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21 15:41 的文章

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会取代安卓吗?

这份蓝字关注,回复“1”抽取签名书

2019年5月16日那一天,美国将华为及其附属68家子公司纳入“实体清单”。

纳入“实体清单”,这意味着,未经美国政府批准,以后任何美国公司都不能与华为开展业务。

可是,华为是一家高度依赖美国技术、元器件供应、以及海外市场的公司。

如果美国供应商集体断供,比如谷歌公司不再向华为提供安卓后续版本的升级和授权;

高通、英特尔、赛灵思不再向华为提供芯片;

或者美国市场不再销售华为的产品…

这对华为来说,虽然算不上灭顶之灾,但也相当于绑住手脚,让华为寸步难行。

怎么办?

在去年(2019年)8月9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官方正式发布了,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

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会取代安卓吗?

发布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意味着什么呢?

华为选择在这个时期发布自己的操作系统,是迫于被美国制裁的无奈之举,还是早就已经部署好的战略呢?

此前,华为的常务董事和高级副总裁余承东表示:

我们的系统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智能穿戴,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并且兼容全部安卓应用和web应用。

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会取代安卓吗?

看到这个消息,很多朋友认为,华为研发鸿蒙操作系统,是为了取代手机时代的安卓、IOS,甚至PC时代的Windows,从而不被美国掣肘。

但其实不是。

任正非在采访中也说过:

华为推出的鸿蒙系统并不会取代谷歌的安卓系统。鸿蒙如果能够有一部分生态,那也是补充,而不是主要的替代关系。

因为,在安卓、IOS、Windows称霸天下的今天,想要做一个自主的跨手机、平板、电脑等平台的操作系统,还要形成自己的生态,实在是太难太难了,难到几乎不可能实现。

什么是操作系统?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从操作系统开始讲起。

什么是操作系统?

简单来说,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计算机的“翻译官”。

你想让计算机执行你的指令,你直接对它说:“计算2的10次方”,它是听不懂的。

在最底层,它需要通过电信号(通电、断电、高电位、低电位等)控制各种元器件来执行具体的任务。

操作系统的作用,其实就是把人的指令变成机器底层元器件能够“听得懂”的电信号。

但操作系统只是一个“翻译官”,它不能直接解决实际的问题。

比如你想要编写一个文稿,如果只有操作系统,你是编辑不了的。

你还需要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的软件和应用,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Word,比如IOS操作系统上的Pages。

开发一款软件或者应用,本身已经很不容易了,而想要开发一个承载着成千上万个软件的操作系统,更是难上加难。

有多难?

如果说开发一个软件或者应用的难度是10,那么在今天,开发一个操作系统的难度就是100,它们之间是数量级的差异。

为什么开发一个操作系统这么难?

计算机底层的元器件只认识0和1,要把人们的各种复杂指令翻译成只由0和1组成的机器语言,你应该能想象得到,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但是,除了因为涉及最底层的硬件,对工程师的技术要求更高之外,在做操作系统的道路上,还有一座(或者说是一群)几乎难以逾越的高山,那就是专利。

专利,到底有多重要?

你知道吗,市场上每卖出一台安卓手机,生产厂家都要给微软交几美元。

安卓操作系统不是谷歌公司的吗?厂家为什么要给微软交钱?

因为安卓系统中用到了大量微软的专利。

虽然微软的Windows是PC操作系统,而安卓是手机操作系统,二者看上去没有什么交集。

但是一些写操作系统的最基础的方法,早在微软开发Windows的时候,就被注册专利了。

安卓再怎么写,也不可能绕过去。

比如,微软发明了一种存储文件的方法,申请专利后,如果安卓也用这种方法来存储文件,那就必须给微软交专利费。

类似这样的专利,微软可能有成千上万个。

这成千上万个专利就像一堵墙,挡在了后来者开发操作系统的路上。

这就是微软的专利壁垒。

在科技行业,专利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护城河。

有了专利壁垒,后来的竞争者就再也无法超越你。

---

1997年,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苹果公司,那就是:濒临倒闭。

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夺回权利,然后做了一个饱受质疑的决策。

当时的苹果非常需要钱,但投资人都不看好苹果,于是乔布斯决定找他最大的敌人帮忙,那就是:微软。

他给比尔·盖茨打了个电话,说:

“微软在侵犯苹果的专利……如果我们继续打官司,几年后我们可以赢得10亿美元专利罚金,这一点你我都很清楚。但如果那样,苹果撑不到那个时候。所以让我们想想如何立即解决这个争端。我需要的是微软承诺继续为Mac开发软件,并且要向苹果投资,这样我们的成功也能让微软获益。”

聪明如比尔·盖茨也许根本没想到,乔布斯会疯狂到这种地步。

但他最终真的投了苹果1.5亿美元,救了苹果。

为什么?

