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帝国的接班人,凭什么是他?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Google最强产品经理的晋升之路。
文/杜晨 编辑/VickyXiao
来源:硅星人(ID:guixingren123)
美国时间周二闭市后,Google母公司Alphabet突然扔下了一条重磅消息:Google现任CEO颂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将成为Alphabet的新任CEO,接替联合创始人兼前任CEO拉里·佩奇(LarryPage)和总裁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的位置。
从2004年加入Google,到2019年成为Alphabet CEO,Pichai在Google的晋升之旅,用了短短15年。在这家公司里,乃至于全球科技行业,他已经站在了职业经理人的权力巅峰。
所有人都知道Google,但不熟悉皮查伊的大有人在。许多中国人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还是2016年前他来到中国的那次“围棋之旅”。
皮查伊到底是谁,什么来头?在这家人才济济的公司,凭什么Google的两位联合创始人,以及母公司Alphabet,唯独对他如此信赖,委以大任?
从斯坦福到沃顿
皮查伊(Sundar Pichai),原名Pichai Sundararajan,和许多赴美印度人一样缩短了自己的名字并调整了姓和名的顺序。他1972年7月12日出生于印度教圣地马杜赖的一个不算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在东部沿海大城市钦奈长大。他今年47岁,拥有美国、印度国籍。
皮查伊的父亲Regunatha是英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名高级工程师,母亲Lakshmi在生下他之前曾担任过速记员。他从小就展现出超越常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能够记住大量的电话号码,后来考上了印度理工学院(IIT)卡拉格普尔校区的冶金工程系。IIT曾被誉为“印度科学皇冠上的珠宝”。
但皮查伊对计算机的兴趣更强,曾经自己写过一个简单的国际象棋软件。尽管如此,他从未偏科,在IIT冶金工程系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并因此拿到了斯坦福的奖学金。
印度保险巨头MaxLife的CEOPrashant Tripathy,大学期间跟皮查伊住同一栋宿舍楼。他形容这位校友“敏锐清晰有条理,在小组讨论中通常担负组织和主导的职责,而且热情、乐于助人,并不是刻板印象里的电脑‘怪咖’”。
现在担任IIT坎普尔校区校长的Indranil Manna教授则透露,皮查伊是一位专注、安静、讲每一句话必过脑子的学生。
皮查伊和父母在美国旅游的合影到了斯坦福,皮查伊发现,本来计划中的学术生涯可能并不适合自己。于是,他在拿下硕士学位之后放弃了博士攻读,加入了Applied Materials,一家化学背景的半导体材料公司,担任工程师和产品经理。
不久之后,天资聪颖但十分谦虚的皮查伊发现:作为一名产品经理,自己的管理才能远远不足。
于是他辞了职,前往沃顿商学院继续深造,并于2002年拿下了MBA学位。不仅如此,在校期间,他还获得了该校的Siebel学者和Palmer学者两项学术荣誉。从沃顿毕业之后,他继续磨练自己的管理技巧,被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招募为一名咨询师。
拯救Google于水火之中
前面所有的这些,似乎都是在为皮查伊后来在Google的一路晋升做准备。
2004年愚人节,Google时代性产品Gmail问世的同一天,皮查伊来到了山景城面试产品经理职位,并顺利加入了Google。
即便在今天人才济济的硅谷,皮查伊作为一名初级产品经理所具备的教育和管理资历也仍然非常亮眼:斯坦福硕士,沃顿MBA,麦肯锡——他身上的标签,就连Google很多高级产品经理和总监都无法媲美。
今天的Google,有着五花八门的产品,以一种类似养蛊式的方法在持续开发、推出新产品,杀死那些表现不佳的产品,即便已经有上千万用户在使用——皮查伊刚加入Google的时候完全不是今天这样。每一个产品,每一项业务,都掌握着极其有限的资源,对于公司都极其重要。
他领导的Google Toolbar浏览器工具栏,就是这样一款对于Google极其重要的产品。
Google Toolbar是Google为IE、火狐浏览器开发的工具栏插件当时的Google,发展速度惊人,仅用五年的时间广告收入就破了十亿美元大关。即便如此,这家非常年轻的公司,未来仍然有极大变数。搜索不仅是它的核心产品,更是数据唯一的来源,是广告平台的出口。只有搜索,才有AdWords数据。只有用户使用搜索,才有广告展现的空间。
在那个被微软统治的PC互联网时代,Internet Explorer(IE)是绝大多数用户的第一台电脑设备上预装的浏览器。当用户打开IE,通过Google Toolbar无需额外的交互即可通过工具栏使用Google搜索。正是因此,皮查伊负责的Google Toolbar,尽管不是一个很性感的产品,却成了Google搜索很重要的入口,成了这家年轻的公司在微软统治的生态中存在的一个突破点。
不只是产品经理,皮查伊还是一位谈判家。除了负责Google Toolbar之外,他还负责上门拜访当时的主流PC厂商,说服他们带上Google一起玩,在PC里预装Google Toolbar、Google Updater下载器、Google Desktop桌面插件。
