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1-01-04 17:43 的文章

解放军有两位传奇将军,同龄、同乡、同事,还

在人民解放军开国元勋中,有不少将军来自一个地方,出自一支英雄部队,有的还是亲兄弟、堂兄弟。

但是,许世友将军和钱钧将军竟然有七个“同”,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甚至绝无仅有。

解放军有两位传奇将军,同龄、同乡、同事,还

许世友将军 钱钧将军

1955年9月,许世友与钱钧同一天被授予共和国开国将军军衔,前者为上将,后者是中将;

两位将军曾是解放军南京军区的同事,1955年至1973年间,许世友将军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65至1975间,钱钧将军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许世友将军与钱钧将军是河南同乡,两位将军的老家距离不过50公里;

许世友将军1905年出生在河南新县,钱钧将军1905年出生在河南光山,两位将军还是同龄人;

许世友将军与钱钧将军“师出同门”,他们都是少林弟子,许世友在少林寺呆了八年,钱钧在少林寺呆了五年;

许世友进入少林寺的时间比钱钧早了三年,但是,两个人却在同一年离开了少林寺;

许世友与钱钧都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参军时间虽然有先后,但是,他俩参加的是同一支红军队伍-红四方面军。

有意思的是,两位将军有这么多的相同之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两个人的交集却并不太多。

比如,许世友与钱钧在少林寺同处了五年,居然互不相识。

直到红军长征到了陕北,两个人在一起闲聊时,方才知道彼此还是少林寺的“同门兄弟”。

现在也有一些年轻人“投奔”少林,可能的动机比较多样化,有习武健身的,有学个一招半式用于自卫的,也有追逐明星梦的。

而许世友当年“投奔”少林寺的原因只有一个-吃饱肚子。

解放军有两位传奇将军,同龄、同乡、同事,还

少林功夫

在那个年代,父母实在养活不了他们兄妹七人,所以,父母才把8岁的许世友送进少林寺做杂役,想法很简单-至少能够不挨饿。

在少林寺,许世友的法名叫“永祥”,他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杂务,但是,这些并不耽误他学拳练武。

许世友将军在自传中这样写道:

“在少林寺,要学点真功夫,那是要吃得了苦的。”

“三年贴壁,三年吊臂,腿上绑沙袋,干活、练武都不摘下来,轻功练成了,飞檐走壁就不是问题了……”

许世友曾经风趣地说:“武松只不过在少林寺练了六年,我整整练了八年,比他还多两年呢。”

总而言之,许世友在少林寺是下了苦功夫的。

许世友离开少林寺后不久,就参加了家乡的农民革命运动,担任了农民自卫队队长。

1926年,许世友在武汉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当年9月,他参加了共青团。

次年8月,许世友加入了党组织,并于当月返回家乡参加了工农红军,三个月后,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开始了在人民军队的漫长革命生涯。

许世友将军的功夫如何?

有战友回忆道,将军平常不显山不露水,兴致高的时候才会露一手。

他曾经一掌击断手臂那么粗的树,骑在马背上,伸手扳着树枝,两腿一夹,他能够让战马四肢腾空。

许世友也有“调皮”的时候。

记得有一次,他跟战友们在会议室玩“捉迷藏”。

解放军有两位传奇将军,同龄、同乡、同事,还

少林功夫

众人在会议室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他,后来,听到会议桌下有人“嘿嘿”在笑,这才发现了端倪。

原来许世友紧贴桌面的背面,藏在了“桌肚里”。

许世友精通棍术、刀术、拳术和摔跤,他的刀术尤其出神入化,节奏快,灵活多变,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在漫长的战争年代,许世友曾经七次参加敢死队,当过五次敢死队长。

红军时期,已经当了副军长的许世友还当过一次敢死队长,他一个人、一把大刀,一口气砍倒了36个敌人,直砍得刀口卷刃。

钱钧将军的童年也非常凄苦,他六岁就当了放牛娃,八岁开始跟人学手艺,十一岁便去了少林寺当杂役。

刚进少林寺,钱钧就见识了真正的少林功夫。

他亲眼看见少林武僧手劈柴禾,还见识了少林武僧的“铁掌功夫”。

从那个时候起,钱钧就立下志愿,一定要学到这些真功夫,日后才能除暴安良,做一个人人崇拜的英雄好汉。

钱钧的学武之路从练臂力开始。

少林寺方丈堂前的东寮房门口,有一块高悬的铁云排,足有一二百斤重。

师傅告诉钱钧,如果能够把铁云排摘下来放到地上,且不发出一点声音,臂力也就练成功了。

就这一个功夫,钱钧一练就是三年多,“功夫不负有心人”,钱钧居然真的过了关。

解放军有两位传奇将军,同龄、同乡、同事,还

少林功夫

钱钧能够单手摘下云排,轻轻放下,不发出一点声音,并且面不改色,气不喘,腿不软。

离开少林寺后,钱钧到湖北汉口一家铸铁厂当了一个翻砂工,同年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1927年2月,钱钧加入了党组织,回光山老家开展革命活动,先后任乡农协主席,自卫队大队长。

