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与学术界合作?巴斯夫NAO了解一下
巴斯夫的科学家沈博士即将迎来在公司内部的一次职业转换,她想起了几年前在清华校园,和巴斯夫结缘的点滴。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36氪创新咨询
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研究所求学期间,师从国内顶尖研究者阚成友教授的沈博士,因为研究木器用透气性涂料,入选了巴斯夫在亚太地区的博士后科研项目。在阚教授以及巴斯夫科学家的联合指导下,沈博士的研究成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获得巴斯夫亚太区研发专家们的好评。在博士后出站之后,沈博士加入了巴斯夫的研发团队,继续进行着先进材料和系统的研究。
沈博士参与的博士后项目是巴斯夫 “亚洲开放研究网络”(NAO: Network for Asian Open Research)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NAO,巴斯夫同亚太地区的学术界建立联系,形成活跃的合作平台。
其实巴斯夫同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
茜素和合成氨
成立于1865年的巴斯夫,首任研究主管、化学家 Heinrich Caro在1869年通过与两位来自柏林的教授Carl Graebe和Carl Liebermann的合作,成功合成了天然染料“茜素”,用于棉花的染制,它成为了巴斯夫的第一个全球性的成功销售案例。至此之后,巴斯夫的研发团队一直保持着和学术界的交流,并在过程中发展出伟大的合成氨。
摘自1900年前后的样品册:棉布茜素染料
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里茨·哈伯,在1904到1907年进行的合成氨以及氮氧化物转化的研究,获得了巴斯夫的关注,并在之后获得了投资。巴斯夫的研究部主任卡尔·博施基于哈伯实验室合成氨方法,扩大到工业量产并最终开发出全套的高压大规模反应设备,完成了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卡尔·博施因此在193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合成氨工艺以这两人命名:弗里茨·哈伯(左)在实验室发明了该工艺;卡尔·博施(右)则成功将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合成氨工业生产氮肥完全改变农业的格局,并随之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而巴斯夫的合成氨工业也迅速发展,并驱动公司成为世界领先的化工企业。一位高校化学家与企业工程师的密切合作,这个历史上经典的案例,证明汇集内外部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缔造成功。
从欧洲、北美到亚洲
巴斯夫在欧洲一直保持着和高校研究机构的积极合作,并在2011年设立先进材料与系统联合研究网络(JONAS),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德国弗赖堡大学等共同研究纳米技术和聚合物化学。之后,2013年巴斯夫在美国设立北美先进材料研究中心(NORA),同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共同研究材料和聚合物。
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于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出行、楼宇建筑、生活消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某些行业的创新已由亚洲主导推动,例如电动汽车和制鞋业。如何通过化学创新助力城市化的发展?巴斯夫早在1994年就在上海建设科技创新园,并在2012年扩建并设立亚太创新园,成为亚太地区的研发枢纽,并将成为公司在德国以外的最大的研发基地之一。
巴斯夫上海创新园是巴斯夫亚太区最大的研发基地,也是巴斯夫先进材料及系统研究技术平台的全球总部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日本、韩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众多领域大力发展,并在专利数量上也有很大的增长。
为了更好的了解与服务中国和亚太市场,与区域内的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联系、交流和合作,将更多的学术研究成果实现工业化生产,巴斯夫于2014年在上海成立了“先进材料开放研究网络”(NAO),首批加入网络的学术伙伴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汉阳大学等亚太地区顶尖学术机构。
在2014年,NAO的A代表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由于亚太市场的快速发展、业务部门的积极好评,在2017年A变成了Asia(亚洲),从先进材料的领域拓展到涵盖巴斯夫三大全球技术平台的所有研究课题,三大平台包括先进材料及系统研究、生物科学研究和工艺研究及化学工程平台。目前,NAO项目涵盖新单体和聚合物、表面和界面化学、催化、农保产品、涂料以及数字化等研发领域。
巴斯夫“亚洲开放研究网络”(NAO)合作方包括来自中、日、韩、和印度的12所顶尖学术机构
博士后、青年学者与大学生
NAO的博士后项目(PostDoc)是巴斯夫在亚太地区与顶尖学术机构建立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年,NAO团队会根据研发团队和业务部门的需求,加上对于前沿技术发展的研究,与学术界的教授或研究人员提出多项课题,招募合作的学术机构的博士后进行研究。
在博士后入选之后,巴斯夫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会安排一位科学家和学术机构的教授共同对博士后进行指导,并提供市场发展趋势方面的洞见。基于博士后的研究,NAO团队会帮助对接巴斯夫的研发团队验证研究成果,加速研发转化为产品的进程。
通过博士后项目,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可以结合市场动态和终端消费者需求修正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进入工业流程。同时巴斯夫的研发团队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业务领域,并对于研究方向进行快速的验证。
基于NAO的博士后项目,巴斯夫还会组织一年一度的 “NAO 创新汇”活动,邀请博士后们与巴斯夫的科研人员、业务部门同事和区域内顶尖高校的教授共同合作交流。除此之外,巴斯夫还通过与中国化学会的合作,设立 “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来为更多的青年科学家提供科研资助。
“亚洲开放研究网络”(NAO)组织的“创新汇”活动
正是通过博士后项目以及众多为大学生们开设的活动和课程,巴斯夫在亚太地区通过NAO建立了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推动开放式创新,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在毕业后投身化学行业,其中有许多人才选择了加入巴斯夫。
沈博士去哪儿了?
即将迎来在公司内部的一次职业转换的沈博士,她的下一站正是NAO。随着NAO研究领域的扩大,NAO团队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从专业的研究人员到NAO的技术专家,沈博士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她经常 和业务部门的研发小伙伴一起交流切磋,了解他们对于技术的需求和期待。
除此之外,沈博士需要继续在自己的先进材料领域做深入的挖掘, 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并且她还需要利用自己在学术领域的专长与资源,为NAO拓展更多的学术交流伙伴。
而NAO也伴随越来越多像沈博士这样的专业人才的加入,为巴斯夫在亚太地区汇聚更多的顶尖科学家和化学专知!
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历史由来已久,同时也是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的缘起。通过合作,学术界可以了解市场的动态,加速研发的产业化落地;同时企业界可以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领先技术,与此同时快速验证自己的研发构想,通过这种多方位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但是知易行难,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高校的研究成果与商业应用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鸿沟,需要巨大的投入以及时间积累。是否可以在商业环境的起起落落之间持之以恒地同学术界进行合作,刷新研究的边界?面对市场的压力,肯定的回答又是会变得犹豫不决。
此外,亚洲市场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本土化需求,以及区域内研究机构日益增长的研发能力,也在向众多在华经营的外资企业提出问题:是否把在欧美与学术界的合作方式也可以拓展到中国,是否可以增强中国的研发力量,甚至反哺到欧美总部?
这些都是企业与学术机构合作过程中会面临的诸多难题,特别是在华外企会面临的挑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巴斯夫的NAO,也许可以成为许多企业研究探索的优秀案例!
关于"丰收"的冷知识了解一下
化肥、合成氨及其他
巴斯夫工艺催化剂、汽车涂料应用研发中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