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5-28 17:39 的文章

详解莫斯科保卫战始末:参战的不仅有苏联士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疯狂发动侵略战争,在九个多月的时间里,西欧的广大领土已处在他们铁蹄的践踏之下。希特勒为了最终称霸世界,他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苏联。

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政治家和军事评论家都没有想到希特勒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违反约定,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30分,希特勒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出动一百九十个师的兵力,并配备大量坦克、装甲车和飞机,在从巴伦支海到黑海的长达三千公里的苏联国境线上,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详解莫斯科保卫战始末:参战的不仅有苏联士兵

这一天是星期日,苏军未作任何准备,在德军强劲武器及强大兵力的突然袭击下,苏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当天就有六十多个飞机场和一千二百架飞机被德机炸毁;苏军的通信系统被破坏,以致其与各部队之间失去联系,部队陷于混乱状态。为了保卫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

莫斯科是苏维埃政权的首都和心脏,在政治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能否占领莫斯科,关系到战争的成败。希特勒把夺取莫斯科当作是战争的最后胜利。他制定了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计划,集中共计约一百八十万士兵,另有坦克一千七百辆,飞机一千四百架,向莫斯科猛扑而来。

详解莫斯科保卫战始末:参战的不仅有苏联士兵

当时苏联的处境异常艰难,许多企业不得不向东部地区疏散,这就使得苏联的经济实力还不能完全满足作战部队对武器和技术兵器的需要,军队力量遭到严重的削弱。至9月底,苏联已先后失去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和基辅等重要城市,列宁格勒也被封锁。同时,德军在占领加里宁和克林等城镇后,迅速向莫斯科进逼。

详解莫斯科保卫战始末:参战的不仅有苏联士兵

对莫斯科保卫战,苏军最高统帅部作了大规模的准备工作,组建了由朱可夫大将负责的西部方面军和由布琼尼元帅负责的预备队方面军等,共有约一百二十五万士兵,坦克九百多辆,飞机六百余架。相比之下,德军比苏军占有明显的优势。德军不仅在数量上占尽优势,在武器先进程度上也略胜一筹,因为当时苏军的坦克和飞机有一半以上是旧式的。莫斯科保卫战就这样在苏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拉开了序幕。

在这严峻的关头,斯大林打电话给西部方面军司令朱可夫,以严肃而沉重的口气问道:“您对我们保卫莫斯科有把握吗?我是在郑重地问您,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诚实地回答我。”朱可夫肯定地回答说:“莫斯科,没问题,能保住!”

朱可夫的保证是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人民的支持。首都人民豪迈地表示,要在红场为列宁而战斗,决不让敌人的血手玷污列宁的陵墓。为了保卫莫斯科,十多万莫斯科公民踊跃加入苏军,与敌作战,这批公民共编成十六个民兵师,同时还有五十多万人参与修筑莫斯科市周围的防御工事。他们在祖国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不畏流血牺牲,在这场震惊世界的大会战中,积极配合苏军,对侵略者予以严惩。

9月30日,希特勒下令德军对莫斯科发动第一次总攻。虽然苏军在莫斯科的外围防线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具有明显军事优势的德军还是一举突破了苏军的一线防御。被迫后撤的苏军又立即在莫斯科以西八十公里地区组织了新的防线。希特勒被这一次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德国宣传部部长戈培尔甚至已指示德国各报纸要在两个星期后的这天留下报纸头版地方,即便“刊登特别重要消息”,但是,由于在人民的支持下,苏军顽强抵抗德军,两个星期以后,莫斯科仍然在苏联人民手中,希特勒吹了大牛!

详解莫斯科保卫战始末:参战的不仅有苏联士兵

不过,莫斯科的形势未见好转,德军从西、北、南三面包围了莫斯科;苏联政府的部分机构和外交使节撤退到距莫斯科八百公里的古比雪夫。然而,联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没有撤退,斯大林没有撤退,他在亲自指挥莫斯科保卫战。国防委员会宣布了莫斯科戒严令,号召首都人民配合红军,誓死保卫莫斯科。

莫斯科人民积极参战,仅修筑防御工事就动员了四十五万人,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全国人民都支援莫斯科保卫战,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从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到莫斯科。莫斯科军民奋力拼杀,德军的攻势全线受阻,而希特勒却还在吹牛,说他11月7日要在莫斯科红场检阅部队。

11月6日,战斗在莫斯科郊区激烈地进行。这一天,莫斯科人民照例开会庆祝十月革命胜利二十四周年,在马雅科夫斯基站处举行了隆重的莫斯科市劳动人民代表苏维埃大会。第二天,即11月7日,在几十公里以外,苏德两军正进行着殊死的战斗,顶着德军密集的火力攻势,斯大林在红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数十万士兵列队通过红场,接受斯大林的检阅,然后,直接奔赴前线,投入保卫莫斯科的战斗。斯大林在阅兵式上发表了演说,他坚定地指出,德国军队必然灭亡,他号召苏联军民奔赴前线英勇杀敌。这次阅兵是一大壮举,大大鼓舞了苏联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心。