因为微软拥有很多专利,苹果也拥有很多专利,他们俩一直在打专利官司。

乔布斯利用这一点向盖茨提议:咱们别打官司了,不然只会两败俱伤。我们俩可以交叉授权,所有的专利纠纷从此一笔勾销。

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些条件,给我投点钱,并且承诺为我的mac电脑开发office。

于是在1997年,微软和苹果达成了专利和解。

也是在那一年,人们终于在mac电脑上用上了office。

---

2011年,谷歌斥资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

但在2014年,又以29亿美元的价格把摩托罗拉抛售给了联想。

看上去谷歌太亏了啊,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是。

这笔交易对谷歌来说,赚,大,了。

因为谷歌留下了摩托罗拉的所有专利,而把硬件和品牌全部卖给了联想。

这些专利进一步扩大了谷歌的专利壁垒,让谷歌的城墙坚不可摧。

---

你看,微软、苹果、谷歌……这些专利巨人,一个一个挡在了华为的前面,无法逾越。

它们早已在PC和手机时代的操作系统世界里称了王。

这时,华为想要写出一个不侵犯任何已有专利的操作系统,推翻它们的统治,几乎没有可能。

更难的是适配

即便华为真的绕过所有专利,或者和这些专利巨头达成和解,做出了自己的手机或者PC操作系统,这还没算完。

如果华为想要像微软一样,做出一个开放的操作系统,它还要解决一个更难的问题,那就是适配。

如果说开发一个操作系统的难度是100,那么适配的难度就是1000。

以微软为例。

市面上有成千上万种电脑和电脑配件,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怎么去适配这么多机型?

每一版Windows的适配,对微软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那微软是怎么办的?

微软总部有一幢几层楼的机房。微软会把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电脑和电脑配件(包括CPU、显卡、鼠标、键盘等等等等)全部买回来,然后在操作系统的层面上,对这些东西做适配。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数量有多巨大,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

这个挑战对于华为来说,也同样巨大。

华为的操作系统怎么适配不同屏幕尺寸的手机?

在刘海屏上怎么显示?

在全面屏上怎么显示?

有的手机用高通的芯片,有的手机用澎湃的芯片,华为的操作系统怎么调用不同的指令集?

……

这些逻辑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华为不打算适配这么多机型,只想像苹果公司一样,做一个封闭的操作系统自己使用,也许它的适配难度并不大。

但是,但是,它会遇到一个更艰难的挑战,那就是形成生态。

如果说适配的难度是1000,那么形成生态的难度就是10000。

— 4—

四大护城河

在了解怎么形成生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护城河。

巴菲特先生曾经说过,想要成为行业巨头,获得超额利润,必须为自己的公司挖护城河。

今天你所能看到的所有很难被超越的公司,都在早期建立起了自己的护城河。

那一个公司可以有哪些护城河呢?

有四个:无形资产、成本优势、转换成本和网络效应。

我们上面讲的专利壁垒,就是无形资产护城河中的一种。

除了专利,无形资产护城河还包括品牌和法定许可。

品牌的关键,不是知名度,而是是否占领了消费者心智,并且因此拥有了定价权。

比如蒂凡尼。

它的珠宝就是比别人贵,但你总觉得人生重大事件不买它,就不太对。

那什么是法定许可呢?

为什么过去父母总想把子女送到银行工作?

因为钱多活少离家近。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有钱多活少离家近的职业?

因为享受了超额利润。

为什么银行能享受超额利润?

因为这个行业有法定进入许可。

因为各种原因获得法定许可,进了围城的人,非常令人羡慕。

类似的行业,还有澳门的赌场,大陆的电信,以及各国的石油。

第二道护城河,是成本优势。

什么叫“成本优势”?

就是我成本比你低,所以卖得比你便宜,还能有钱赚。

你也降价试试?你一降价就亏损,因为你成本高。

因此,你卖贵因为没人买,就会死;你卖便宜因为不赚钱,也会死。

这就是成本优势。

第三道护城河,是转换成本。

我是百度云的用户,一直用得很顺手,所以还付费成为了它的超级会员。

后来,腾讯也出了款“腾讯云”,也很不错,价格甚至更优惠。

但是,我却完全不为所动。

因为我已经在百度云上有800G内容。我要把这800G内容,从百度云搬家到腾讯云,天啊,这个“转换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第四道护城河,是网络效应。

什么叫网络效应?

我们在《5分钟商学院 | 基础篇》学过, 网络效应,就是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这个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

一旦用户总数突破一个临界点之后,就会最终进入“赢家通吃”的状态。

这时我们会说,这个领域“格局已定”。

比如微信。

使用的人越多,对你就越有价值,当好友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你们之间就形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络。

就算有一天,你打算从微信换到另一个更好用的社交软件上,也很有可能因为大部分朋友都在微信上,而不得不回来。

— 5—

形成生态

我们刚才说,如果适配的难度是1000,那么形成生态的难度就是10000。

而在生态级,华为遇到的真正挑战,就是网络效应。

Windows已经在PC操作系统市场形成了网络效应,安卓和IOS已经在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形成了网络效应。

华为作为一个后来者,即便开发出了自己的PC和手机操作系统,但想要打破Windows和安卓的网络效应,形成自己的生态,可以说几乎无法做到。

为什么?

