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享AI金融时,你“被迫”交出多少隐私数据?
数字化浪潮滚滚而来,技术驱动已被广泛认为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源泉,尽快实现“AI化”亦成为今年金融业的风口。
南都金融研究所(NDFRI)注意到,传统银行在“开放”、传统保险公司在尝试将AI用到业务场景,而金融科技公司则在不断拓宽服务传统金融的边界,一种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共生共荣的智能化金融生态正在形成。需要警惕的是,AI、大数据和云计算带来的技术滥用风险愈发显露。
由此,NDFRI适时启动“2019‘AI+’金融科技深调研”,深入调查并走访百余家银行、保险和金融科技公司,解析最前沿的FinTech成果,挖掘AI繁荣背后的技术隐忧,并试图寻找风险与挑战的平衡点。
AI赋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指纹、声纹、刷脸支付已经普及,在线贷款审批越来越快,手机APP里的智能理财规划师推荐的理财产品越发符合期待,出险后AI定损、理赔效率大大提高⋯⋯我们不断发现,身边的金融服务已经变得越来越智能化,这是AI加持下的金融业智慧转型的阶段性成果。
今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下称《规划》)。其中目标明确——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这份《规划》给金融业大力发展AI吃下了“定心丸”。NDFRI不失时机地深入行业,总结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在AI赋能下取得的新进展,挖掘人工智能落地应用背后的动人故事——NDFRI“2019‘AI+’金融科技深调研”应运而生。
南都记者昨日了解到,本次深调研将持续一个月,通过走访、一对一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百余家广东省内银行、保险和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科技公司进行深入调研。
据NDFRI负责人介绍,本期调研将着重考察各公司对于AI研发的投入程度、前沿技术的专利获取和应用落地的情况,并对传统金融机构“AI化”转型、与金融科技合作共进的开放融合生态进行探索,为业界梳理提供一些可参考借鉴的样本。同时,社会关注度极高的“大数据的滥用与隐私安全保护”问题也将是NDFRI的研究重点。
寻找平衡之法:如何应对数据安全挑战?
AI发展需要大数据,数据对于金融业发展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然而,金融领域的大数据转型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为了更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而“被迫”交出多项隐私数据,导致各种骚扰电话、短信不断;个人数据被倒卖,所谓的“AI智能营销”干扰着一些用户的正常生活,甚至诱导性地将其引入过度借贷的漩涡。
因此,AI隐私、数据安全问题,避免过分获取和使用数据成为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必须解决的课题。NDFRI将试图寻找出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金融科技发展被纳入监管的一年,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对AI发展进行规范管理。上述《规划》强调,科技创新必须“安全可控”,要推动建立人工智能金融应用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
那么,监管部门在解决AI隐私问题方面有何妙招?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又将如何面对严监管下的大数据业务发展限制以及如何保护好用户的隐私?用户又该如何正确认知AI隐私问题?这些都有待NDFRI研究员深入调研,为大家寻找答案。
据悉,本次调研报告的精华部分将于本月底发布,敬请期待。
链接:2019金融行业年度评鉴大众投票即将开始
南都有约,一呼百应。
记者昨日从组委会获悉,2019金融行业年度评鉴活动一如既往地受到追捧,报名现已截止,即将进入大众投票阶段。
根据南都记者发稿时的初步统计,已有近百家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对20余个奖项展开角逐,累计申报奖次达113个。目前,组委会正在紧锣密鼓地整理报名资料并进行初步筛选,近期将公布入围名单并启动大众投票。
届时,评鉴活动组委会将把初步提名结果按照奖项划分,通过报纸专题版面、南都APP、君子i财微信公众号等多个投票渠道,充分发挥南都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发动群众挑选消费者心目中的各个奖项最佳获奖机构/个人。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编辑: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