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际 2019-12-24 18:06 的文章

日本将向中东派遣海上自卫队 积极拓展地区影响

热点新闻:据日本媒体日前报道,日本政府正在研究向中东海域派遣海上自卫队,加强情报收集能力,并打算向位于巴林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司令部派出高阶自卫官作为联络官,其目的一方面让美军共享海上自卫队获得的情报,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得到美军所主导志愿联盟的情报,从而确保与日本相关船只的安全。

点评:中东地区一直是日本关注的重点区域,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领域采取了多重举措,以实现其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但是,由于其实力有限,且在外交政策上从属于美国,因此其中东政策又深深打上了美国的烙印,由此所表现的是,日本一方面明确表态不会参与美国针对伊朗的“护航联盟”,在向中东派兵问题上小心翼翼,强调此次派兵只是赴中东地区进行情报搜集,不会轻易进入霍尔木兹海峡,但同时又向美国派出联络官加强与后者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合作,实际上就是要在追随美国与保持自身独立性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也凸显了其不愿彻底放弃在该地区寻求军事存在机会的战略追求。未来,随着中东战略格局的不断变化,日本不会甘心只做权力博弈的旁观者,而将努力积极成为安全秩序的参与者和塑造者。

加强兵力部署,中东安全形势日趋复杂

近年来,日本借维和、反恐、打击海盗、联合演训等名义,从表态到行动,不断加大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力度,特别是从2009年3月在索马里海域亚丁湾开始打击海盗后,更是在中东地区动作频频,包括扩建吉布提基地谋求实现自卫队的永久驻扎,与约旦、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签订防务交流与合作备忘录,与埃及、也门、土耳其等达成进一步深化防务合作的共识等,军事影响力不断拓展。

 2009年,日本海上自卫队派出“涟”号和“五月雨”号驱逐舰前往亚丁湾护航。 2009年,日本海上自卫队派出“涟”号和“五月雨”号驱逐舰前往亚丁湾护航。

此次日本计划向中东海域派遣海上自卫队,也是安倍政府突破宪法限制,实现武力“出海”的一项重要举措。据报道,日本防卫省已经成立了研究向中东派遣自卫队事宜的对策小组,探讨派遣自卫队的任务、武器装备和有事时的对策等具体问题,并初步决定依据《防卫省设置法》,以调查研究为目的,派遣约270名自卫队海员前往中东情报收集,派遣的兵力和装备将从海上自卫队抽组,行动指挥由协调陆海空自卫队行动的统合幕僚监部负责,后勤则依托正在扩充之中的吉布提基地,活动范围不受限制,也没有事先限定派遣地区。

虽然日本规定海上自卫队在实际情报收集过程中,没有使用武器的权限,但同时也明确,一旦遭到攻击或遇到日本船只遭到袭击,被认定为“有事”的话,日本政府可以发布紧急命令,使用相关武器,“采用海上警备行动打击海盗时的方式应对”。同时,日本此次还将派遣1艘 “宙斯盾”驱逐舰和1架P-3C侦察机,协助在周边海域搜集情报,加上此前日本已派遣在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的海上自卫队力量,未来日本在该区域将拥有2艘“宙斯盾”驱逐舰和2架P-3C巡逻机,依据海盗应对法在在阿曼湾至亚丁湾一带海域开展活动,形成联合行动态势。阿曼湾位于阿拉伯哈西北海湾,地处阿曼、阿联酋和伊朗三者之间,紧邻霍尔木兹海峡,是一片颇为敏感的海域,在这里本就有美国、英国、西班牙、法国等国军舰游弋,局势复杂,一旦日本再加入,整个区域安全情况将会进一步复杂化。

左右平衡,实现追随美国与确保安全双重目标

日本是美国的重要盟友,其外交和安全政策都是在美国政策的框架下形成的。 “9·11”事件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恐战争,给中东、北非甚至是南亚和东非都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在反恐战争中,中东既是挑战世界秩序的震源地,也是美国锁定的主要打击对象,吸引了其大量政治、外交和军事“资源”。而在中东地区,伊朗问题是所谓最不稳定的“火药桶”,尤其是在西方油轮遭到袭击之后,美军迅速下令向中东增兵,使得局势骤然紧张。美国将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卫队认定为恐怖组织,并向中东地区派出航母打击群和轰炸机特遣队,试图逼迫伊朗就范。此外,美国还积极组建由其主导的“护航联盟”,并不断号召各国出兵,意图对伊朗进行更进一步的围堵。而伊朗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地宣布部分停止履行伊核协议,并暗示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窘境中。一方面,对于日本来说,由于实力上的差距,再加上美国的压力,其中东政策必须表现出唯美是从的倾向。例如,尽管日本自身极度缺乏石油资源,需要大量从国际市场进口,而从中东进口的石油约占其进口总量的80%以上,但为了配合美国的制裁,还是取消了从伊朗购买石油的协议。但另一方面,日本在中东地区具有众多至关重要的利益,伊朗也是日本介入中东政治的关键节点之一,如果美伊冲突激化,必然将严重波及日本利益。例如,日本一大半的海外贸易运输途经霍尔木兹海峡,如果与伊朗交恶,封锁海路,将会对日本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日本要竭力保持中东的稳定,想方设法防止中东海上交通线不会因美伊交战而突陷中断,给其经济造成致命冲击。