我们前面说过,操作系统只是一个“翻译官”,本身不解决实际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是操作系统上的app。

你今天做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用户还不多,用户不多,就没有人愿意为你的操作系统开发app,因为覆盖不了开发成本。

而没有人愿意为你开发app,就更不可能吸引更多的用户。

恶性循环。

微软曾经在PC时代那么成功,可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苹果和安卓都已经形成自己的网络效应,微软就很难跟他们竞争。

怎么办?

微软当初做Windows phone时,想了一个办法。

找到IOS平台上做得最好的50个APP厂商,说:你们帮我的Windows phone开发app,所有的开发费用,我来出。

可是,虽然app开发出来了,用户增长还是很缓慢。

后续app更新需要大量费用,微软一旦不再投钱,好不容易积累的用户就会马上流失。

最终,微软的Windows phone还是没有形成自己的生态。

网络效应一旦形成,就几乎不可撼动。

— 6—

我在下个时代等你

如果说开发一个软件或者应用的难度是10;

那么开发一个操作系统的难度就是100;

适配所有机型的难度就是1000;

而最终形成生态的难度就是10000。

在做PC和手机操作系统的这条路上,华为会迎面遭遇两条巨大的护城河:专利壁垒和网络效应。

在今天这个时代,想要跟那些拥有专利壁垒和网络效应的巨人竞争,几乎注定失败。

那怎么办?

也许华为的最佳策略不是超越这些巨人,而是一路狂奔,到下个时代等着他们。

微软是PC时代的霸主,已经拥有了专利壁垒和网络效应,那我苹果打不过他了怎么办?

我做个东西叫智能手机,到移动互联网的世界等着你,等你来到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我早已建成了自己的生态。

苹果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霸主,已经拥有了专利壁垒和网络效应,那我微软打不过他了怎么办?

我做个东西叫做云计算,到云计算的世界等着你,等你来到云计算的战场时,我也早已建成了自己的生态。

……

既然打不过,那我就不打了。

一路狂奔,我去下个时代占领领先优势,在下个战场等着你。

华为的5G,其实采用的就是这个策略。

2009年,国家刚刚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发放了3G牌照;

2009年,TD-SCDMA正式进入商用;

2009年,大家还在讨论“3G什么时候普及”;

2009年,华为开始研究5G;

而那个时候,人们对5G还一无所知。

正是因为在3G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华为就开始布局5G,所以10年后的今天,华为才能在5G领域遥遥领先。

在这10年中,华为在5G组网架构、频谱使用、空口技术、原型机实现和外场验证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它所创新的Polar Code、F-OFDMA新空口、UCNC上下行解耦等技术成为了5G的核心技术……

据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统计,截至2018年6月,华为在全球5G新空口和新核心网领域的标准专利数量均排名世界第一。

提前十年,华为就站在了下一个通信时代的塔尖。

— 7—

鸿蒙是为下一个计算平台准备的

正如5G策略体现出来的一样,华为一直都是韬光养晦的。

鸿蒙操作系统其实也是如此。

它和5G一样,都是为下一个时代,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准备的。

计算平台的迁移(从桌面时代,到手机时代),是战场的迁移,新战场,会诞生新的王者。

今天,一个全新的计算平台正在浮现:万物互联,比如手表,空气净化器,智能行李箱等等。

万物互联的设备量,远远大于手机的设备量,更是远远大于PC的设备量。

谁能占据这块没有竞争对手的空白市场,在新的计算平台,谁就能成为新的王者。

今天这一块市场有两个主要玩家:华为鸿蒙,谷歌Fuschia。

而华为真正的策略,就是用鸿蒙占据万物互联计算平台。

这就像安卓不关心Windows有多强大一样,鸿蒙可以不关心安卓有多强大,因为它们是不同的计算平台。

我们可以勾勒一幅图像:

PC时代操作系统:Windows + MacOS;

手机时代操作系统:安卓 + iOS;

万物互联时代操作系统:也许会是鸿蒙,和谷歌的Fuschia。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这里面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但是在PC时代、手机时代,早已关闭的可能性的窗口,已经打开,能不能成功,要看华为在空白战场建立生态的速度。

所以,鸿蒙真的有可能,成为一款真正的操作系统。

但不是取代安卓。

以前我们说,打败安卓的,一定不是另一个(another)安卓,而是下一个(next)。

鸿蒙,fuachia,都有可能是那一个,微软、小米也在跑道上。

在万物互联计算平台,发令枪刚响,华为暂时领跑,但是不是能持续领先,还要紧张观看。

祝福华为。

(我们所知道的信息还太少,以上判断仅基于有限信息。)

别走开!社群招募计划开始啦!

【好吃研究所】招募学员

如果你也是一名美食爱好者,如果你也爱做美食、晒美食、分享美食做法。

我们将与700多名爱好者一起在群里等你。

如果你对美食类社群管理很感兴趣、也颇有心得,欢迎你跟我联系,让我们一起把这个群变得更有趣。

入群方式:用户运营负责人 -二希,拉你入群。

品牌推广 | 培训合作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转载开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