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28 17:30 的文章

机器人令俄罗斯工兵如虎添翼

近年来俄罗斯为工兵研制了各类机器人,主要用于搜索、排除爆炸物。几型机器人已经列装,并在实战条件下(如叙利亚)经受了战火考验。此外,继续开展试验设计工作,很快会涌现全新的型号。

机器人令俄罗斯工兵如虎添翼

1、 轻型平台


为了搜索、排除爆炸物,工兵需要能够穿越任何缝隙的轻型、紧凑式机器人。工业部门已经研制出这种装备,俄军国际排雷中心在实际条件下成功进行了检验。

这一类型最早的机器人是“CET-1”公司研制的“金龟子”。系统采用紧凑、轻型(355×348×155毫米,不足5.5千克)四轮遥控平台,操作员通过双工通信进行控制。“金龟子”配备摄像机,可距操作员250米半径范围内进行侦察。基本配置的机器人保证在不同条件下搜集信息。

去年“CET-1”基于“金龟子”研制了新机器人——“天蝎”。其特点是拥有探杆和钩子,行驶性能进一步提升。主要任务——清除爆炸物张线,可以发现张线,然后借助升起的探杆推开或拽开它。机器人运动速度很快,可使其远离爆炸物破片、冲击波,还可以运送工程装药。

尽管与被发现的目标之间缺乏互动能力,轻型“金龟子”仍在叙利亚进行了试验,表现优异。更新型的“天蝎”在靶场条件下完成了试验。2020年底前应列装工程兵。

机器人令俄罗斯工兵如虎添翼

2、 带机械臂的“眼镜蛇”


很多情况下工兵需要带机械臂(用于与目标互动)的遥控机器人。俄罗斯研制了几种类似系统。例如,2018年起工程兵开始列装由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专业机械制造科研所研制的“眼镜蛇-1600”机器人。

“眼镜蛇-1600”是带机械臂、摄像机的自行履带式平台。运输状态下,产品的尺寸:850×420×550毫米,无附加设备时全重-62千克,可以在各种表面移动,穿越小型障碍。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控制。

机械臂的构造允许以离平台不小于900毫米的悬距进行工作。最大起重量(最小悬距时)25千克。机械臂配备可控钳子,也可以携带附加设备。

机器人可以搜寻、查找并研究可疑物体。可以搬运发现的目标或借助辅助设备对其施加影响。根据威胁的不同类型,“眼镜蛇-1600”可以直接将其清除或运往安全地点。

与多种用途的其他装备一起,“眼镜蛇-1600”被纳入“机动式工程扫雷系统”之中。所有装备可以汽车运输,时刻枕戈待旦。几天前,国防部宣布为工程兵列装了“机动式工程扫雷系统”。几套系统已经提供给部队。

这样一来,“眼镜蛇-1600”既可以作为自主式工程设备,可以在更复杂的多功能系统中使用。这不是带机械臂的唯一型号,大大提高了工兵分队的能力。

机器人令俄罗斯工兵如虎添翼

3、“天王星”族机器人


不久前生产技术集团第766局研制了“天王星”族机器人。在通用平台的基础上制造了具备不同能力的各类装甲车。该族首款是“天王星-6”工兵机器人。

“天王星-6”是六吨重的履带式装甲车,其上可以安装各类工程设备。履带式机器人采用功率为24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可连续工作5个小时。从操作平台通过双工无线电通信进行控制。操作员距“天王星-6”的距离不小于800米,可显著降低毁伤造成的风险。

机器人可用作三种类型的扫雷车,配备机械钳,也可用作推土机。配备这些设备,机器人可以进行土工作业,移动大型物体或在雷区中开辟出宽度为1.7米的通路。使用扫雷器对危险物进行机械破坏或引爆。

据计算,一辆“天王星-6”相当于20名工兵,而且机器人冒着巨大的风险,操作员的危险程度大大降低。车臣共和国危险地域进行的验收试验中,机器人的优异性能表露无遗。随后,“天王星-6”在叙利亚完成了扫雷。在靶场、现实条件下扫雷机器人的表现同样出色。

机器人令俄罗斯工兵如虎添翼

4、基于坦克底盘的机器人


经验表明,量产的坦克底盘也可以成为机器人系统的基础。“通路-1”扫雷机器人正是采用这一方法,基于BMR-3MA工程车研制。“信号”科研所对现有型号进行了大幅改进。

BMR-3MA扫雷装甲车基于T-90A主战坦克制造,保留了主要部件,而且为了安装扫雷设备,使用了加强型防雷组合件。保证可与先进的KMT-7、-8扫雷器相兼容。BMR-3MA基础型由两名乘员控制,可以搭载三名工兵。

“通路-1”方案为工程车配备了附加控制设备,可以自主工作或完成操作员的指令。操作员的工位位于单独的车辆中。经改进后,BMR-3MA保持了主要功能和总体性能,同时具备了另一个优势:操作员可以从安全距离进行控制。

2016年,“信号”科研所与国防部成功进行了“通路-1”的国家试验。装备表现优异,研制者宣布将进行量产。“通路-1”在展览、电视上进行了展示。2017年据称,量产型BMR-3MA已经列装部队。

4、总体思路


几年来,俄罗斯工程兵装备了多种用途的各类机器人。既有紧凑型便携系统,也有大型、重型装甲车。通过了试验,表现出色。一些型号成功参加了在俄罗斯国内外实战条件下的行动。

有趣的是,尽管各种方案千差万别,但思路却大同小异。从“天蝎”到“通路-1”,目的只有一个——保证在危险条件下完成工程任务,同时降低人员的风险。所有扫雷机器人能够远离操作员一定距离进行工作。经验表明,在各类平台、设备的帮助下,能以最大安全距离开展工作的思想完全可以实现。

目前为工兵分队制造了具备不同能力的各类机器人,在完成训练、实际任务时表现优异。显然,下一步应大力发展各类工兵机器人。可以充分运用积累的经验和高新技术,今后更先进的型号将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