: “在这10分钟内仅仅等待、依赖专业的医疗救助赶到现场进行施救,国内外急救系统均难以实现。为患者立即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才能真正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为后续的抢救工作、改善预后赢得宝贵时间。”

  培养“急救达人”,惠及大众

  心脏骤停应怎样做心肺复苏,游泳溺水如何进行人工呼吸,遇火烧伤如何进行快速处理……这些生活中的意外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很近。掌握急救知识,关键时刻可拯救生命。

  冯颜修表示,急救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急救常识纳入教学中,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家长、学校及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在科学的基础上,学生更易精准掌握医学急救知识及操作要点,达到标准统一的施救效果,从而更好的普及、惠及大众。

  无论是自救还是救人,这些经过正规教学培训的“急救达人”,可以在救护车到来之前为患者赢取宝贵时间,能够在关键时刻拯救亲人和他人生命,造福社会。

  文:朱燕

  通讯员:白桦 李湛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家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