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1-06 14:26 的文章

“四大空天工程”圆满收官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整装待发。新华社发

  大型客机C919雄姿。新华社发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新华社发

  大块头儿有大智慧,大身板儿有大担当。中国科技工作者志存高远,怀揣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造福民众的梦想,致力于建造中国人自己的“大块头儿”和“大身板儿”。由大火箭、大客机、大运输机、大水陆两栖飞机等组成的“四大空天工程”无疑是其中最“硬核”的代表。几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努力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将这些大梦想化为现实,书写了中华民族创新的豪迈史诗。

  大火箭:

  玉汝于成终梦圆

  2019年12月27日晚,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南海之滨的中国航天城海南省文昌市,巨型火箭长征五号高高矗立在发射塔架上。这是中国最大推力的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第二次发射时失利后进行的首次飞行,其表现不仅直接决定搭载的实践二十号卫星的命运,而且检测该型火箭技术的稳定性和成熟度,关系到中国空间站计划、嫦娥工程和火星探测计划的实施节奏。20时45分,激动人心的一刻终于到了,随着发射倒计时读秒结束,点火口令下达,长征五号庞大的身躯在喷射推力的驱动下,雷霆万钧、直上九天。飞天2000多秒后,实践二十号卫星即被精准送入了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五号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头儿,采用全新5米芯级直径箭体结构,捆绑4个3.35米直径助推器,总长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级,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8吨级,整体性能和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中国首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凝聚了数代航天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对于中国航天来说,大火箭之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1986年,“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被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的主题之一,1988年开始大型运载火箭的论证工作。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长征三号乙等火箭研制成功,运载火箭体系进一步完备,但仍难以满足中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需要,研制大火箭势在必行。

  2006年,中国大火箭项目即后来被命名的长征五号项目终于正式启动,研制工作全面展开。3年后,长征五号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并在中国首次实现了火箭全型号数字工程化应用。

  2013年,长征五号进入试样研制阶段,完成了全箭模态试验、各动力系统试车,整流罩分离试验等大型地面试验,并开展火箭的生产、总装和测试。

  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然而,在2017年7月2日实施的第二次任务中,长征五号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此后,经历了两年多的沉寂,终于确定并排除了故障,涅槃重生。至此,中国大火箭终于梦圆。

  大客机:

  打造现代制造强国

  2020年1月2日,山东东营胜利机场,中国C919大型客机102架机在这里圆满完成了试飞科目。在此之前数天,106架机在上海浦东机场顺利完成其首次飞行任务。目前,C919大型客机6架试飞飞机在4地密集展开各项飞行试验,向最终的商业化运行目标推进。对于C919试飞进展,英国路透社给予高度评价,其近日发表的评论称,测试完成是中国大型客机的一个里程碑,让其距离与空客、波音“三足鼎立”的局面又近了一步。

  今天,对于很多中国民众来说,C919腾空而起,试飞成功早已不再是什么大新闻,但是,人们不会忘记2017年5月5日,C919首架机首飞时激动人心的一幕和那一幕带来的兴奋与欣喜之情,那是亿万国人大飞机一朝梦圆的激情时刻,而为了那一刻的到来,中国人奋斗了47载。

  1970年8月,中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项目启动,这就是“运十”。虽然经过10年努力,1980年9月,首架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首飞成功,实现了中国民航工业发展的奇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运十”项目被搁置,中国大飞机之梦也被迫“搁浅”,但是这个梦想始终在生长。2007年,中国在总结ARJ21新支线客机研制和投运经验基础上,重新启动大型客机研制项目,这就是C919工程,中国大飞机之梦再度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