皮查伊的前同事,原Chrome book项目的牵头人杰夫·尼尔森(Jeff Nelson)透露[1],在“Google的末日”到来之前,来自IE的搜索流量占到了Google总访问量的高达65%,按照2005年收入计算对应的价值高达4亿美元。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面没有皮查伊多大的功劳,因为在此之前IE的地址栏默认搜索引擎一直是Google——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末日”的到来彻底改写了游戏规则。
如果不是因为他在预装上的做出的贡献,Google险些在2006年的秋天覆灭。
10月18日,被早期员工称为Google的末日(Doomsday)的那一天,突然降临了:微软在毫无预告的前提下,将IE的默认搜索引擎更换成了自家的Windows Live Search(必应搜索的前身)。
举个例子:Google搜索引擎当时大约有4亿用户,10月18日那天,整整3亿人转投了Windows Live Search。Google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四分之三的用户。
如果你觉得3Q大战流氓,当时的Google并没好到哪去:它在IE上弹窗询问用户是否愿意继续使用Google搜索,然后修改用户的注册表。但这只挽回了大约2亿人。
好在因为Google Toolbar的存在,即便微软修改了地址栏默认搜索引擎,用户仍然可以在离地址栏非常近的地方找到他们熟悉的Google搜索入口。不仅如此,Google Updater和Google Desktop也会扫描注册表,并提示用户将IE的默认搜索引擎更换为Google。
在“末日”发生之后,Google Toolbar对于Google盈利的重要性突然被提到非常高。如果没有皮查伊,Google差点跟那剩下的1亿人也要说再见了。
许多公开报道曾经提到皮查伊是一位预言家,早前曾警告过高管和董事会这一天一定会发生,实际并非如此。他知道“末日”一定会发生,但真实的情况是还没等到他能说出来,这一天就这样突然来了,打了所有Google高管一个措手不及。
但好在Google足够幸运,皮查伊的准备充分,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化解。
这位谦逊、踏实的印度人,从此成为了Google的福星。
功勋产品:Chrome浏览器
被微软大摆一道,Google开始了互联网入口的反击战。在意识到没有浏览器就永远受制于人之后,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和两位联合创始人就批准了Chrome浏览器项目,由刚打了一场提振士气胜仗的皮查伊牵头。
从发布伊始,Chrome浏览器主打的特性就是“快”、简洁,由开发了上亿用户热爱的Google搜索引擎的公司原班打造。
当用户使用其它浏览器工作时,会发现没过多久桌面上就出现了大量的窗口,十分混乱,而Chrome是第一个采用标签理念的主流浏览器,容许一个窗口里存放大量标签——最终,这些设定导致了Chrome比其他浏览器耗费成倍更多的内存,但至少确保了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
Chrome浏览器备受用户的欢迎,比功能繁多、界面混乱(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Google Toolbar等工具栏)的IE优秀了好几条街。它不仅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端到端“的Google上网体验,也进一步稳固了Google搜索的绝对领袖地位。
即便后来的必应搜索背靠Windows操作系统大山,还一度成为苹果iOS的默认引擎(没持续多久),却一直没能对Google形成有力挑战。今天,Chrome浏览器占据了浏览器市场约65%的市场份额,微软的新Edge+老IE合起来只占大约4%,而且IE已经不再被很多主流网站支持。
这个产品也为ChromeOS操作系统、Chromebook笔记本电脑和Chromecast电视棒等Google业务打好了优良的基础。比如,Chromebook目前在教育设备市场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存在。
先是拯救Google于水火之中,然后又领导了Google最为成功产品之一的Chrome。从此,皮查伊在Google的职业发展直上云霄。
2005年,还在给IE和火狐浏览器开发工具栏;
2008年,加入公司四年后,擢升为产品开发副总裁(VP Product Development),正式负责ChromeOS、Drive、Gmail、地图等产品;
2012年,在Google的第八年,晋升为Chrome和应用产品高级副总裁(Senior VP,Chrome和Apps)
2013年,接替Andy Rubin领导Android部门。这一安排,使得皮查伊成为了掌控Google当时三大最重要业务线(Chrome、Apps、Android)的高管;
2014年,提拔为Google产品总负责人(Product Chief,一个近似于首席产品官,但并未达到c-level的关键职位)。
坚守Google,成为CEO最有力候选人
其实,Google并不是一家留得住顶级人才的公司。
FacebookCOO桑德伯格在成为小扎的“保姆”前在Google担任销售和运营VP;雅虎CEO”梅姨“玛丽莎·梅耶是Google的第20号员工和第一位女性员工,离开前是搜索产品和用户体验副总裁;原小米海外总管,现Facebook VR负责人“虎哥”雨果·巴拉,因在Google失去了上升的希望和当时的女友愤然离职……
