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0-04-13 15:49 的文章

长征3号乙发射失利,张小平跳槽事件应重新探讨

据新华社报道,4月9号晚19时4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执行印度尼西亚PALAPA-N1卫星发射任务。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但是由干第三级发动机工作异常致卫星残骸坠落于太平洋,此次发射宣告失败。长征3号乙发射失利,张小平跳槽事件应重新探讨

航天发射是一项高风险性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应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航天发射的失败概率是比较高的。前不久长征7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中心起飞之后,因为二级火箭发动机出现故障导致发射失败。而本次长征三号乙火箭则是中国一个金牌火箭,而且其故障点还是最成熟的火箭发动机。

为什么中国火箭在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出现了问题?这究竟是偶然事件还是存在着某种必然,其中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思考。有一种观点认为:频繁的发射事故可能和现在的航天人才流失有着一定的关联。中国现在已经出现了多家民营航天企业,而且这里民营企业还频繁地在国字号航天机构中挖掘高端人才,这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稳定客观上是存在着不利影响的。

长征3号乙发射失利,张小平跳槽事件应重新探讨

比如在2018年,西安航天六院一则要求上级机关阻止火箭发动机设计师张小平跳槽的文件就在网上爆红。航天六院负责中国各型液体运载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工作,也就是说这两次接连出现故障的长征七号和长征3号乙火箭发动机都是六院研发的。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极端重要的航天单位,在2018年竟然发生了重要岗位设计师跳槽到民营航天公司的事情。而对此航天六院没有办法阻止,只能通过发文件要求上级机关阻止,并且强调“张小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离开可能会对中国登月行动构成影响”,但是最终张小平设计师仍然跳槽到了一家民营航天企业。

长征3号乙发射失利,张小平跳槽事件应重新探讨

在张小平跳槽之后,航天6院的所研发生产的火箭发动机就在长征七号、长征三号火箭的发射过程中接连失利,这种巧合不得不让人有所联想。如果说是张小平一个人的影响,那显然是夸大了个人的作用和能力,张小平的跳槽对于航天六院真正的冲击可能是搅动的人心。因为对于那些和张小平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设计师来以及高级技工来说,年薪20万和年薪百万的对比是非常明显的,一旦这些航天设计师以及高级技工被挖走,或者被民营企业不时抛出的邀请所打动,那么航天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也就没法得到保障。

长征3号乙发射失利,张小平跳槽事件应重新探讨

如何避免这种不利的情况?从现实的情况看,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就要落实入职管理制度。即便是西方国家某些关键的航天/航空机构,对于关键岗位人员的跳槽也是有着严格要求的。所以在市场竞争的形势下,某些关键的中国航天及军工企业也要对跳槽行为进行相应的限制,特别是在一个合同期以及项目研发阶段,应当彻底杜绝跳槽现象。

其次,要在国有航天机构内部实施公平和高效的激励机制,既要提高关键工作岗位上人员的收入,也要体现其个人价值,以有效对抗外部诱惑。

最后,要对民营航天企业进行合理的规范。比如鼓励民营航天企业从国外引进人才、自主培养人才、或者返聘从国有航天机构退休的人才。对民营企业在国有航天企业过度挖墙脚的行为,要给予明确的禁止。

长征3号乙发射失利,张小平跳槽事件应重新探讨

这类规范和引导可以防止

“民营航天没有发展起来,国有航天却被挖倒”

之不利局面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