详解莫斯科保卫战始末:参战的不仅有苏联士兵

红场阅兵

苏军对德军的进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他们提出了誓死保卫莫斯科的口号。苏军战士以非凡的英雄气概,在各条通往莫斯科的要冲上与敌人搏斗。潘菲洛夫将军手下的28名战士,在政治指导员克契科夫的领导下,坚守重要防线,奋战四个多小时,连续击退了敌人五十辆重型坦克的多次进攻。这些战士在力量悬殊的战斗中,几乎全部牺牲。身负重伤的克契科夫,在最后关头,带了一束手榴弹冲向德军坦克,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些战士的英勇行为,为增援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德军在第一次攻击受挫后,不甘心失败,重新调整部署,增加兵力。德军把主力编为两个突击集团,企图在苏军西部方面军的两翼作深远的迂回突击,以求将苏军主力合围于莫斯科以西地区。

详解莫斯科保卫战始末:参战的不仅有苏联士兵

几天以后,德军的一个侦察营一度突入莫斯科近郊的希姆基,并能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尖顶。莫斯科已处在德军大炮的射程之内。德军已用尽了最后的力量,中央集团军司令包克把他的预备队的最后一个营也投了进去。

包克在打给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的电话中说,德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苏军一面顶住德军的猖狂进攻,一面发动反冲锋,拼死与德军战斗;工人们从工厂涌出来,用他们的生产工具和德军拼搏。尽管包克已经拼了老命,但德军的进攻依然被苏联军民一次次打了回去。德军在连续不断的两个多月的进攻作战中,兵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战场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苏军的方面转变。

详解莫斯科保卫战始末:参战的不仅有苏联士兵

莫斯科的严冬到了,阴雨连绵,风雪交加,道路泥泞,恶劣的天气大大加剧了德军作战的困境。靠闪电战起家的希特勒,原指望在一个半月内打败苏联,所以根本没有越冬的准备。由于严冬,德军的交通线完全埋没在冰雪之中,汽车和火车,不能行驶;部队的补给断绝;坦克和装甲车因为润滑油都冻结了,要加温几个钟头以后才能发动;飞机因为瞄准器的镜头被冻坏了,不能起飞;德军缺乏过冬棉衣,只得把妇女的花衣服也穿在身上御寒,可仍然无法抵御严寒。

而此时,尽管天寒地冻,积雪很深,士气高昂的苏军却开始了反攻战。希特勒不得不下令德军全线由进攻转为防御。苏军进行不停顿的追击,德军丢盔弃甲,狼狈溃逃,被赶离莫斯科几百千米以外的地带。气急败坏的希特勒将包括中央集团军总司令包克、显赫一时的坦克司令霍普纳、号称“现代装甲之父”的古德里安以及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在内的德军高级将领都撤了职,但仍无法挽回失败的命运。

在莫斯科会战中,横冲直撞的德国军队遭到了第一次惨败,苏军共击溃德军七十个师,击毁和缴获坦克一千三百辆、火炮二千五百门、汽车一万五千辆、飞机一千四百架及其他技术装备,从而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夺得了战略主动权。

详解莫斯科保卫战始末:参战的不仅有苏联士兵

苏联人民在胜利地完成了保卫莫斯科的任务的同时,也彻底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莫斯科会战的胜利使希特勒从他战绩的顶峰开始走向下坡路。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的士气,但是,这次战役并没有消灭德军的主力,更加残酷、艰险的斯大林格勒大决战正在等待着他们!

莫斯科保卫战作为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被永久载入史册。重温其中的一些真实故事,可以让我们再次领略苏联军民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机智与勇敢。

(一)奇妙的气球之旅

莫斯科保卫战期间,为了干扰德国的轰炸机,苏军在莫斯科上空放置了数百个气球。1941年12月6日,一个哨位的气球绳索突然断裂。负责守护的中士德米特里.维里古拉反应迅速,一把抓住绳索的断裂处,几分钟后,他便随气球一起上升至1500米的高空。

当时夜里的气温下降到了零下三十八摄氏度,但是,维里古拉凭借顽强的毅力,沿绳索攀至气囊处,拧开专用气阀,放气后,气球开始缓缓坠落,最终在离原哨位110公里处的地方顺利着陆。为表彰维里古拉对苏联的忠心,上级授予他“红旗勋章”。

(二)拯救莫斯科的“鸡毛信”

克拉斯纳亚-波里扬纳沦陷后,莫斯科已完全处于德军重型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内。从1941年11月30日起,德军开始向克拉斯纳亚-波里扬纳调遣炮兵部队,其射程可达到二十公里。

当地一所学校的女教师叶莲娜.戈罗霍娃偷偷给苏军指挥部送去了一张便条,上面准确地标出德军炮兵阵地的具体位置。便条送到前线部队后,苏联官兵如获至宝,迅速组织炮兵反击,一举端掉了德军的一个炮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