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神桥赵州桥65年前便已消失,50年代修缮后,
导语:
逢山修路,遇水架桥是中国自古便有的旋律,在当代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中国是桥的故乡,被称为“桥的国度”,无数名桥屹立于东方,成为标志性参照物。洛阳桥、赵州桥、卢沟桥和广济桥是中国四大古桥,至今依然挺立在中国的版图上,它们是中国古桥的见证,代表着民族的文化与智慧。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相关记载,到了秦汉时期,我国古代桥梁开始初步发展,唐宋时期,我国桥梁发展步入辉煌,鸦片战争时期,我国桥梁发展停滞,近十年间我国桥梁飞速发展,许多桥梁的规模以及跨度已位于世界前列。如今,我们在不断建造新桥时,也在维修古桥。我国著名石拱桥——赵州桥于1955年开始修缮,修建后的赵州桥焕然一新,但隋代流传的原本的神桥赵州桥却自此消失了。
古代石拱桥杰出代表——赵州桥赵州桥是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又名安济桥,由李春主持建造。赵州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它的精巧之处在于副拱的设计,赵州桥拱圈两肩各有二个跨度不等的副拱,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能方便排洪、保护桥身,与其说是设计别出心裁,倒不如说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赵州桥结构匀称,四周景色秀丽,古朴美观的石拱桥与周边景色融合的十分惬意。桥与自然结合一体,浑然没有拼接感,像是它本就属于这里,没有才会奇怪。赵州桥有许多细节化的设计,在修建时选用附近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沙石作为石料、石拱的侧面凿有细密斜纹、每一拱券上宽下窄、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铁腰”,无一不体现古人的智慧与心思之巧妙。
谈到石拱桥,不禁让人想到鲁班壮志感动上天,挥洒神力助鲁班造桥,后被张果老仙人和柴王爷戏弄,只身托桥的故事。中国石拱桥具有中华民族的风骨,从古代延续至今,在岁月的更替中,赵州桥抵抗次洪水冲击,接受风雨洗礼,忍受寒霜摧残,依然挺立在长河之上。
修缮一新的赵州桥赵州桥距今已有上千历史,从唐贞元八年七月,开始第一次修缮,到1995年修缮数次,1953年到1958年进行了全面彻底的修整,是近一千多年来最大的一次修复工程。
为更好地修缮赵州桥,更大程度的保留桥的本色,国家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等单位,先后派多名专家进行发掘、勘测。经过不断勘测分析,修缮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为日后的修缮工作奠定基础。赵州桥修复过程中,整个工程坚持保留原来的护拱石、收分等五种做法,由于部分损坏比较严重,很难采用简单的方式修缮,因此除了情况完好的部分主拱和两端小拱的一部分金刚墙之外,其余部分被全部拆除,重新设计修建。
为维持赵州桥原本的外貌,桥面所有的栏板按之前的样子重新设计,外侧显露的地方依旧使用拱券石,剩余的部分使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此次修缮采用“压力灌浆”工艺,并且在桥面上下加设了二层防水亚麻布和三层沥青,以便保护石拱桥不受腐蚀,同时也可防止漏水现象发生。
赵州桥修缮完成后,有学者表示十分痛惜,认为赵州桥焕然一新的修建使它原本的历史大部分流失,损害了到它的艺术价值,十分遗憾。也有人认为,分析当时的情况,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年代,许多事情都不能尽如人意,投入大量资金修缮赵州桥的难度非常大,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技术不断革新,事物都有存在的意义,应该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大多数的建设往往不是简单的专业技术问题,还要考虑政治因素、经济等因素。
赵州桥的影响赵州桥是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第一石拱桥,被称为“中国工程界一绝”。独特的“副拱”设计,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能方便排洪、保护桥身,满足技术和工程双方面的要求,创建了新奇思路,供后代研发者借鉴钻研。敞肩拱、跨度大、弧形平、两端宽中间窄、纵向并列砌筑法是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敞肩拱”结构欧洲出现比中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展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敞肩拱”的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为我国现代桥梁建筑提供思路。
赵州桥的设计符合力学施工原理,说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十分先进,是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巨大成就。赵州桥除了科学技术成就斐然,在文化艺术上也颇有成就,雕刻刀法苍劲有力,设计新颖豪放,桥体精细巧妙,体现我国桥梁丰厚的文化底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选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史古迹”,并建造铜牌纪念碑,是我国桥梁技术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提高我国形象,并为国外桥梁建设提供参考。
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水从碧玉环中去,人在苍龙背上行”是对赵州桥的描绘,充满诗意和生活气息。历史是无形的文化,无踪迹可寻,却又是许多事情的凭证。
赵州桥经过一次又一次维修,便变成如今的面貌,有人说赵州桥的焕然一新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它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你是否了解过赵州桥的历史,如今的赵州桥还是你记忆中的样子吗?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历史的变革和时代发展,我将与你同在!喜欢的话请您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