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19-11-30 10:02 的文章

从“夸喷群”流行审视网络青年亚文化心理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夸夸群”和“喷喷群”的流行是青年群体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一种精神诉求和社会心态的映射,与以往其他形式的亚文化相同,“夸喷群”只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形式,应当从这些表象背后审视当前青年群体的心理变化和精神诉求,从而把握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平衡,让主流文化主导社会,引导网络亚文化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关键词:夸喷群;亚文化;青年群体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0-0000-03

引 语

2019年3月,复旦的大学生建立了第一个夸夸群,随之风靡各大高校,某电商服务平台更是推出了付费夸人服务。由于正处于萌发阶段,学界对于“夸喷群”现象的研究较少,并且未对“夸夸群”或者“喷喷群”做具体、明确的统一定义。笔者将从“夸喷群”所展示出的典型特征出发,做一个简单的界定,即“夸喷群”是青年群体以社交媒体为基础,在特定语境和规则下进行相互“夸赞”或者“讽刺”的社交平台。具体来说,在“夸夸群”里,随便一件小事,会获得无数表扬和肯定,让你得到“众星捧月”的满足感。相反,在“喷喷群”里,再伟大的功绩和成就都会被贬低得一无是处,让你成为“众矢之的”。

其实,无论是“夸夸群”还是“喷喷群”,都是青年群体在社交媒体中一种调侃、娱乐和压力释放的形式,也是青年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一种精神诉求和社会心态的映射,虽然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但是所反应出的内在的心理特征却殊途同归。本文拟从“夸喷群”的流行审视青年群体的亚文化心理,从而把握当下青年的思想动态,了解青年群体的精神诉求。

(一)青年“猎奇心态”,对新生事物的“盲目从众”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主要以中青年群体为主,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1]20-29岁年龄段的青年群体,思想较为成熟,同时又崇尚个性,对于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夸喷群”作为“新生儿”,会抓住青年人的目光和好奇心,一部分青年群体受猎奇心态的驱使,导致跟风现象的产生,认为在“夸夸群”中能使自身得到满足;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受群体影响,即使内心并不赞同,但是为了避免自己落后于“时尚”潮流中,行为倾向于群体,这种从众现象的出现在当今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会更加助长这种信息的传播速度。[2]

对于从众心理的研究来说,动机无非就是网民通过从众的过程得到一定的满足。“夸喷群”以社交平台为基础,建立线上互动方式,营造特定的社交语境,从而在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满足,而这种满足感成为了青年群体从众心理的源头和原动力。

(二)青年“逃避心态”,对现实问题的“温和反抗”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社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负面的后果: 价值观念的缺失、贫富差距间的鸿沟、社会阶层的固化等,这使得处于现代社会语境中的青年群体的心态出现起伏。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总和。[3]“夸喷群”现象下所折射的青年心态,绝大多数是基于对当前社会公平正义的质疑、社会分配不公及自身利益的相对剥夺感和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的消极应对。[2]

“夸夸群”和“喷喷群”的出现,为处在多种焦虑重压下的青年群体提供了释放压力的渠道,无论对错好坏,是非与否,都能以调侃的方式面对。青年群体在应对压力与焦虑的同时,也在通过“夸喷群”展示自己的价值观与精神面貌,试图在社会巨变过程中抵抗来自社会和外界的压力,想通过一种轻松戏谑的方式消解现实生活带来的焦虑与无助感,在“夸赞”或者“讽刺”的语境下寻求身份认同。

(三)青年“娱乐心态”,对集体狂欢的“本能沉浸”

从形式上看,“夸夸群”和“喷喷群”并不是新奇独特的产物,各式各样的“群”占据了我们的社交平台,例如“考研群”、“工作群”、“兼职群”、“拼车群”等等都已经司空见惯,似乎我们就是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群”中寻找自我。这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交媒体的一个本质属性——为人们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而“夸喷群”,则是网络情绪化表达被推向极致的一个典型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