 通过演习、护航等名义,日本军舰经常出现在印度洋。 通过演习、护航等名义,日本军舰经常出现在印度洋。

为此,日本在很多涉及中东的问题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立性,例如其多次表示支持伊核协议,希望美国继续遵守伊核协议的相关精神;在美国驻以色列使馆迁至耶路撒冷问题上,日本也表现出不赞成不支持的立场。而对于美国一力打造的“护航联盟”,日本担心被绑上美军的战车和伊朗爆发直接冲突,也明确宣布拒绝加入,表示只是会保持“密切合作”。

此次日本自卫队虽然派出战舰和飞机前往中东,但预计部署地点只在阿曼湾、阿拉伯海北部海域,而不会进入伊朗控制的霍尔木兹海峡,因为这里是美伊冲突的焦点地区,以避免卷入战争之中。对此,美方则表示非常失望,认为给其他盟国做出不好的榜样。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向美军派遣了肩负情报收集任务的联络官,其目的是一方面希望提高在中东海域的情报收集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修补日美之间因护航问题所产生的瑕疵,缓解日本所面临的美国压力。

不断突破禁区,实现“海外派兵”常态化

众所周知,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和战败国,在战后受到了政治、外交和军事领域的各种限制,其中包括根据《和平宪法》规定,日本的武装力量能且只能用于本土防卫,而不能派遣到海外。但是,近年来,随着日本社会的不断右倾和军国主义化,安倍政府一直在努力突破“和平宪法”限制,积极解禁集体自卫权,试图通过各种方法突破“禁区”。例如,日本在此前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中,已经出动了“岛雪”号和“濑户雪”号护卫舰,这两艘护卫舰均属于“初雪”级,是上世纪80年代开工并服役的一型远洋护卫舰。但为了降低政治军事敏感性,日本以舰龄较大且不再先进为由,将其划为主要用以培训海上自卫队队员的“训练舰”,以减少由此引发的外交与法律纠纷。此外,为了规避一些法律条文的限制,日本政府和自卫队还经常使用包括“文字游戏”在内的诸多手段,令其海外派兵行为合法化。

 日本海上自卫队P-3C反潜巡逻机。 日本海上自卫队P-3C反潜巡逻机。

从未来发展来看,由于域外超级大国和大国对于中东事务的参与热情及其相互关系正在发生快速变化,美国等大国的存在感不断下降,使得当前的中东政治正随着崛起中的多个地区大国或强国、域外大国各自推出的倡议和其相互之间平衡关系的变化而展开,因此厘清形式多样且性质各异的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变幻莫测的均势,看准自己的位置随机应变,已经成为日本中东政策所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日本战略学界开始盛行“制中东者制天下”之说,将中东视为全球地缘政治和国际能源市场的关键板块,并为构筑符合其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国际秩序,在中东大力推行“俯瞰地球仪外交”。2018年,日本在发布的《外交蓝皮书》中,首次明确将“为中东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列为外交重点。2019年6月,安倍又访问伊朗,凸显出日本谋求提升对中东关键事务影响力的迫切心情。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日本还是缺乏对中东地区的话语主导权和战略投送能力,其影响力尚局限在经济、贸易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日本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进一步发挥。此次日方首次明确提出派遣“战斗舰艇”到中东执行任务,是对其海外派兵禁区的一次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日本以国家安全和国际需要为由,保持在中东地区的常态化军事存在,同时通过采取比此前更为激进的做法,进一步挣脱《和平宪法》的束缚,并以此试探国际社会的反应。可以预测,如果日本未来继续奉行这种理念和思路,不断突破宪法规定,扩大自卫队海外活动范围,为修宪正名铺路,那么中东地区必然会成为其对外扩大影响力的战略试验场,服务实现其“政治大国”地位的目的。(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凌云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