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5-27 18:01 的文章

俄罗斯温和实用主义下,“异族文化”如何成为

当世界历史自17世纪始进入民主、 自由、科学和进步的时代,20世纪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沙皇俄国依旧固守中世纪封建专制制度。他显得如此腐朽以及不合时宜,已然成为一个时代前进的绊脚石。俄罗斯帝国异族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世界关注的对象。

俄罗斯温和实用主义下,“异族文化”如何成为

一、第三罗马的诞生,沙皇政府采取“温和的实用主义政策”保障其利益,帝国异族人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俄罗斯帝国的称谓如同其文化一般众多,每个人看法说法都有所差距。但以下我们所称的第三罗马、俄国皆是俄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当时的统治者伊凡三世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并自称第三罗马。彼得一世为皇帝后,二世退位后的国家,这也意味着风彼一时的第三罗马的诞生了。

当然也不得不说,俄罗斯帝国也可以称为当时他们自身以及全国各个主流学派的主要观点,而1547年至1721年间俄国号被称为沙皇俄国。1721年,战争胜利的一世在瑞典被授予“全俄罗斯的皇帝”的头衔,正式称帝。自此之后,俄罗斯正式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俄罗斯的沙皇(凯撒)”的称号也变成了“俄罗斯的皇帝”。

为什么被成为荣耀双头鹰呢?这又得从彼得大帝登基后的俄罗斯国旗说起,金底黑色的双头鹰是俄皇帝私人御旗。俄罗斯地广物博,跨三个气候带,国旗的三种颜色也分别代表着俄帝国气候以及资源,也象征着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为了避免居民问题的日益激化,沙皇政府最后决定采取“温和的实用主义政策” 即维持现状,保持宗教宽容与非俄罗斯贵族进行合作。保障秩序稳定以及被占领地区经济利益的获得。 也是因此,沙皇政府在不断对外扩张过程当中,没有很大程度上去破坏被占领地区原有的权力制度,行政制度以及土地所有关系。

俄罗斯温和实用主义下,“异族文化”如何成为

俄罗斯国家以毛皮征税的方式缴纳赋税,并且保障缴税游民,狩猎者等个人自由,并没有像俄罗斯农民一样奴化成农奴。持续到17世纪末之前,俄罗斯国家以及东正教会依旧保持着不干涉非俄宗教信仰,始终以民族公民身份存在。

17世纪下至18世纪上,俄国政府对于草原地区的军事占领以及经济试压明显有所加强。当时,沙皇政府开始接触西方的欧洲中心论思想,对于亚洲的优势地位以及距离感不断的增强。对“亚洲、东方、游牧名族”等概念有强烈的否定意见。

宗教信仰也成为了亚洲区别于世界的重要界定,也由此逐渐产生“异族人”,当时这个称号也是所有非基督徒的集体称号。可以理解为最初的简单口语表达、指代,但也折射出各个民族的文化文明差异。

17世纪至18世纪,俄国实践活动中,外国人、异族人、异教徒与缴纳毛皮贡税的居民也有着紧密的相关性。他们的使用仅仅指用于土著民族,不可互换其称号。但是若地方居民信奉东正教,可暂时的免交毛皮贡税作为奖励。

当然这部分居民可以不被当做异族人,但是接受洗礼的土著民族依旧被视为异族人。这当然也表明异族人在同化之前,他的使用都是为了区别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可以说很难去消除的,至少在目前是这样的。就我们了解到的,即使沙皇政府很希望通过宗教信仰使得西伯利亚土著民族变成俄罗斯人,但在仅有的政策以及条件下,效果并不是特别的好。

俄罗斯温和实用主义下,“异族文化”如何成为

二、俄罗斯殖民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异族人”产生,“异族人”群体的扩大与俄罗斯帝国政策及文化紧密相连

俄罗斯殖民政策的历史发展其中包括对殖民地区建立间接的行政管理模式与“异族人”的产生扩大无法完全的分割开来。其中,殖民政策有多重目标。获税于当地居民、平定边疆地区、政策引导以及同化方式等。以这种方式来促进当地民族文明发展与俄罗斯发展相一致。

在促进的过程当中,包括俄罗斯农民垦殖的新土地,原来为当地游牧民族,半游牧民族占有。多个目标的同时进行也容易导致称谓的混淆使用,甚至已经导致称谓混淆使用。而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可以使用不同的称谓,主要取决于政治、经济或者民族在民族群体当中的同一性。而民族群体对于俄罗斯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换一句话来说,“异族人”这样的称谓只是沙皇用来区分俄东部非基督教民族的众多标签之一而已。临近19世纪,“异族人”这样的称谓仍然不具备法律条文上的意义,甚至没有一条法律条文可以确定“异族人”属于法律范畴内的臣民。

