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辽双方长达25年的战争中,河北地区为何会成
众所周知,从公元979年北宋第一次北伐大辽,到公元1004年两国议和立下澶渊之盟,这25年期间宋辽双方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战争的焦点便是我们熟知的燕云十六州。
而在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北宋退转攻为守,双方的主战场也是争夺的焦点也便转变为河北地区。
河北地区从五代以来便是契丹与中原王朝争夺的焦点在契丹不费吹灰之力手下燕云十六州之后,中原王朝便时时刻刻都受到契丹的威胁,燕云以南的河北地区便成为了直面契丹大军南下的第一道屏障,如果契丹拿下此地,那么南下将一马平川。后晋之时,契丹久攻河北易州而不得,契丹主曾说过一句话:“吾能吞并天下,而为此人所扼!”在此先不论此人是谁,光从字面意思可以发现,此人是阻拦了契丹攻下河北易州的人,如果没有这个人,契丹就能吞并天下,也从侧面反映了河北地区的重要性。
此后,在契丹的持续攻打之下,河北易主,成为契丹所辖之地,而又到了后汉,负责管辖河北易州的孙方简依附于后汉,河北易州又被后汉管辖,直到后周北伐大辽,易州才重新回到真正的中原人之手。由此可见,仅五代时期,关于河北地区争夺的激烈程度就非同小可。
宋承周,自然在宋朝成立之时,河北地区便归属于大宋。
北宋时期,河北地区更是北宋打在辽国境内的一颗“钉子”河北地区在北宋和辽国心中的地位之高,主要可从双方多年战争中对此地的争夺看出。
首先是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在宋太宗灭北汉之后踌躇满志,决定乘胜追击直取幽云,最终的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北宋第一次北伐惨败,在高梁河之战中大败后被辽军追击三十余里,斩首万余。
这次北伐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宋太宗沉醉于局部胜利,在战争中指挥仓促 、草率,也就是高估了自己,小看了敌人;第二、宋太宗不顾将士辛苦,攻下北汉之后立马北伐,期间没有对有功的将士进行奖赏,这就导致了将士心中产生了厌战的情绪。第三、辽国政治趋于稳定,摆脱了混乱局面的大辽在宋朝没有察觉的情况之下飞快发展;第四、辽国军队战斗力方面本就强于北宋的同时,更是利用相对和平年间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指挥型人才。
如上述第一条原因所述,宋太宗在北伐之前过于自信,但是好在太宗皇帝还算珍惜自己的性命,并没有孤注一掷,北伐之前就已经命令裴济驻守河北地区的易州,在北宋大军败亡之时能够守住此地,一来接应逃亡而来的败军,二来防守住此地,阻挡大辽军队南下。裴济幸不辱命,在北宋高梁河惨败的情况之下成功防守,使契丹人不能南下,保障了中原地区的安全。
由此可见河北地区的重要性,如若此地失守,契丹南下北宋必定生灵涂炭,北宋政权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紧接而来的,便是爆发在此地的满城之战,此次战役的导火索是同年爆发的高梁河战役,尽管这次战役辽国大获全胜,但是对于南京之围,契丹主辽景宗仍不堪其辱,于是在大胜宋军之后便开始积极筹划南侵。
于是高梁河之战的同年九月,辽景宗命人率领10万大军攻打河北地区的满城,宋太宗也深知此地的重要性,在败走高梁河之后对当前的形势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契丹必来扣边”,于是关于河北地区的防守布置从败亡那一刻便开始布置了, 得知契丹来攻,宋军立即赶往前线备战,十月,宋军将领拒绝宋太宗“将从中御”,根据战场的形势采取了诈降之法,韩匡嗣不听耶律休哥劝阻,执意纳降,结果宋军趁辽军不备,一举发难,满城之战宋军大获全胜。
这次胜利让一败涂地的宋军恢复了信心,而后辽军又发动了数次报复性的进攻,双方互有胜负,可以说,宋军的胜利除了准备充分、临阵大将不受君命根据战场形势安排战术和辽军麻痹大意之外,宋军加强了对河北地区的防守至关重要,以至后来辽军对河北易州的几次小规模进攻皆以失败告终。
频繁的局部胜利再次让宋太宗信心爆棚,第二次北伐就这样被提上了日程,北伐的过程在此便不赘述,最终宋军再次大败,而此次败亡所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辽军趁着胜利的势头挥师南下,攻打河北地区的定州,定州将领深知此战不能再败,孤注一掷,将易州人马调往定州防守,成功防守住了此次辽军的进攻,辽军不甘,发现易州空虚,转身攻向易州,凭借着其骑兵灵活的优势,在易州驻军回防之前一局将易州拿下。
至此,易州归大辽所有,北宋进攻大辽的桥头堡被拔出,北宋彻底失去了对辽国战略进攻的阵地,只能被动防守,北伐之事基本上不可能再次发生了,辽国开始在两国争霸中占据主要的地位。
易州失守后,河北余下地区成为了阻挡辽国南下的重要防线易州失守后,河北的大部分军事要点仍然掌握在北宋手中,但经过了两次北伐的失败与易州的丢失,此时的北宋从心理上和实际情况上都发生了转变,对待辽国的态度终究转变为了消极防守。
面对辽国晓勇的骑兵,第一要素便是要让其主要战力发不会出他们的优势,防止辽国骑兵利用其机动性快速集结,能后随时撤退或者包抄敌人腹部,于是北宋统治者想出了塘泊屯田的方法,使骑兵丧失其灵活的优势,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北宋调兵遣将。不过此方法虽可有效防止骑兵,但也从侧面宣布了北宋彻底放弃反攻的想法。
随后,宋廷又在河北地区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三支驻扎在野外的骑兵,共计一万六千,其目的是用于野战和应援,第二道防线:以定州为主,集高阳关、沧州军队于此,同时结合唐河天然屏障布置而成的防线,这道防线是最主要的一道防线,其目的是让大军借助天然屏障在辽军南下之时能够给予沉重的打击,第三道防线:在今河北大名地区驻重兵。
这三道防线形成了阻拦辽军的纵深防御层,如若辽军采取攻城拔寨的进攻方式南下的话,那么辽国每获取一寸北宋的土地都会付出极为高昂的代价。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之中,北宋过分依赖第二道防线,以至于定州两翼空虚,辽军看到这一弱点很可能会采取绕行进攻的策略,历史正是如此,辽军对定州绕而过之,定州守将又十分消极,始终坚持固守定州不去增援,辽军顺利突破宋军防备,兵临澶州城下。
不难看出,关于河北地区的争夺,从北宋建立之前就已经开始,而后北宋成立之后,河北地区的易州作为北宋北端的重要防线,也是打在辽国境内的一颗“钉子”,其作用不言而喻,北宋两次北伐皆以此地为桥头堡。第二次北伐失败后,易州被夺,北宋由进攻一方彻底转变为防守一方,这一地据决定了宋辽二国在战争中的地位,此后北宋加强对河北余下地区的防守,开发出三道防线,如若灵活运用,辽军必不可能南下,奈何宋朝统治者以及驻守定州的主将太过迂腐,第二道防线被辽军绕而过之,从而导致了北宋军事上的失败。
参考资料:
《宋史》《长编》《北宋之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