但皮查伊在Google一待就是15年。当其他高管先后离职寻找更好的机会时,他不断地扩展着自己负责产品名单和业务线条,逐渐将自己打造成了Google帝国唯一的继承者,没有其他人比他更合适。
即使在2014/15年,内部斗争和外部诱惑最大的那段时间,他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相信自己的投入足以换来更好的职业发展。当时,每一个够格的高管都在竞争着成为下一任GoogleCEO,但大部分都已被Pichai挤走了,或者在他的成就面前显得暗淡无光。
Twitter、微软也在寻找CEO,接触过Pichai希望他跳槽,但他婉拒了外部的邀请。
接下来的事情,大部分关注硅谷科技行业的人差不多都了解了。2015上半年,Google正式改组为Alphabet,所有在此之前不归皮查伊管辖的产品和业务,全部剥离成立独立公司,归于Alphabet旗下。
2015年8月,该发生的终于发生:佩奇将GoogleCEO的职位正式授予皮查伊。
本周二,两位联合创始人佩奇和布林正式宣布退位。皮查伊终于完成了在Google系统晋升之路的最后一级,成为了Alphabet CEO。
许多Google员工对他好评不断。Google产品总监克里斯·贝克曼(Chris Beckmann)在2014年曾经如此评价他:
他在自己的产品部门中打造了一支优秀的产品经理团队,这些产品经理的口碑和搜索质量团队的工程师有一拼;他极力避免为自己制造敌人,游走在公司政治中,帮助自己的团队获得更大的成功,同时对其他团队造成尽量小的伤害。
为什么印度裔CEO在硅谷崛起
从外界的视角观看皮查伊的职业发展,特别是光环加身的最近几年,很多中国人都会形成一个刻板印象:又是一位印度CEO,印度职业经理人群体在硅谷太无法阻挡了。
但实际上,正如本文所介绍,皮查伊在Google的地位提升,并非发生在最近几年。
作为产品管理者,他的优秀不仅体现在作为一名基层产品经理,对代码的理解,对工程师的管理,而是提升到了产品商业逻辑、竞争趋势观察的层面上。
也正是这些超越其他产品经理的能力,让他在”末日“事件中有效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用自己打下的基础,化解了公司面临的危机,并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位产品管理和商业人才的不可或缺。
当然,皮查伊也并非美玉无瑕。在成为GoogleCEO,为了探索公司成长和业务多元化的机会,他也做过一些事情,在许多支持者看来无可厚非,一部分Google员工却认为违背了Google”不作恶“原则的决定。
比如在此之前,Google和美国政府的国防合同被揭发,大批员工对此持反对态度,甚至举行了罢工示威活动以表示抗议,上百名员工参加,几名Google员工因为组织了这样的活动而被公司以诡异的理由开除。最终,国防合同流给了微软等公司,直接导致微软股价飙升,市值一度超过亚马逊。反观Google不仅钱没赚到,还落了糟糕的名声。
的确,在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科技和投资行业,印度裔CEO的队伍在近几年壮大十分明显。
在美国科技和投资行业,其他比较知名的印度裔CEO和高管包括: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微软CEO
Shantanu Narayen,AdobeCEO,加州大学校董
Nikesh Arora,PaloAltoNetworksCEO兼董事长,原软银集团总裁兼COO,原GoogleSVP兼首席商务官
Vinod Khosla,KhoslaVenture创始人,SunMicrosystem联合创始人、首任CEO、董事长
Sanjay Mehrotra,美光科技CEO,闪迪联合创始人、原CEO
Sanjay Jha,原格罗方德、摩托罗拉移动CEO,原高通COO
究其根本,主要有几大原因:
1)语言优势:英语和印地语(Hindi)同为印度的两大官方语言,具有一定受教育水平的人士往往可以讲流利的英语,使得他们在美国科技行业游刃有余;(至于发音,希望华人朋友们再也不要吐槽了,能说、敢说,能清楚表达自己,比发音重要多了)
2)人数优势:首先印度是美国高校外籍学生的第一大来源,其次每年印度外包机构都会送成千上万的年轻IT从业者来到美国,吃一段时间的苦后,生活步上正轨,这些印度IT人员往往也比其他族裔在美国科技公司找到工作
3)抱团作战相互提携:每个族裔都会形成小团体,但印度裔人士在硅谷的抱团已经不只是都市传说了。他们更愿意介绍,更愿意提拔”自己人“。
4)对于管理能力的重视:尽管不少印度裔人士也以工程技术岗位起家,但是他们都非常重视一路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不少人都持有MBA学位,也会更积极往管理岗位方向发展。
[1]https://www.quora.com/What-did-Sundar-Pichai-do-that-his-peers-didnt-to-get-promoted-through-the-ranks-from-an-entry-level-PM-to-CEO-of-Google?awc=15748_1575509984_cda992115adcd004438bc08f95998b54 campaign=uad_mkt_en_acq_us_awin medium=ad pub_id=78888 set=awin source=awin txtv=8 uiv=6#
越来越多的传统飞机制造商和初创公司都开始加入研发“飞行汽车”的行列,大量资本的注入也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市场暗流涌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