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川青新高速大通道最关键的“久马”建设有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摄影报道
10月27日上午,封面新闻记者探访四川久马高速多个工程点。这是久马高速全面实质性开工建设以来首次向媒体公开施工情况。
川西北高原秀美风光无限,然而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为施工带来许多困难。久马高速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地质极其复杂;穿越川西高原自然风景区,环境敏感点多。作为四川首条高海拔高原高速公路,项目具有高海拔、高寒、规模大、施工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等建设难点。
久马高速建设沿线风貌
高海拔、高寒
全线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 极端最低温-36℃
G0615线久治(川青界)至马尔康段高速公路(简称久马高速),起于四青省界,经阿坝县、红原县至马尔康市王家寨,止于汶马高速王家寨互通,全线219公里全部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3500米段长121公里,占全线的55%;3500~4000米段长98公里,占全线的45%。
因地处高海拔地区,久马高速沿线年均气温1.4℃,极端最低温-36℃,昼夜温差可达28.4℃,一天可见四季。受雨、雪、冰、雾、风等恶劣气候交错影响严重,气候条件恶劣,年均有效施工工期仅6个月左右。
四川交投藏高公司久马高速党委书记、董事长羊勇向记者介绍了全线情况
规模大、实施难度大
桥隧比近50% 地质情况复杂
久马高速全长219公里,桥梁隧道占路线长度近一半,其中超过3公里的特长隧道有6座,单跨超150米或总长超1000米的桥梁10座,工程规模巨大。绝大部分隧道围岩软、涌突水问题严重,存在大变形可能。
此外,施工中还将面临高原冻融土、混凝土耐久性、隧道弃渣利用、植被保护和恢复等重大难题。
同时,区域内路网结构尚不完善,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网欠缺,抗灾救灾能力较弱;沿线边坡陡峭,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机械设备运输困难,施工难度极大。
王家寨互通效果图
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穿越多个景区 环境敏感点多
久马高速走廊带经梭磨河森林公园、俄么塘花海景区、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莲宝叶则景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大部分路段穿越草原湿地区,环境敏感点多,生态复杂脆弱,工程实施面临巨大的环境考验,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任务异常艰巨。
(部分图片由四川交投集团藏高公司提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