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1-30 16:44 的文章

自媒体时代社会风尚引导问题研究

(苏州科技大学 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随着自媒体的高速发展,其所特有的的圈群性与偏差性给予部分人群用负面内容获取流量和收益的机会,破坏了互联网生态环境。由此看来,自媒体时代的社会风尚引导已然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咪蒙事件”的现象与本质进行思考,以小见大,从而对整个自媒体平台内容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就正向引导社会风尚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社会风尚;舆论引导;咪蒙事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0-0000-03

一、自媒体时代的一些社会现象调查

(一)“咪蒙事件”的现象与本质

咪蒙作为互联网大V,文章阅读量一直保持在十万以上,曾先后写出《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等“爆款”文章。截至2018年1月,微信粉丝高达1 400万,它深受广告主青睐,头条报价最高80万。2019年1月31日,咪蒙旗下微信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发布长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随后该文被指出“虚假杜撰”,漏洞百出,舆论不断发酵升级,文章因违规被删。至2019年2月21日,咪蒙等相关自媒体全部注销关停。千万粉丝和数亿估值瞬间归零。

这反映了一些自媒体,一味追求点击量而打造“爆款文章”,不负责任地贩卖焦虑,传播丧文化,骗取流量,赚得盆满钵满,坐拥大量粉丝而不珍惜手中的话语权,为社会大众引导错误的价值观,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咪蒙事件”的本质可以定义为违背媒体良心、唯流量是从的精神传销。[1]

(二)公众对自媒体的认知调查

基于自媒体领域出现的众多问题,笔者做了一些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据数据统计,大众使用最多且最频繁的自媒体软件是微信和微博,其中微信的使用率高达99.11%,微博的使用率高达89.78%。不仅如此,分别有42.67%和46.22%的人每天使用自媒体0—3小时或3-7小时,也有少数比率的人使用自媒体高达7—12小时,甚至12小时以上,可见大众对于自媒体还是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在自媒体时代中,总有一些人心怀不轨,利用一些自媒体平台吸引眼球、散播不良社会风气。据统计,调查中有93.33%的人认为自媒体有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对于自媒体时代的社会风尚我们要重视引导的作用。

通过调查还发现,人们普遍认为身为一个自媒体人要拥有三观端正、知识储备足、文字表达能力、个人能力对大众吸引力、对自媒体本身热爱等的素质和技能。不仅如此,大众认为自媒体整改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分别是政府、自媒体自身、个人,据数据显示,其中,政府占比16.44%、自媒体自身占比21.33%、个人占比62.22%。笔者还收集了部分大众对自媒体今后发展的建议,如:加强自媒体监管力度、坚持信息公开透明等。

二、自媒体时代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及原因分析

媒体伦理失范主要是指媒体人未能自我约束,关注自身利益、昧着良心地做着“不纯粹”的新闻,是职业使命感和道德感的双重缺失,对正向引导社会风尚有极大的反作用。咪蒙存在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映射出目前整个自媒体平台在内容生产方面普遍存在的伦理失范问题:标题党、炮制文、风格偏激、内容低俗等等,以下将梳理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具体表现并从四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原因分析。[1]

(一)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具体表现

1.虚假信息泛滥

真实性应当是是新闻存在的第一要义。但在自媒体时代,热搜实时更新,公众注意力资源有限,也最容易遗忘。不少自媒体就利用这一特征,本着先把公众“骗”进来,赚足点击量,内容再另当别论。标题党、炮制文就是“虚假”的代名词,也是咪蒙的一个标签。

2. 风格偏激,内容低俗

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是90后,这是焦虑的一代。于是,卖惨卖焦虑就是一条生财之路。同时,文风带有个人主义的色彩更受大家的喜爱。“偏激”也是咪蒙一大标签,她的文字几乎都在骂人,越是骂,受到的关注与争议就越大,于是骂得更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内容低俗化首先体现在标题上,其标题中多带有与钱和性相关的字眼,显然已经触及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危及社会公众、尤其是尚在发育中的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 [2]

3.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是媒体工作者借职务之便,通过收受好处对信息进行捏造、美化等处理的不正当行为。广告是当今自媒体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发广告是不可避免的,通常公众更愿意接受软文推广,但在此过程中使用虚构、捏造等手段是没有必要甚至有害的。例如咪蒙文章《成为一个女神,到底要花多少钱》中列举了几位女性朋友在变美之后事业爱情双丰收的故事,引出化妆品网站打折促销的软文广告,虽真实性无法求证,但这无疑是一篇浪费公众注意力资源的文章。

(二)媒体伦理失范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层面:网红经济利益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