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财经 2019-12-02 16:35 的文章

大跌眼镜?生猪养殖企业天邦股份月销量暴跌3

天邦股份最新公告显示,公司11月销售商品猪头数环比大降超过3成。

但这并非意味着生猪市场需求开始火速降温,反而是养殖企业备战需求升温的别样信号。

两路并发 养殖公司扩产能潮涌

天邦股份(002124)12月1日晚间发布《11月份商品猪销售情况简报》,公司2019年11月份销售商品猪9.48万头,销售收入2.96亿元,销售均价41.91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30.09%、-20.71%、-1.79%。这与多个部门近期公布的系列数据所显示的猪肉价格呈持续回落态势相吻合。

从简报来看,公司环比波动最大的指标是商品猪销售头数,降幅超过30%。这一下降趋势此前就已经明确。

以今年10月为例,天邦股份销售商品猪13.55万头,环比降24.74%,同样是三大指标中降幅最大的指标。当时公司就明确,数据环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减少了仔猪和种猪销售数量。

在12月1日晚间的最新公告中,天邦股份再度将数据下降的进一步原因进行了明确。公司表示,2019年11月份出栏数量环比下降,主要是为了明年扩产做准备,减少了仔猪和种猪销售数量。这意味着,天邦股份正式加入了明年扩产的大军当中。

实际上,因为备战增产计划而导致商品猪销售下降的案例并非仅仅出现在天邦股份一家公司身上。早在2019年9月,温氏股份销售商品肉猪仅为88.80万头,收入28.30亿元,销售均价28.73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21.92%、2.87%、25.73%。温氏股份当时也表示,为保证公司后期增产计划的实施,公司加大从三元杂商品猪中挑选优秀母猪留作种源。

同样拟扩产生猪养殖的公司还包括康达尔。12月1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于11月30日与广西贺州市政府签署投资框架协议,拟投建康达尔贺州市年出栏20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链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

除了直接投资增量产能之外,A股养殖龙头企业还在通过外延并购实现自身产能的扩张。以新希望为例,今年11月中旬,公司公告拟收购全生农牧100%股权,收购价格为1.35亿元;同时拟收购新牧养殖100%股权,新牧养殖的相关资产和其股东拥有生物资产总收购价格为8.5亿元。这说明,模式创新叠加资金优势之下,新希望生猪养殖业务板块处于快速扩张通道。

此外,温氏股份也是外延扩张的典型。继今年10月以6.4亿元现金收购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80%股权、11月5日与浙江华统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从事生猪养殖业务后,温氏股份11月28日再度出手,下属全资子公司温氏(深圳)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筹划以现金3.5亿元购买河南省新大牧业股份有限公司41.22%股份,同时对新大牧业现金增资4.6亿元,从而获得新大牧业5720.49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1.86%),以期进军河南市场,完善猪产业在全国的布局。

市场+政策:双轮驱动

今年以来,伴随着产品价格的上行,养殖类A股公司盈利可观。

根据Wind统计数据,今年1-9月,A股16家畜禽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为1857.26亿元,同比增长16.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44亿元,同比增长204.27%。16家公司销售毛利率区间为3.82%-64.50%,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2.10%,高出去年同期10.32个百分点。

在12月1日晚间最新公告中,天邦股份也明确表示,公司2019年1-11月商品猪销售收入39.95亿元,同比变动47.99%。

在市场规律作用的,“扩大养殖规模”成为产业内公司的不二之选,A股公司纷纷扩产之下,生猪产能持续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生猪扩产能潮涌,除了市场作用之外,还与政策因素有关——部分公司扩大产能明确指向了乡村振兴。

以康达尔为例,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华就明确表示,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决策部署,优先保障贺州市绿色安全优质食品供应,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在贺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康达尔在贺州投资建设年出栏200万头的生猪养殖产业链项目, 助力贺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未来,康达尔将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助推贺州现代生态养殖发展,助推贺州实体经济建设,实现合作共赢。

扩产能面临的新挑战

产业主体扩充产能之下,生猪产业诸多要素开始新的涤荡。

以肉价为例,农业农村部日前表示,综合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明显收窄、规模猪场生产由降转增、饲料产量止降回升、种猪销量持续大幅增长等判断,养殖生产积极性正进一步提高,年底前产能有望探底回升,市场供应明年有望基本恢复。

有券商认为,在未来疫情可控的情况下,随着南方腌腊、北方灌肠消费高峰期来临,11-12月份猪肉价格可能再度上涨;但随着国家各种调控措施落地,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有限。整体来看,国内猪价2020年上半年或仍维持高位,三季度或是猪价的拐点。

虽然A股公司扩产能的热情高涨,但相关疫情也在增加生猪养殖企业的成本。

部分A股公司今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为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国内非瘟疫情较为严峻,倒逼相关公司持续提升生物安全硬件基础设施的改造,强化物品、人员的管理,加大生物安全防控成本的投入。多家公司此前曾对媒体公开表示,非洲猪瘟防控以来,商品肉猪成本出现明显增加。

对于这一新挑战,正邦科技方面人士指出,“公司产能一直在扩大,非洲猪瘟会给公司扩产带来风险,但反而会加快行业去产能,对我们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

此外,如何在扩产能与供给侧改革之间做好有效衔接,也是这股热潮下生猪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北京农业大学相关人士指出,从长远来看,解决肉价周期性涨跌问题,就是要在供给侧改革上做文章。一方面发展规模化养殖,稳定生猪存栏量,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改善养殖条件,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猪肉多样化优质化变革。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