殷区起义后,钱钧加入了红军第11军31师,不久后担任了鄂豫皖边特区手枪队队长。

1930年3月,钱钧率领手枪队创造了一个奇迹。

他们在宣化店附近缴获了一架国民党军飞机,这是我军第一次缴获飞机这样的大家伙。

这架飞机后来被命名为“列宁号”。

因为机智勇敢,又有一身好武艺,钱钧经常创造出克敌制胜、化险为夷的战绩,因而赢得了“常胜将军”之美誉。

战友们都知道,在战场上,钱钧打起仗来勇猛无比,他曾经无数次受伤挂彩,却总能够“逢凶化吉”。

最凶险的一次要数千佛山战斗了。

在激战中,敌人的一颗子弹打中了钱钧的腹部,钱钧顿时流血不止,昏死过去。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以为他牺牲了,找来了一口没有盖的棺材,把钱钧抬了进去。

第二天一早,战友们找来一扇门板,准备盖棺下葬。

突然,几位战士听到棺材里有动静,赶紧掀开门板,他们惊讶地发现:钱钧居然活了过来,正睁着眼往棺材外面看呢。

解放军有两位传奇将军,同龄、同乡、同事,还

钱钧将军

战士们又惊又喜,赶紧把他从棺材里抱了出来。

钱钧就这样大难不死,他一次次负伤,又一次次死里逃生,伤一痊愈,又奔向战场。

全国解放后,钱钧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先后担任解放军胶东军区司令员、浙江军区副司令员、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

许世友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先后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务。

在和平年代,两位身怀绝技的“功夫司令”似乎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是,从小练就的功夫却不会“说丢就丢”。

哪一天来了兴致,许世友将军就会在他的院子里“练”上一段。

许世友将军喜欢跟战士们在一起,下部队时,将军会即兴给战士们亮一亮自己的真功夫。

钱钧将军也喜欢下部队,跟战士们在一起联欢的时候,将军的“保留节目”就是“手劈石头”。

直到年近六十岁时,钱钧将军还能一掌劈断青石板。

1964年,在上海延安饭店,发生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

当时,南京军区在这里开会,时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的钱钧将军也参加了会议。

这天早晨,参加会议的张才千、王必成、陶勇刚刚结束了晨间散步,三个人蹲在一起抽烟、聊天。

这三位将军都是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突然,只听得“唉呀”一声,陶勇副司令员的身子腾空升起。

张才千、王必成副司令员急忙抬头看去,只见陶勇副司令员被一只大手托住屁股,稳稳地半悬在空中。

解放军有两位传奇将军,同龄、同乡、同事,还

许世友将军下部队

再看托举之人,两位副司令员都乐了。

原来,单手托起陶勇的“大力士”不是别人,正是“铁掌将军”钱钧。

此时的钱钧将军已经年近六十。

“好一个少林和尚,宝刀不老啊!”三位副司令啧啧称赞道。

不久后,钱钧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65至1975年间,钱钧将军与他的“同门师兄”许世友司令员搭档了八年多时间。

两位同龄、同乡、“同门师兄弟”的将军,如今在同一个军区成为上下级,自然相得益彰,且其乐融融。

这也在军区大院乃至所属部队中成为一段佳话。

除了工作关系,因为有太多的相同之处,许世友将军与钱钧将军之间的友情也非同一般。

许世友将军晚年常去看望钱钧将军。

两位将军都上了年纪,听力都不那么好了。

许世友唯恐钱钧听不见,钱钧担心许世友听不清,两位老人彼此照顾,交谈时都刻意放大了“音量”。

于是,将军们身边的工作人员就会看到这样的画面:

两位老军人扯着嗓子在那里交谈,尽管“声如洪钟”,但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说东,我说西,经常是答非所问,各说各话。

即便如此,两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仍然谈得乐此不疲、津津有味。

最后,再说一段许世友将军与钱钧将军之间的一则小笑话。

有一天,许世友将军去钱钧将军家串门,两个人一扯就扯了一个多小时。

从钱钧将军处返回的路上,许世友一脸疑惑地问秘书:“钱司令刚才说啥了?你听清楚了吗?”

秘书非常认真地向许司令复述了一遍谈话内容。

“首长听清楚了吗?”秘书大声问道。

解放军有两位传奇将军,同龄、同乡、同事,还

许世友将军练武

许世友将军没有回话。

秘书回头一看,将军已经呼呼大睡,口中发出“雄壮有力”的呼噜声……

许世友、钱钧两位将军的人生轨迹屡有重叠,各有各的传奇,却一样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