其法律含义在19世纪发展过程中得到产生与发展。根据其含义我们可以分析出当时的“异族人指代一种等级。顾名思义,其法律地位是由当时的国家所确定的群体。具体来说,可能仅仅局限于指代于在东部扩张过程中与俄罗斯发生冲突的土著居民。所以说,这样的殖民政策反而加速了“异族人”产生与发展。

一直以多民族国家著称的俄罗斯,对其民族意义的研究尤其重要。随着历史进程的日益发展,俄罗斯帝国“异族人”群体逐渐形成。

俄罗斯温和实用主义下,“异族文化”如何成为

“异”即为不同的意思。在一开始,异族人之称也仅仅是指不同于原始俄罗斯的群体。随着历史发展。它所指代的群体也逐渐扩大,以至于后期指代所有没有被同化的非俄罗斯人。异族人涵盖群体的迅速扩大与当时俄罗斯帝国政策有着紧密联系。

俄罗斯国家也渐渐走上对外扩张道路。16世纪初,俄罗斯国家从一小国发展为民族多样化的帝国整整经历了漫长的300多年。异族人的出现是在俄罗斯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国家将自己的殖民统治以及军事力量推至远离俄罗斯中心地区,至帝国东西部,乌拉尔甚至西伯利亚地区。

1547年,俄国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加冕后,开始不断挑起战争。多次征战,占领两大汗国,并将其居民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也随之,俄罗斯开始慢慢成为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文化逐渐多样化同时也伴随着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俄罗斯统治阶级也因此头疼。这些问题也不外乎是居民宗教信仰以及经济生产方式上的差异性。此时,解决居民内部矛盾也成为俄国统治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重要问题。

俄罗斯温和实用主义下,“异族文化”如何成为

三、 “异族人”是俄罗斯文化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异族文化”则成为一把双刃剑

关注俄罗斯近年文化的大家都知晓,俄罗斯文化界总是有一股风气,我们称之为,为沙俄政府洗地的风气,前面论述当中我们也已经对俄罗斯命名由来有一定的了解。 沙皇俄国我们可以计算出总共存在174年,期间主要历史进程大致可以概况为

国家统一-----国家扩张-----国家衰弱-----抵抗异性侵略------新朝建立------帝国崛起

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和很多国家的崛起发展衰弱基本上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这一段历史对于俄罗斯国家以及民族来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是民族意识形成的初期,是帝王将相风起云涌的时期,也是俄罗斯民族自豪感爆棚的时期,一时之间赞美之词纷沓而至。很少有批判。当然解体之后,这段令其自豪的历史时期依旧对其重塑俄罗斯人民民族自信心起到很大的作用。

说到俄国发展历程,俄罗斯文化当然不可或缺。俄国的文化十分的独特,既有西方之影亦有东方建制。不得不说,如果说宪法和民主会议制度给西欧各国带来和平与幸福,并且能够让国家在稳定的领导下更加长久的发展下去,那么在某个阶段让俄国迅速衰弱的主要原因离不开俄国的发展手段和残酷的个人专制与暴力激进的统治政策。

正是在不断演变和民族文化的博弈当中,俄国人在废墟以及险恶的环境下依旧创造了其独有的文化圈子。带有野性的俄罗斯人完完全全保留了先祖的游牧性格,却也走入了现代的社会。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民族习性完全组成了另一个文化圈。

东方的中国无时无刻不在提防着他们,西方的实力又没有哪一刻不在盼望着早一点肢解他。但是就其本质而言还是有亚洲专制文化的影子。

俄罗斯温和实用主义下,“异族文化”如何成为

俄罗斯历史的进步也总是要走在无用功的杀戮以及自相同胞们的献血去灌溉而凝成的道路上。有人说,俄罗斯人是穿着欧洲衣服的亚洲人,如此矛盾与独特共同存在于一体的国度。正如某一位俄国历史学家说的“要想象一个没有人民的俄罗斯,比想象一个没有沙皇的俄罗斯还要简单的多。”

从历史的众说纷纭里面我们很难去客观的均衡一段历史给俄国民族,俄国人民甚至世界带来的利弊。但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一定有其可取之处,这需要我们在学习俄帝国文化时需要客观公正的去学习以及评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当世界历史自17世纪始进入民主、 自由、科学和进步的时代,20世纪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沙皇俄国依旧固守中世纪封建专制制度。他显得如此腐朽以及不合时宜,已然成为一个时代前进的绊脚石。那又是什么深深影响俄帝国至今呢?

参考文献:

《俄罗斯帝国的兴衰》

《俄罗斯帝国-异族人》

《俄罗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