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6-01 17:31 的文章

美国终于要动手了?本来现在中美关系就很微妙

美国终于要动手了?本来现在中美关系就很微妙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01

现在看来,大家对“瑞幸造假”这事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严重、严重、严重不足。

本来现在中美关系就很微妙,“瑞幸事件”让美国把一个公司的造假行为演变为对整个中概股的不信任,并倒逼中国做一些让步。

以前中概股造假不是没出现过,但美国也没啥好办法,该罚的罚了,该判的判了,但很多公司的主事者都是中国籍,美国司法管不着,很多骗子老板罚款肯定是不会交的,人也逍遥在外,公司本身就一壳,要不要无所谓了。

猫哥在《终于严查!丢人现眼的溃败,两个经济命门暴露无遗……》里详细写过,感兴趣的可以查查。

这些骗子爽了,但透支的咱们整体的公信力。

美国人肯定不甘心啊,最近上的手段有点厉害了。

先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在媒体上公开提醒投资人,“不要投资中概股”,最近美国最大在线券商盈透证券也发了邮件,将对集中持有中概股小盘股的账户实施压力测试,调整了中概股保证金规则,要求客户于5月12日前补足相应的保证金缺口,达不到新要求的账户会被面临平仓。

美国终于要动手了?本来现在中美关系就很微妙

压力测试要看的是中概股公司市值减少15亿美元时的保证金变化,对于市值不到15亿美元的公司,也就是算下股价跌没了,保证金该怎么收。

测试的幅度有点狠,但肯定不是心血来潮做试验玩。芝加哥交易所之前修订规则允许原油期货价格为负,像中行就完全不当回事,结果就出了“原油宝”事件。

目前266个中概股,市值不到15亿美元的有211家,占比80%。这个测试背后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为了应对中概股可能出现的极端风险,先做舆论宣传,再做测试,接下来说不好就是行动了。

02

过去这些年,绿诺科技、中国高速频道、东南融通等中概股,通过伪造客户关系,虚增利润疯狂造假,形成中概股信任危机。

在纪录片《The China Hustle》中,美国人甚至直接断言中国人都不可信:

美国终于要动手了?本来现在中美关系就很微妙

为什么说这一次美国监管层对中概股的质疑更可怕呢?

因为这次争议的主要焦点在于审计底稿和跨境检查。如果搞不定,保不齐美国出狠招。

“审计底稿”这几个字比较唬人,其实不复杂。

大家都知道美国发生过巨大的造假丑闻——安然事件。之后,监管部门开始亡羊补牢,制定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允许PCAOB从会计师事务所直接获取审计底稿用来调查。

这个PCAOB是干什么的呢?

说白了它是个会计行业的自律性组织,由不同会员事务所的会计师组成,但它不是把大家组织起来开开会、吃吃喝喝就完事了,它是个独立的监管机构,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跟它签约,那PCAOB就有权力随时上门查帐本,要什么数据你少废话,立马提供吧,而且PCAOB的注册会员也要定期上交审计报告。

这么一来,SEC主要负责具体造假案件调查,PCAOB更偏重日常审计监管,造假的难度大增。

你说,不跟PCAOB签约不就行了,那它不就查不了我了?

问题是,你不跟它签约,你就做不了业务了,美国监管规定上市公司聘请的会计师机构必须是PCAOB的成员,如果不是,那就没有上市公司找你做业务了。

所以,一般有美国业务的事务所都会签约,但目前有两个地区的美股上市公司审计底稿不直接发给PCAOB过审,这两个地区就是比利时和中国(包括内地和香港)。

03

问题来了,你会说,不对啊,非PCAOB成员不是做不了美股业务吗?

其实很多中概股请的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他们自然是PCAOB成员,PCAOB的成员中,有5%位于中国,做业务是有资质的,但是要说直接查帐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为这涉及另一个问题,跨境监管。去年底,咱们刚修订了证券法——

境外监管机构不得在我国境内直接进行调查取证等活动,未经证监会与我国有关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与证券业务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境外监管机构不得在我国境内直接进行调查取证等活动,未经证监会与我国有关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与证券业务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这个法规天经地义,没什么问题。这跟美国警察直接到中国抓人一样是不可接受的。

但之前不少骗子没少利用这点细小差别钻空子。

当PCAOB怀疑一些公司造假时,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他们查不了底稿,很多证据也确认不了,所以美国人查案难度很大,处罚也执行不了,很是郁闷,他们很想突破这个,用了很多手段,先是起诉。

2012年5月,SEC就起诉了德勤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指控其在处理中概股“东南融通”财务造假一案中,未能配合SEC提供相关审计工作底稿,这是SEC海外会计师事务所的第一案。

紧接着当年12月,SEC则发起对包括“四大”在内的五家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指控被告在SEC调查的9个中概股财务造假案件中,拒绝提供涉嫌欺诈的中国公司相关审计工作底稿,直接给了6个月的业务禁令。

这么干的目的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施压,希望PCAOB有权力对其注册在中国的成员单位进行审计检查,行使跨境检察权。

04

这么多年了,一遇到造假问题,这个跨境检查的问题就被提出来。

终于2013年,证监会、财政部和PCAOB签署了执法合作备忘录,正式开展审计跨境执法合作。

当然,这个合作要通过国内监管机构进行,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提供给美国SEC和PCAOB14份审计底稿,美国人肯定不满足啊,正想着怎么得寸进尺,瑞幸送了个大礼,大家都看到了,我们主动行使“长臂管辖”,对瑞幸展开调查。

证监会4月底还特地发文讲了跨境监管这个问题——

的确,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检查方案”,也承诺彻查跨境的违法违规问题。如果你回忆下过去一个月的财经新闻,“打假”绝对是目前的主旋律,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的态度是很明确,所以接下来就看美国怎么出牌了。

05

不排除他们出狠招,比如直接拿上市公司说事,你要继续美股上市,那就符合所有美国监管的要求,包括提供审计底稿,否则的话,你的财报发不出来,我也不说你造假,结果只能是被迫退市。

如果这么一来,公司是比较难办的,很多事他们也定不了。即便是合规的好公司,也比较担心美国滥用权力,所以很多公司开始行动,准备打道回国,主要是两个方向:港股和A股。

回港股是首选,港交所这边也在努力增加自己的吸引力。

美国终于要动手了?本来现在中美关系就很微妙

2018年4月,港交所修改了上市规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在港二次上市,并允许同股不同权或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主板上市。

这个规定方便了中概股回归,最近,网易和京东传出来要回到港股上市,网易预计募资规模在10-20亿美元,京东预计募资规模也在20亿美元的水平。

还有传闻称,百度和携程的香港二次上市进程也在快速推进,近期将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表。

新上市公司也把目标更多的瞄准了香港,比如农夫山泉。

还有后浪最喜欢玩的盲盒泡泡玛特,以及奶茶连锁喜茶都在赴港上市的路上。

······

另一条路就是回A股。A股的好处是估值给力,难点是条件偏高。

最近,证监会发了《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将CDR的门槛从2000亿降到了200亿,不过附加了条件:“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看起来门槛降低了,但目前中概股中市值在200亿以上的只有37只,至于他们能不能满足附加条件,还需要一个一个鉴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很水的区块链公司、小贷公司等等基本都被排除在外,至于那些有造假行径的公司,好日子估计也不多了,这可能是瑞幸事件带来的最正面的影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