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4-29 18:05 的文章

南帅浅谈陪伴孩子

昨天CoCo把烟灰缸打碎了,大概有那么两三秒吧,屋子静悄悄的,孩子的眼神耷拉下来,我把她抱到一边,很温和地告诉他:不要乱动,玻璃渣会扎到你的,以后要注意点。你还小,想做什么就告诉爸爸,爸爸帮你弄!”

然后孩子不停的给我说,她力气小,爸爸力气大。

我还纳闷呢,为什么这样说?

原来他是要打开熊仔饼,想把饼干往出抽的时候,没有控制好力道,用力过猛,把烟灰缸推到了地上。

但是打开饼干后他并没有吃多少。而是给他妈妈和我喂。

忽然想起她妈妈说饿了,才明白了女儿的用心,心里很是感慨和酸楚。如果刚才吼了她,可就伤了那颗充满温暖爱意的心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要急于发脾气,耐心一点细心一点就可以发现一个事实:孩子对父母,总是充满善意。只是有时候他们那年龄阶段表现出的善意行为,由于手脚协调也罢,或者是稚嫩的语言,常常被误解。

都说对于孩子,陪伴便是最好的启蒙和教育,但是所有的新手爸妈,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陪娃,都干什么,怎么陪,除了吃喝拉撒睡,那么点的宝宝给他读书讲故事也听不懂,跟他聊天谈心更是天方夜谭,陪他玩游戏也不知道玩什么,玩着玩着就成了他一个小猪佩奇,你一个手机,大家各玩各的。

如果是这样陪娃,不仅起不了启蒙的作用,反而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对亲子关系也不好。

说点哲学的意义,上天让我们生养一个孩子,其实就是让我们去经历我们没有记忆的那段曾经。

既然是陪娃,就是陪着他一起成长,陪她一起学会怎么认识这个世界,同时也让我们学会认识自己和怎么做父母,所以,陪娃成长,而不是替他成长,更不能拔苗助长。

3岁以前,孩子的世界里都是父母,所以,父母的陪伴是不可替代的,大约CoCo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争取每天陪CoCo至少玩一个游戏,一起玩过家家,唱歌,哪怕是拿着笔胡乱画画,剪纸……反正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反正就是陪孩子一起,尽可能的让她多接触一些事物,尽可能的多带她出去接触大自然,让她意识到她已经来到的这个世界。最近因为疫情,两个多月了,就出过两三回门。

我一直相信,见多识广这个词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学习从小就不好。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的知识。或许更多的就是因为见多识广。(好像有点害臊。呵呵)

但是也有很多人说,孩子那么小,你给他说他也不懂,说了也不一定记得住,再大一点再学也不迟。

孩子3岁之前没有记忆,所以经历什么就无所谓?

当然不是,很多人都会无缘由由的怕蛇,但真的被蛇伤过的人还没有被狗咬过的人多,那为什么还怕呢?因为哺乳类动物对于爬行动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这或许是来自于远古记忆在基因中的残留,在还是狩猎的时代,爬行动物对人类的威胁与危险已经植根于我们的思想与血液,直至千百万年后的今天仍然不可抹去。

既然千百万年前的经历都会有影响我们,为什么我们要说孩子3岁前的经历不会影响他的人生呢?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3岁前儿童脑皮质的各个区域还没有完全成熟,儿童识记的材料促使了大脑的发育,而发育的脑区的结构又控制了先发育的脑区,妨碍了原先记忆的东西,使人不能回忆起更早发生的事情。但是这种记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构成大脑以后思维能力的基础。

这么说3岁之前的经历不仅有影响,而且影响重大。

我不是说要让他认识多少字,背多少唐诗什么的。

而是养成学习的习惯以及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跟他说各种各样的话,哪怕他听不懂。要知道种下一颗种子,迟早会发芽。

有人大概会想问我有没有什么陪娃的技巧或者神器?

没有什么技巧,就是用心陪伴。

就像我一个好兄弟,平时很少见他发朋友圈 ,自从有了小宝贝。发的朋友圈里一多半都是。即使没有只言片语。也能感受到他对孩子满满的爱。

至于所谓的神器,我感觉没必要买所谓的早教器材呀什么的,生活中的日常的那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就是孩子最喜欢的,记得CoCo小时候一个塑料袋能玩一下午(塑料袋特别危险,玩的时候大人一定要在跟前),有时候过于高科技的玩具恰恰抹灭了孩子发现与探索的兴趣。

只要孩子做的事情没有危险。即便是搞得一团糟。放手让他去做,不让他去感受,或许他就会永远的放弃主动尝试。

CoCo经常要给我帮忙做饭,切菜洗碗。一年多前(两岁左右)帮忙的时候还是把厨房弄得一团糟,一团乱。但是现在帮忙的时候已经能收拾得好利索了。才刚过三岁啊。所以有时候我挺欣慰的。

有时候一不注意,他就会把整面墙画得很乱七八糟。会把纸剪得到处都是。但是,不要生气。

他把墙画的乱七八糟,是因为他不明白墙不能画,他只是喜欢画画。

把纸剪得到处都是的,其实她只是想剪出自己要的东西。

我们误解孩子很多。父母常犯的错是:用事情的结果,去臆想事情的经过。

如果孩子做了错事,我们只是一味责怪和批评,有的孩子会如实告诉父母真相,而更多的孩子担心受惩罚而闭口不言。我们应该包容孩子最本质的东西,不应该让孩子无辜的纯真行为受到伤害。

最后的话。

平民问上帝:为什么这世界上这么多孩子,但只有很少人能成功和幸福呢?

上帝回答:因为很多孩子头上的犄角被剪掉了啊。

平民不懂:什么犄角?

上帝回答:犄角就代表孩子的特质,有些孩子的犄角被呵护得闪闪发亮,而有的犄角却被迫盖上了遮羞布。

善意就是孩子最明显的特质之一。

越小的孩子捣乱,他其实内心并不是真的捣乱,是在以他认为对的方式处理自己能够处理的问题。

倘若这个时候,父母把偏差行为误以为是捣乱,对孩子进行指责、谩骂,孩子的善意便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